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艦艦導彈

來自 嗶哩嗶哩 的圖片

中文名: 艦艦導彈

適用: 艦艇

發射: 水面艦艇

目標: 海上設施,沿岸和島礁

艦艦導彈是指從水面艦艇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也可攻擊海上設施,沿岸和島礁目標。艦艇主要攻擊武器之一。與艦艇上的導彈射擊控制系統、探測跟蹤設備、水平穩定和發射裝置等構成艦艦導彈武器系統。射程多為40~50千米,有的可達數百千米;通常採用複合制導;飛行速度多為高亞音速,少數為超音速。同艦炮相比,射程遠,命中率高,威力大;但連續作戰能力差。通常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制導系統和電源等構成。[1]

目錄

基本構造

戰鬥部,有聚能破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採用普通裝藥或核裝藥,裝有觸發引信或近炸引信、指令引信等;動力裝置,多採用火箭發動機或渦輪噴氣發動機;制導系統,多為慣性、自控加雷達或紅外末制導。艦艦導彈發射時,由固體火箭助推器助飛,爬高升空後,靠主發動機的動力繼續飛行。飛行彈道分初始段(發射段)、自控段和自導段。在自控段由自動駕駛儀(或慣導系統)和無線電高度表控制,按預定彈道飛行,巡航高度為數米至數百米;在自導段由末制導裝置和自動駕駛儀(或慣導系統)、無線電高度表控制導向目標。

發射原理

艦艦導彈從水面艦艇發射攻擊水面艦船的導彈。艦艇的主要攻擊武器。它與艦艇上的指揮控制、探測跟蹤、水平穩定、發射系統等構成艦艦導彈武器系統。艦艦導彈主要由彈體、戰鬥部、動力裝置、制導裝置和電源等組成。其戰鬥部有聚能穿甲型、半穿甲型和爆破型,可採用普通裝藥或核裝藥,配備觸發引信或非觸發引信。射程一般為40千米左右,當導彈靠外界提供信息進行中繼制導時,射程可達數百千米。其飛行速度多為高亞音速,也有超音速的。多數採用兩級動力裝置。第一級為固體火箭助推器,用於助推導彈起飛。導彈爬高升空後,該助推器脫落。導彈靠第二級主發動機(可採用火箭發動機或空氣噴氣發動機)的動力繼續飛行。導彈在掠海面飛行時,通常由無線電高度表和慣性加速度表組合控制。

基本介紹

20世紀50年代, 裝備艦艇的艦艦導彈有瑞典的 "羅伯特"315、蘇聯的"掃帚"ss-n-1和"冥河"ss-n-2等。60年代,中國海軍艦艇裝備了"上游"1號、"海鷹"1號艦艦導彈。1967年10月21日,埃及導彈艇發射蘇制ss-n-2艦艦導彈,擊沉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這是艦艦導彈擊沉軍艦的首次戰例。實戰證明了艦艦導彈的有效性和戰鬥威力,引起各國海軍的重視,許多國家海軍相繼裝備艦艦導彈。70年代以來,新型艦艦導彈應用精確的慣性制導、微型數字電子計算機、頻率捷變雷達、無線電高度表和效率高的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等新技術,使艦艦導彈技術戰術性能有顯著提高。1972年,法國研製的"飛魚"mm-38艦艦導彈,應用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使導彈末段能在2.5~4.5米高度掠海面飛行。中國研製了雷達反射面積小、掠海面飛行的"鷹擊"-8艦艦導彈。蘇聯研製了ss-n-19遠程超音速、掠海面飛行艦艦導彈。80年代初,美國研製的"戰斧"bgm-109b戰術艦艦巡航導彈可以從艦艇垂直發射筒發射,射程達450千米左右。美國還研製了127毫米艦炮發射的導彈,每分鐘可發射導彈20枚,1981年8月裝備在"布里斯科"號驅逐艦上。這種導彈裝有1台固體火箭發動機和半主動激光導引頭,用mk45-v5型127毫米艦炮作為發射裝置,既可發射導彈,也可發射炮彈。這是導彈與艦炮結合的新發展。今後,還將繼續研製203毫米、406毫米大口徑艦炮發射的導彈。艦艦導彈將向中遠程、隱身、精確制導、微電子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縮短反應時間,提高導彈速度、制導精度和機動性、隱蔽性,增強抗干擾和突防能力。

