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花鼓舞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花鼓舞

性質;中國民間歌舞

又稱;花鼓子、打花鼓

流行地區;安徽、浙江、江蘇等

花鼓是我國各民族共有的一種傳統樂器,利用它來作為舞蹈的道具是許多民族人民的習俗。由花鼓為主角形成的花鼓舞也在許多地方盛行。[1]

目錄

舞蹈簡介

花鼓舞中國民間歌舞。又稱、地花鼓、花鼓小鑼等。主要流行於、湖南、湖北、山東、山西、陝西等省。

南宋吳自牧著《夢梁錄》中有臨安節日中百戲藝人表演花鼓的記載。明代傳奇《紅梅記》中有扮演安徽人打花鼓唱曲的情節;清代柯煜的《燕九竹枝詞》中有"小鼓花腔說鳳陽"之句。從這些記載中得知在元宵或其他節日,花鼓常與秧歌、花燈、採茶等一起表演。

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1男1女,男執鑼,女背鼓,以鑼鼓伴奏,邊歌邊舞。花鼓的曲調是在當地小調和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流暢,節奏鮮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花鼓調,各有不同的風格。

特色舞蹈

磨皮彝族

彝語稱"熱波比",流傳於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區的雙柏縣和峨山彝族自治區的新平一帶,是一種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裡的花鼓班子表演。在雙柏縣,每逢年節和辦喪事時,就請花鼓班子來跳。他們說,人在世上活着高高興興,死後也要高高興興,所以辦喪事要跳花鼓,相反辦喜事是不能跳的。

雲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平甸鄉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再現了磨盤山彝族祖先的征戰和與敵人格鬥、廝殺的壯烈場面,用武打的舞蹈動作和風格獨具、古色古香的彝族展現出磨皮花鼓的獨創與的魅力,歌頌了彝家祖先為了保護家鄉、熱愛和平、勇猛殺敵的大無畏的民族精神

據矣瑞華主編的《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雲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資料卷》記載:"花鼓舞必須要有15人以上方能進行。表演時男性持兵器舞蹈,所用兵器有大刀、雙刀、二節棍、槍、三尖叉戟、鈎鐮、所有兵器上都扎有紅綠布條。女性腰系紅綢、身背花鼓、手執鼓棒、白毛巾,由1名左手持1根綑紮有白鷳翎、適合雉雞尾的,右手執白毛巾的男子領舞表演。整個舞蹈用事先規定的哨子聲音的長短、次數的多少指揮變換場面。據說過去是用牛角號指揮,現在已失傳不用。

花鼓舞前先用鑼鼓作為前奏,烘托氣氛,激發熱情,振奮人心,繼而哨聲頻頻,喝聲陣陣。兵器隊右手持兵器在前,花鼓隊右手擊鼓,左手甩毛巾隨後,在持大刀者的帶領下圍圓場用顛跑步走卷菜心隊形,每走1遍兵器隊就將手中所持的兵器換1次手,走若干遍後在打擊樂隊前分開:打擊樂隊居中、兵器隊站右、花鼓隊站左,擺成八字狀。

其次,花鼓隊擊鼓揮毛巾原地顛跳,兵器隊以舞大刀者為首,單獨依次出列用手中的兵器在隊列前表演。第1個出去表演,第2個即移動補充前1個的位置、右手執兵器原地顛跳,保持隊形不變。待所有持兵器者單獨表演完畢,緊接着由執大刀者與執雙刀者互相對打,然後退歸隊伍末位,執雙刀者又與下1個隊員對打,以此循環類推。以上無論單獨出列還是兩人對打表演,一般只需輪流轉團1遍即可。

再次,兵器隊原地顛跳,花鼓隊由領舞者帶頭圍小圓圈逆時針方向邊轉邊舞,待花鼓隊表演數遍套路後;兵器隊又插入花鼓隊的舞圈之中而形成1個大圓圈再逆時針方向舞蹈,到高潮時整個表演一下結束。

花鼓隊與兵器隊表演時,腳上的動作基本相同,多數用顛跑步或右腳吸起前蹬2至4下。手上的功夫卻各有所異,花鼓隊領舞者(男性)雙手分別執彩棍和白毛巾用大臂揮舞,婦女用小臂帶動雙手擊鼓,同時甩動毛巾,動作整齊剛勁、清新活撥。兵器隊則根據各自所執兵器而動作,同時腳、腰、頭等部位大幅度搖擺晃動,動作乾淨利索,氣勢磅礴。總之整個表演比較認真嚴肅、節奏鏗鏘、舞姿優美、動作豪放,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勇敢強悍、耿直爽朗的性格和氣質。

