薌劇
簡介
薌劇,原名歌仔戲,亦名子弟戲,起源於漳州[1]。明末清初,鄭成功率部收復台灣,把流傳於漳州的「歌仔」(錦歌)、「車鼓弄」等民間藝術帶到台灣,並與當地民歌小調結合,在農村、漁區廣泛流行,出現坐唱形式的「歌仔館」。清末,由於迎神賽會的需要,清唱的「歌仔館」走上廣場,出現化妝遊行的表演形式,時稱「歌仔陣」。此後,「歌仔陣」吸收梨園戲、四平戲和亂彈的劇目及表演藝術,在農村穀場、廟埕牽草繩圈地演出,民間俗稱「落地掃」。逢年過節,也搭戲棚表演。因為是從「歌仔陣」發展起來的,故稱歌仔戲。
薌劇唱腔特點是曲多白少,格律自由,旋律優美,節奏強烈,具有較強的藝術表現力。主要曲調有七字仔調、雜念調、大調、倍思及其他民歌、時曲。伴奏樂器有殼子弦、大廣弦、台灣笛、月琴等。唱詞通俗,多用生動的民間語彙,鄉土氣息濃厚。
傳統劇目
薌劇的傳統劇目大約有五百多個。最初多用歌仔戲的唱本,進入城市後,增加了歷史題材的劇目,多是從其他劇種或小說改編來的連台本戲。當時多是幕表戲,沒有固定台詞和唱詞。1939年後,藝人邵江海首先廢除幕表制,編定本劇種的第一個文學劇本《六月飛霜》(又名《六月雪》),以後又編演了《白蛇傳》、《白扇記》、《山伯英台》、《陳三五娘》、《安安尋母》等三十多出戲,初步奠定了薌劇傳統劇目的基礎。
薌劇的傳統劇目均為幕表戲[2]。《陳三五娘》、《山伯英台》、《呂蒙正》、《雜貨記》被稱為歌仔戲「四大柱」。30年代末,薌劇名藝人邵江海為改變幕表制,曾編演《六月飛雪》等定型戲,但普遍上演的劇目仍是幕表式的「提綱戲」。
薌劇歷年來上演創作和移植的現代戲80多個,在全省名列前茅。90年代初,楊聯源、方朝暉創作的《戲魂》,一舉獲得全國現代戲會演優秀編劇獎、文化部第二屆文華劇作獎,成為歷屆文華獎福建省獲此殊榮的少數現代戲劇目之一。在全省獲一等獎的劇目還有《月蝕》、《僑鄉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