艦艦導彈是指從水面艦船和潛艇發射,主要用於攻擊出水潛艇、驅逐艦、大型戰艦、巡邏艇和商船等水上目標的導彈武器系統,具有較高的效費比,是反艦導彈大家族的重要成員。世界上有10餘個國家能夠自行生產艦艦導彈,80多個國家部署有艦艦導彈,但真正經過大量實戰檢驗並能代表當今艦艦導彈發展潮流的當屬俄羅斯和美國。俄美艦艦導彈代表了當今艦艦導彈的發展方向,又具有各自獨特的優長和不足。從發展方向看,美俄必定會互相借鑑,取長補短,進一步提高艦艦導彈的性能,艦艦導彈的發展具有廣闊的前景。

發展歷程

建國初期,新中國海軍還是襁褓中弱小的幼苗。在漫長的海岸線上,只有一些要塞地域部署有130毫米海岸炮。面對當時西方陣營海軍艦艇射程達30千米以上,口徑203毫米,乃至406毫米的艦炮,這些射程只有10多千米的130毫米海岸炮顯然火力薄弱。 當時巡洋艦多數在20千米左右的距離上進行炮擊。1944年,對諾曼底海岸火力準備時,美國和英國海軍是用戰列艦、重巡洋艦在20千米左右距離上開火,而實行近距離火力支援的驅逐艦靠近到10千米左右,用炮火消滅殘餘的德軍火力點。海岸炮火對於強大和機動的艦隊,是處於被動地位的。當年德軍大量部署在大西洋壁壘的150毫米、88毫米海岸炮幾乎沒有還手餘力。

當世界格局將惜日的盟友變成了冷戰對手後,百廢待興的年輕共和國,還遠沒有當年諾曼底那樣數量的火炮和岸防工事,雖然在50年代對金門島的幾場炮戰中占了上風,但是誰都清楚其原因是國民黨軍隊沒有美國那樣的海軍火力,真正要建立強大的岸防體系,才能徹底取得優勢,於是尋求有效的海防武器成了當務之急。急於建立強大海防的共和國,在1956年10月成立了專門的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其方針是"自力更生為主,力爭外援,利用社會主義國家已有的科學成果"。這個方針顯出東方人的狡詰和含蓄,中國人早就瞄上了蘇聯最先進的KS-1型反艦導彈。1957年9月,聶榮臻帶領中國政府代表團到蘇聯談判,要求蘇聯對中國的導彈事業提供援助。10月15日雙方簽定了協定。協定規定蘇聯在1961年前,向中國提供四種導彈,其中包括KS-1岸艦飛航式導彈。1957年10月15日中國又派出蘇振華率領的海軍代表團赴蘇談判提供飛航式導彈。1958年2月4日,中蘇簽定了協定,包括蘇聯向中國提供542岸艦導彈,544艦艦導彈,1060潛地導彈。 所謂542就是蘇聯的KS-1飛航式岸艦導彈,而544則是後來震驚世界的"冥河"式導彈。1060潛地導彈發展成了今天共和國核威懾力量的JL導彈。在簽定提供導彈技術的同時,還簽定了蘇聯向中國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協定。這就是當年所謂的"三彈三艇"協定。當時的蘇聯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也希望中國形成強大的海防體系,解除來自其遠東地區南翼的威脅。1959年中期開始,蘇聯向中國先後運送了導彈和相關技術資料圖紙等。作為岸防導彈,射程要比艦艇導彈遠才能使敵方艦艇不能接近海岸,從而保護海岸要塞或臨海城市等要地。因此射程100千米的542導彈比射程只有35千米的544"冥河"導彈更適合作岸防導彈。當時中國決定引進542和544分別作為岸防導彈和艦對艦導彈是很合理的考慮。如果這些導彈完成部署後,不僅能依靠海岸火力將大型水面艦艇拒於其火炮射程外,還能採用攜帶導彈的小艇前出到岸艦導彈的射程極限附近,攻擊遠離海岸的敵方艦艇編隊。對於當時美國那樣的特混艦隊,導彈艇只要有2-4次射擊機會,就能輕易擊毀其大型水面艦艇。一艘佛萊斯特級航空母艦命中一發542或544導彈,就會立即喪失戰鬥力,而當時沒有裝甲甲板的改進型愛塞克斯級或中途島級的機庫和飛行甲板,只要被擊中大半都會被掀掉。那些遂行對岸火力攻擊的輕型巡洋艦驅逐艦,一發542或544導彈能將其炸成兩段。缺乏遠見的西方國家,也沒有重視反艦導彈的出現,對於他們極其推崇的兩棲作戰的威脅。