花鼓舞自始至終用打擊樂器大鼓、腰鼓、鑼、銘、大鈸、小鑔伴奏。伴奏者在場邊站成橫隊,隊形及位置一般固定不變。要求伴奏聲音清晰響亮,拍子均勻,速度的快、根據表演者的情緒、興致而定,但多數莊重平穩,極少出現亂套現象。

據磨皮大寨的老藝人易正和、李開福介紹說"聽老人講,磨皮花鼓在120多年前就有了,流傳到今天己有好幾代人......為什麼這朵彝族之花能永不凋零呢?因為它所表達的主題是彝家祖先熱愛家鄉、團結一致、勇猛殺敵的民族意志,它風格獨具、內容健康、向上而極富有感染魅力,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特點

彝族花鼓舞由打擊樂伴奏,樂器有大小鈸、大小鑔、大小鑼。

花鼓呈橢圓形,一尺二寸長,紅色鼓身,用綢帶系鼓,斜掛於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師傅手持木製龍頭,龍頭上插有野雞羽毛,並用紅綢紮成繡球系在上面,作為指揮。另由四人背鼓,鼓橫掛在腰的左側,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動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動作都有頭步和收步,動作先後順序及圖形變化均有嚴格規定,由持龍頭的師傅用手中道具指揮。

花鼓舞的風格矯健有力、開朗豪放、開奏鮮明。舞蹈在重拍時向上彈跳,一拍擊鼓一下。動作特點是小腿靈活,有不少高難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劃圈等。

在表演花鼓舞時,因整個舞蹈都在彈跳中進行,舞者體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詞。曲調分為玩場歌和送喪歌兩種。

新平縣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進鄉的磨皮大寨,故又稱為"磨皮花鼓"。"磨皮花鼓"來源於慶賀戰爭的勝利,表演時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揮者一人,耍大刀、二節棒、水火棍、三叉戟、雙刀、雙鈎鐮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滿戰鬥氣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藝,在隊形變化上也依照戰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擺陳設仗、短兵格鬥、凱旋而歸等九段。舞蹈動作豪邁粗獷,古樸大方,場面頗為壯觀。

藝術內涵

彝族花鼓舞在舞種中表現形式比較獨特,並具有較高的藝術性、觀賞性和文化性,民族特色濃郁,風格突出。是彝族文化中具有較好代表性的舞種。彝族傳統的花鼓舞使用的表演道具一般為一龍頭、四筒腰鼓、一面鑼、一副大鑼、一副小鑔以及鼓錘和毛巾。表演時,伴奏者(一般3人)手持鑼、鈸、鑔在場邊站成橫隊,隊形及位置一般不固定。他們在場外敲打伴奏,不參與舞蹈。其他五個"舞蹈"隊員,則站在場中間,有一名叫"龍頭"的師傅持龍頭(也稱菁雞尾)領舞(菁雞尾事實由一根木棒,在頂端雕上龍頭,插上菁雞尾巴,紮上各色彩帶進行裝飾,有的還在彩帶上綴有幾面小圓鏡。)掌龍頭者是鼓隊的指揮,舞蹈場面及動作由"龍頭"示意而變換。掌龍頭者常左手持龍頭,右手握毛巾,雙手上下交替舞動,有時左手握龍頭頸部做支點,右手握龍頭尾部對着左側上下舞動,很多時候是雙手握住龍頭尾部對着左側上下舞動,很多時候是雙手握住龍頭中部,在身體兩側繞八字花。其他四人每人用紅布系一花鼓於右肩垂至左腰際,胸前綴一面小圓鏡,左手甩動一條毛巾,右手拿鼓槌敲,合着鼓鈸身邊敲邊舞。從花鼓舞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中,我們不難發現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藝術特徵和傳統文化內涵。就拿"龍頭"上刻有的龍頭和插上的菁雞毛以及每一位鼓手胸前及龍頭上綴有的小圓鏡來說,表面看來是一種裝飾,是彝族人民熱愛自然、熱愛美、追求美的表現。然而,這一個個細微的飾物無不展現着彝族這個古老民族的文化信仰。"龍"是中華民族的化身,整個中華民族都比較崇敬"龍"。作為中華民族中的一員--彝族也毫不例外。不過,在彝族人民的傳統文化中,龍具有更特殊的地位和含義。在彝族人民的觀念里龍是一種神靈,是一種吉祥物,他能保佑和賜福人類,所以,彝族才會有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祭龍節。可見,在花鼓舞中領舞者手持"龍頭"是有其特殊的文化內涵的。還有那小圓鏡,彝族人民信仰宗教,相信鬼魂存在。在彝族人的傳統觀念里,明鏡具有特殊作用--驅魔辟邪。據說彝族花鼓舞最初是用於祭祀和喪葬活動的,由此可見,鼓手胸前和"龍頭"上綴有的小圓鏡是有取特殊用意和內涵的。