在太平洋戰爭和朝鮮戰爭中,美軍登陸兵從大型登陸艦換乘登陸艇或兩棲裝甲車,通常在距海岸10公里左右,然後編波向海灘發動衝鋒。當反艦導彈出現後那種換乘和編波不可能在反艦導彈射程內進行,因為反艦導彈完全能夠在換乘前,搶先打沉大型兩棲艦艇和運兵船。這使得換乘編波得在100多千米外進行,乘坐小型登陸艇和兩棲裝甲車的登陸兵要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折騰近數小時才能抵達灘頭,海岸炮兵可以從容不迫地將一個個目標擊沉,使抵達灘頭的登陸兵所剩無幾。

在二戰期間,抵達灘頭所花時間不過20分鐘左右,海岸火力來不及大量摧毀海上航渡的登陸艇或兩棲裝甲車。雖然反艦導彈威力如此強大,但是直到以色列埃拉特號驅逐艦被擊沉前,自持有龐大艦隊和艦載航空兵的西方國家,並沒有把反艦導彈放在眼裡。西方寥寥幾種在研製中的反艦導彈,進度上也是拖拖拉拉。

542導彈蘇聯編號是KS-1,西方國家編號為SSC-2b,其外形類似一架米格-15戰鬥機,其裝有一台渦輪噴氣發動機,射程達100千米,1953年開始研製,1956年服役。其實這種導彈就是米格-15戰鬥機的衍生產品。蘇聯向中國交付這種導彈時還沒有在公開場合露過面。西方國家通過偵察照片等一些蛛絲馬跡,知道有這種導彈的存在。

1957年,有人在波羅的海附近發現過數輛KrAZ-214卡車牽引的半掛車上,帆布蓋住類似米格-15戰鬥機的飛行器。導彈的垂直尾翼低於米格-15,西方情報人員很快就判斷出了是一種類似德國V-1導彈的武器。然而最初不清楚其作戰對象,把它列為戰術導彈。直到後來發現這種牽引車隊附近總伴隨有搜索雷達車,才認為其中一些型號可能是用於反艦。60年北約戰鬥機發現蘇聯發展用圖-16轟炸機攜帶這種導彈的空射型在北極圈和波羅的海上空飛行,遠東地區的勘察加半島附近也有這種圖-16飛機活動。西方稱空射型為"幼鮭魚"。

1960年蘇聯向中國交付了542和544導彈樣品及技術資料,同時派來了專家組。不久後,中國進行打靶試驗。試驗選擇在渤海灣地錦西。這樣的地點很適合海上武器試驗。從錦西附近的海岸向渤海上的靶船射擊,即便導彈在最大射程上脫靶,也不會飛到公海上去。542導彈發射陣地選擇在平坦的錦西海岸。

542導彈採用預置指令配合無線電高度表控制導彈發射初段,助推起飛後2秒,助推器脫落,導彈自動爬升到300米高度平飛,中段飛行採用指令駕束制導,飛行中段可以修正彈道。末段是半主動雷達制導,由岸上雷達照射目標提供信號源,抵達雷達開機點後,彈上雷達會接收到來自目標的反射信號,然後導彈對準信號源俯衝。儘管542導彈的渦輪噴氣發動機能夠使導彈有更遠的射程,但正是由於這種制導體制,限制導彈射程不能超過海岸制導雷達照射距離。542導彈前鼻錐內裝的雷達其實是米格-15戰鬥機上PR-5雷達的測距接收機的改進型號。這種接收機對於引導飛行員對向搜索的精度足夠,而作為半主動制導的雷達接收機卻精度不足。