整個彝族花鼓舞活動先用鈸、鑼,鑔聲作為前奏,用鏗鏘悅耳的伴奏樂烘托氣氛,激發熱情,振奮人心,繼而鼓聲頻頻,鑼、鈸、鑔聲陣陣。場上舞蹈隊員們合着鏗鏘有力的節奏飄然起舞。舞蹈動作非常豐富,特別是腳部的動作變化萬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頓、甩收、跳、越;繞花、蹬轉、崴腳等。再如吸腳空轉、雙腳縱步,空中崴腳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難度大。令人嘆為觀止。同時腰、頭等部位大幅度搖擺晃動,動作乾淨利落、粗礦豪放。充分體現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強悍、豪爽開朗、剛毅大方的性格和氣質

彝族花鼓舞的表現形式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歌"、"舞"結合。但與其他歌舞不同,其他歌舞是由樂器伴奏或者邊唱邊舞,而花鼓舞是唱一段停下來再舞,舞一段停下來再唱。唱時無伴奏,只是舞者用鼓槌在鼓邊上敲着節拍。曲譜都是花燈調,唱詞清晰。唱詞內容是根據取表演場合即節日慶典、繼嗣、喪葬等屬性而定的,表演場合不同,唱詞內容也就不同。當然,唱調也是有所不同的。花鼓舞的場次多數是表達舞者對邀請者的祝願、讚美和感謝。這體現了彝族人民聰明,淳樸、善良的性格特點。如賀新房的唱詞:"一進門來一見天,楚石欄杆排兩邊,三間正堂閃金光,堂窗天井四角方,五星高照大紅帖,魯班師傅來瞟梁,漆工畫匠畫彩圖,八字粉牆加牌坊,里鑲九面金銀瓦,外加十道格子窗。"歌詞整齊、順口易記,生動感人。

所獲榮譽

1953年,磨皮花鼓隊代表新平的彝族歌舞到昆明參加演出,榮獲紅旗1面,並邀請他們上北京參與全國的民族民間歌舞匯演;1980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時,在盛大的演出中第I次上了電視,受到縣委副書記方有接見,他說"你們的花鼓舞很有特色,演出很成功,縣上要給予你們扶持......";1982年,由易學昌帶隊,到玉溪燈光球場參加全區的民族民間文藝調演,為新平縣爭得了榮譽;1988年,縣體委、縣文化局、縣民委3個部門各補助300元,增添了部分道具後,參加了玉溪地區少數民族運動會,到元江比賽,獲3等獎,獎鏡框I塊,獎金270元;1990年,參與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成立10周年匯演獲得獎金300元,且上了電視;1995年,到峨山縣參加3縣主辦的神奇哀牢音樂會演出,縣慶15周年和國慶50周年到縣上匯演,也上了電視。

峨山彝族

花鼓舞是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流傳最廣和最主要的一種民間舞蹈,清末就在縣內廣泛傳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花鼓舞過去主要是喪葬時跳的一種祭祀性歌舞,以歌為主,舞蹈為輔,後逐漸演變為以舞為主、歌為輔,成為逢年過節、拜年賀喜、聯歡、開新街、慶典、喪事等活動場合必不可少的舞蹈。

整個舞蹈主要靠腳的動作和步法的變化來完成。彝族的"跳樂"動作被大量吸收在花鼓舞中,曲調多以漢族的花燈調為主,有35種表演套路,結構完整,內容形式豐富多樣。有急鼓與板鼓之分,急鼓剛勁有力、熱情奔放,催人奮進;板鼓緩沉柔軟、柔中有剛。峨山彝族花鼓舞是彝族人民在社會生活、社會心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綜合表現,融入了彝族人民對生產生活、社會自然的理解與熱愛,是表達民族內心情感的一種載體和表現形式,具有較強的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彝族花鼓舞在峨山已成為全民性舞蹈,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全縣共有花鼓隊594支,7251人,主要骨幹774人,以中青年為主。曾多次參加全國、省、市、縣文藝活動和比賽並獲多項獎勵,其中《龍鼓舞》獲中國第三屆藝術節開幕式大型文藝表演一等獎;百人花鼓隊參加首都國慶50周年大型文藝聯歡晚會,以其濃郁的民族色彩和藝術特色,向世人展現了彝山燦爛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風貌,獲得"五好表演單位"和"組織獎";《彝山花鼓》獲第二屆昆明國際民族民間鼓舞大賽銅獎。花鼓舞表演隊伍中少年兒童參與較少,出現人才青黃不接的苗頭,同時花鼓舞隊多為自發性民間組織,長期、穩定地開展活動有很大困難。