由於彈上雷達接收機和機電式控制系統精度不足,542導彈的命中率歷來很低。不過其用於反艦時45米的標稱圓概率誤差,是完全可能命中諸如航空母艦這樣的大型水面艦艇的。在錦西的試驗中,542導彈的誤差大也不例外。從海岸陣地上發射數發導彈都沒有打中靶船,多數為近彈。全部的操作都是按蘇聯的規程指導進行的,沒有什麼差錯和問題。導彈精度不高但威力不小,飛臨目標上空的導彈俯衝進水後,炸起了巨大水柱,靶船水下部分鋼板被爆炸水壓壓變形。

儘管542岸艦導彈試驗結果不滿意,仿製工作依舊繼續進行。雄心勃勃的年輕中國技術人員認為能夠將導彈的精度進一步提高。當時的國防部五院負責設計資料的整理、消化和反設計。還派出工作隊下廠參加仿製工作。然而1960年8、9月間,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全部蘇聯專家組被陸續撤回。此前不久,專家組的工作已經出現停滯。這對中國反艦導彈的發展打擊沉重,所有仿製工作都陷入了停頓之中。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開了國防工業會議。面對當時國家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局面,會議確定"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中央軍委決定停止防止性能不佳的542岸艦導彈,集中力量仿製544艦艦導彈,從中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鍛煉技術人才,為飛航式反艦導彈的發展積蓄力量。整個飛航式岸艦導彈的研製進入了停頓時期。由於當時國防工業全面調整收縮,國家要生產和研製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應付邊境和台灣海峽的嚴峻局勢。在反艦導彈作用還不被世界完全認可的時代,544導彈仿製不是重點,故進展緩慢。60年代初期,正是台灣國民黨軍隊進行反攻大陸的活動高峰,東南沿海局勢緊張。國民黨海軍艦艇活動頻繁。而大陸海軍沒有多少大噸位作戰艦艇,只能與一些小股活動的台灣海軍艦艇作戰。當台灣海軍的小型艦艇在其"陽"字號驅逐艦等大型艦艇掩護下進犯時,大陸的小噸位炮艇和魚雷艇很難在寬闊的海面與之抗衡,也難以取得接近其驅逐艦的機會,所以一般是靠近大陸一側的海岸或島群間活動。在中蘇蜜月時期,雖然從蘇聯進口了4艘"鞍山"級魚雷驅逐艦和"成都"級火炮護衛艦,但國民黨數量居於絕對優勢,這些捉襟見肘的大型艦艇兵力還是難以應付不斷出現的襲擾。當時大陸採取將魚雷艇炮艇混編沿海岸活動,處於航空兵和海岸炮兵的保護下,一旦抓住機會就迅速出擊的戰術,才部分遏止了台灣國民黨軍隊的不斷襲擾竄犯。東南沿海的對抗情況,使得海軍對於反艦導彈的需求更加迫切。1963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544導彈專業會議,研究解決544導彈仿製中存在的問題。九月,國防科委頒發了《關於544系統技術責任分工的規定》,明確了國防科委所屬各院、部在544項目中的分工和責任後,項目終於加快了進度。

類型參數

"上游一號"

544艦艦導彈在當時是相當先進的武器系統,蘇聯海軍裝備時間是1958年。而2年後中國就得到了部分技術資料的導彈系統樣品。1963年10月,江西的320廠用蘇聯留下的零件仿製出第一發544導彈模型彈,第2年在西北戈壁灘進行了發射試驗。1966年5~7月間進行了544導彈的陸上和海上飛行試驗。這些試驗彈的控制系統設備採用蘇聯產品,其他為國產,所以稱為混合彈,有人調侃簡稱"混彈"。此時的544導彈型號已經被定為"上游一號"。1966年底,"上游一號"進行了海上定型試驗,試驗結果是8發9中,終於通過了定型進入批量生產,裝備同步研製的6621和6623型導彈艇,從此人民海軍進入了導彈時代,中國終於有了第一種自己生產的飛航式艦艦導彈。完成了艦艦導彈的研製,岸艦導彈的出現也就指日可待了。

C801/YJ8系列

C801反艦導彈是我國研製的一種高音速、超低空掠海飛行的多用途反艦導彈,70年代中期開始研製,1979年,該導彈首發飛行試驗成功。它可以多聯裝載在各種類型的驅逐艦、護衛艦、常規潛艇、快艇上,也能裝在轟炸機、強擊機上從空中發射。主要用於攻擊護衛艦、驅逐艦等中型以上水面艦艇,壹枚命中即可重創或摧毀目標,也能打擊快艇一類的小型水面艦艇。彈體為圓柱形,4個彈翼和尾翼呈"X-X"形配置,正常式氣動布局,助推器串聯在彈體尾部。導彈從前向後分別為雷達艙、駕駛儀艙、固體火箭發動機、尾艙和助推器。導彈在飛行初始階段從12度-15度爬升到約50米高度,而後降到20或30米的巡航高度。末段接近目標時,導引頭參與航向校正。該導彈可進行單射或齊射。該導彈由彈體、固體火箭助推器、固體火箭主發動機、末制導雷達、戰鬥部等組成。戰鬥部重165公斤,艦艦型導彈射程8-40公里,空艦型導彈射程10-50公里,平飛高度20-30米,平飛速度0.9馬赫,導彈可靠性80%,命中概率90%,命中一發可使3000噸級驅逐艦受重創或喪失戰鬥力,其制導方式是自控加自導,發射方式為單發或齊發。C801導彈具有多種抗干擾性能、超低空飛行、攻擊隱蔽、突防能力強等特點。它重量輕、體積小,全重僅815公斤,全長5.814米;採用兩級固體c802火箭發動機作為動力裝置,使用維護簡便、彈上末制導雷達採用單脈衝體制,抗干擾性好、採用高精度無線電高度表,可掠海巡航飛行,不易被發現,故攻擊隱蔽、空防能力強;採用半穿甲爆破型戰鬥部,能穿入船舷在艙內爆炸,威力極大;採用箱式發射裝置,即可貯運,又可發射,並可重複使用,無須對準目標,能進行扇面發射。每座發射箱裝一枚導彈,在小艇上裝4座,大艇上裝6或8枚,在護衛艦和驅逐艦上裝載8座,裝在甲板上。

C801導彈由艦艇上的火控系統控制。導彈發射後,先是固體火箭助推器工作,數秒後助推器脫落,導彈飛行馬赫數達0.9,此時固體火箭主發動機工作,導彈開始等速掠海巡航.彈上駕駛儀是使導彈在一定距離內按預定的航向飛行後,彈上末制導雷達開機捕捉並跟蹤目標,導引導彈向目標機動飛行,接近目標時導彈作俯衝攻擊,在水線附近命中目標。機載C801導彈不帶助推器,導彈發射後,主發動機點火工作,導彈迅速降低高度後轉入掠海平飛,直至攻擊目標。衍生型;射程85公里的增程型c-801A。

C-805是YJ-8的終級型號,裝一台小型渦噴發動機和固體火箭主機,空射距離可達250公里!已從J-8D和JH-7海上發射成功。新驅是否裝C-805要還要看鷹擊-12的進度。YJ-12是"十。五"重點攻關項目,已完成在970上進行試驗的工作。鷹擊-12採用4台衝壓發動機和1台固體火箭主機。該彈的特點是衝壓發動機和固體火箭主機共用同一燃燒室,因此結構緊湊、燃燒效率高。YJ-12裝艦的意義重大,其速度快、射程遠、彈頭威力大,一旦裝備部隊,將使海軍水面艦艇首次對敵航母群構成直接威脅。其四聯裝圓形發射筒類似放大的"魚叉"反艦導彈。