苗族花鼓舞

"花鼓舞"是湖南省鳳凰、保靖、花垣等縣苗族人民歡度農曆"六月六""八月八""趕夏""趕秋"等傳統節日時,必有的自娛性舞蹈。屆時,在舉行盛會的廣場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負責敲擊的大鼓。由兩人持雙槌敲擊鼓皮,一人持單鼓槌敲擊鼓梆,參加集體作舞的人們,沒有人數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擊鼓者用本民族語言歌頌發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為對祖先的祭奠。然後,眾人便在鼓點的伴奏下圍鼓成圈翩躚起舞。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來於各類生活動作的模擬,其中還加入一些武術成分,使舞蹈動作柔美而剛勁。表演樣式多變,男女舞蹈動作有別,貼近生活,大致分為勞動生產動作、生活動作、武術動作和模仿動物動作四類。男子的鼓舞動作主要有"雞公啄米"、"鱉鴛伸腿"、"肩荷擔"等,女子的鼓舞動作有"美女梳頭"、"穿衣整容"、"燒茶煮飯"、"鋪床理被"等。其中,鳳凰花鼓舞最為有名。兩女或兩男表演"雙人鼓舞"時,同打一端鼓,要求兩人的動作對稱、鼓點一致;一男一女"雙人舞"時,則是兩人同打一端鼓,兩人雖動作一致,但一人打鼓一人陪襯。《花鼓舞》的特點,是兩位擊鼓者在旋轉、翻身或跳躍下表演多種對稱性舞姿的同時,還能敲奏出和諧而統一的鼓樂。花鼓舞伴奏也有區別,分雙敲邊和音敲邊兩種,有的地方還會用鑼或銻、大號、瑣吶、二胡等樂器伴奏,演奏時氣氛熱烈,能將舞蹈推向高潮。

小堯苗族

小堯苗寨是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一個比較偏僻的村寨,但是這裡的苗族舞蹈花鼓舞卻是非常有名。男的吹蘆笙,女的敲花鼓,互相穿梭,配上節奏不時跳躍,讓人有些眼花繚亂……

花鼓舞的女式裝扮很是絢麗,底色是藍色,五彩的繡花是村民們自己動手繡制的傳統圖案,頭上還有一個頭飾--"牌帕",算是這舞蹈的一大特色吧。每當正月,村民們就跳起這個舞蹈,慶賀節日。而在苗家人"跳花場"的時候,村民們也會走出村寨,和附近的苗族同胞一起舞蹈。老人們說,"跳花場"是他們真正融入貴州的一個渠道。

村里67歲的楊紹全老人介紹,大約在300年前,這個村寨的祖先從雲南遷來,村裡的三大姓是陶、鄧、楊,大家都是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先後來到這裡,並且建造了一個共同的家園。過去,村里人以狩獵為生,與當時周圍的村寨來往很少。恰恰是苗家的"跳花場",讓小堯人走出大山。與其他苗族同胞一樣,小堯的年輕人也借"跳花場"的機會,尋找意中人,通過與鄰居們"以舞開親",增加了溝通與交流,逐漸在烏當紮下了根。

舞蹈本是村民們自己的娛樂,但是政府的重視給了這個舞蹈一個新的發展空間。楊紹全老人是村裡的文藝愛好者,有什麼文藝的事情,年輕人都愛把這"老文藝"請出來。他也見證了花鼓舞這幾十年發展的全過程,1986年,區裡的文化工作者挖掘出這個傳統舞蹈。自此,花鼓舞開始從大山裡的小村子走出來,不但參加區里、市裡的演出,還去北京、南京等地演出,最威風的一次還遠赴新加坡一展風采。村裡的小孩子們也從那時候開始更加熱衷於這個舞蹈,鄧開平便是那撥孩子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紀便在當時的舞蹈圈裡有了點小名氣,如今已靠自己村裡的傳統舞蹈走南闖北,以表演苗族舞蹈為生。