C601/YJ6系列

C601導彈按正常式氣動布局,外形像小飛機,彈體頭部為橢圓旋轉體,中段為圓柱體,尾部為二次曲線旋轉體。在彈體腹下有一腹鰭,內裝電纜和導管等。在彈體上方裝有前、後吊環,通過吊環把導彈掛在飛機上。二個中單翼彈翼位於彈體中部,是大後掠角三角形翼,為半硬殼式結構。三個尾翼安裝在彈體尾部,它們之間的夾角為120度,每一尾翼後緣都有一個操縱舵。戰鬥部與引信組合包括一個聚能穿甲爆破型戰鬥部和一系列引信系統。戰鬥部內裝高能混合炸藥,裝藥量數倍於法國"飛魚"導彈,前部有一半球形金屬聚能罩,炸藥起爆後聚能使它們引成一股能量巨大的聚能射流,可穿透相當厚的裝甲鋼板,能使導彈在擊中的艦艇內部開花。引信系統包括兩套電引信和一套機械引信,三套引信均為觸髮式引信,且都有三級安全保險裝置。由於有這三組引信及一整套的保險機構,能保證導彈發射者自身的安全,又能保證引信與戰鬥部獲得最佳配合,從而保證戰鬥部獲得最佳穿甲爆破之功能。制導與控制系統包括自動駕駛儀、多普勒導航雷達、無線電高度表、末制導雷達、舵機、電源等。自動駕駛儀是整個飛行中的"靈魂",它能完成三個相互獨立的角迴路的穩定與控制,與其它機構配合完成對導彈的質心控制與射程控制,接受末制導等其它組件來的住處,其導彈在規定的彈道上飛行直至擊中目標。高精度的無線電度表在導彈飛行過程中不斷測定飛行高度,從而保證導彈不會過高或過低飛行。末制導雷達是捕捉、跟蹤敵艦的眼睛,是命中目標的關鍵部件。它由天線、收發機、信號處理機、電子對抗設備和電源等組成,是一種單脈衝體制的主動雷達,具備抗海浪、電子干擾等多種干擾的本領。它能主動捕捉、跟蹤與鎖定目標,在航向和俯仰兩個平面內提供目標信息,按預先選定的導航規律引導導彈命中目標。

儘管542岸艦導彈試驗結果不滿意,仿製工作依舊繼續進行。雄心勃勃的年輕中國技術人員認為能夠將導彈的精度進一步提高。當時的國防部五院負責設計資料的整理、消化和反設計。還派出工作隊下廠參加仿製工作。然而1960年8、9月間,由於中蘇關係惡化,全部蘇聯專家組被陸續撤回。此前不久,專家組的工作已經出現停滯。這對中國反艦導彈的發展打擊沉重,所有仿製工作都陷入了停頓之中。

1961年7月,在北戴河召開了國防工業會議。面對當時國家在技術和經濟上的困難局面,會議確定"縮短戰線,任務排隊,確保重點"的方針。中央軍委決定停止防止性能不佳的542岸艦導彈,集中力量仿製544艦艦導彈,從中掌握技術,積累經驗,培養鍛煉技術人才,為飛航式反艦導彈的發展積蓄力量。整個飛航式岸艦導彈的研製進入了停頓時期。由於當時國防工業全面調整收縮,國家要生產和研製能夠迅速形成戰鬥力,應付邊境和台灣海峽的嚴峻局勢。在反艦導彈作用還不被世界完全認可的時代,544導彈仿製不是重點,故進展緩慢。60年代初期,正是台灣國民黨軍隊進行反攻大陸的活動高峰,東南沿海局勢緊張。國民黨海軍艦艇活動頻繁。而大陸海軍沒有多少大噸位作戰艦艇,只能與一些小股活動的台灣海軍艦艇作戰。當台灣海軍的小型艦艇在其"陽"字號驅逐艦等大型艦艇掩護下進犯時,大陸的小噸位炮艇和魚雷艇很難在寬闊的海面與之抗衡,也難以取得接近其驅逐艦的機會,所以一般是靠近大陸一側的海岸或島群間活動。在中蘇蜜月時期,雖然從蘇聯進口了4艘"鞍山"級魚雷驅逐艦和"成都"級火炮護衛艦,但國民黨數量居於絕對優勢,這些捉襟見肘的大型艦艇兵力還是難以應付不斷出現的襲擾。當時大陸採取將魚雷艇炮艇混編沿海岸活動,處於航空兵和海岸炮兵的保護下,一旦抓住機會就迅速出擊的戰術,才部分遏止了台灣國民黨軍隊的不斷襲擾竄犯。東南沿海的對抗情況,使得海軍對於反艦導彈的需求更加迫切。1963年4月,在北京召開了544導彈專業會議,研究解決544導彈仿製中存在的問題。九月,國防科委頒發了《關於544系統技術責任分工的規定》,明確了國防科委所屬各院、部在544項目中的分工和責任後,項目終於加快了進度。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