花鼓舞原本是小堯人自己的娛樂,後來成了他們與鄰居交流的"工具",如今他們更是靠着這舞蹈開始闖世界。交流的範圍不同了,舞蹈也發生了一些變化。與過去相比,男舞者的服裝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一般都是穿着苗族的簡單服飾,而現在記者看到的卻是黃色的服飾,上面還有紅色的裝飾,這是村里人自己的創意。鄧開平解釋:"我們女式服裝已經很漂亮了,可是男式服裝必須要有這樣的改變。按照我演出的經驗,服裝不好看,確實不夠吸引人。"而楊紹全老人卻還是習慣玩一些老樂器,抱起一把只剩下一條弦的琵琶,撥弄起來:"這些東西還是比較珍貴的呢,前幾年還有美國人專門來照過相……"

村裡有"文藝大事"的時候,老人們都會出來坐鎮,可真要走出山門,老人們卻也相當尊重年輕人的意見,楊紹全老人說,"年輕人把這個舞蹈變得更好看了。"

遷徙的舞蹈

小堯花鼓舞是小堯寨苗家人代代相傳的傳統舞蹈。小堯寨苗家人最愛跳這個被稱為"綁抓哽"的花鼓舞。關於"綁抓哽",這裡的苗家人中流傳着這樣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

相傳在遠古時代,小堯苗家人的祖先在長途遷徙中跨過一條巨浪滔天的大江時,江中有位名叫阿勇的苗族青年為救同胞父老姐妹,跳入江中與惡魚死斗,苦鬥了三天三夜,殺死惡魚,救出魚腹中人。大家將惡魚拖上岸,風乾後取下魚皮,砍下一節魚尾,送給阿勇,阿勇將一小節魚皮掛在門後,風吹過,魚鼓鳴鳴作響。他又將魚皮放在一棵乾枯大空樹上,飛鳥投石拋到魚皮上也咚咚作響。阿勇大受啟發,他砍來竹子,照魚尾做成"哽",就是蘆笙,又拿出祭祀牛皮蒙在空樹上,做成"綁抓"就是鼓。後來,每逢節日,他領頭教人吹"哽",擊"綁抓"。(胡卡妮 張興濤)[2]

松桃苗族

貴州省松桃縣苗族的四面花鼓舞是苗族花鼓的鼓中之王,同時也是松桃苗族花鼓藝術的主要象徵。他們時而敲擊鼓面、時而並肩舞動,舞步對應、豪放不羈。場面恢弘熱烈、氣勢博大、彩綢交織、色彩繽紛、激情澎湃。 據了解,松桃花鼓的足跡已經遍及了神州大地、蜚聲世界。自1989年起,隨着貴州省和國家的有關藝術團成功出訪了美國、加拿大、新加坡、德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得到了中外觀賞者的高度讚譽,被中外學者和遊客稱讚為"當代中華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瑰寶"。

秭歸花鼓舞

"秭歸花鼓舞"俗稱打花鼓子,是廣泛流傳於秭歸地區

的民間藝術,歷史有140餘年。據老藝人陳懷柱講,他們的師父武天階曾組建花鼓班子,為鄉鄰的紅事打花鼓子。民國時期,武天階的班子週遊興山、長陽等地,兼演建東花鼓戲,一直傳承至今。 上世紀80年代,秭歸縣開始對"秭歸花鼓舞"進行搜集整理並着手改編。進入新世紀,國家加大對民間文化的搶救保護工作力度。2002年,秭歸縣政府撥付60多萬元,專門搶救、保護和改編"秭歸花鼓舞"。縣文化館一班人在調查中發現,茅坪建東的花鼓子表演有固定的服飾,動作舒展,唱腔優美;水田壩鄉的花鼓以"踮跳"、"崴"和"顫"為基本動作特點,動作表演直白,情感表現誇張;屈原三閭和歸州的花鼓子以詼諧、幽默見長。這些花鼓,不論從唱詞、曲牌還是表現形式上都是一脈相承,充分體現出山區地形下的動作特點和風格特徵。此次對花鼓舞素材的系統性收集整理,為新編"秭歸花鼓舞"的創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當年10月,縣裡組織200人的花鼓舞表演隊參加宜昌市三峽國際旅遊節的展演,首次展示了"秭歸花鼓舞"的獨特魅力。

山西花鼓舞

山西"花鼓舞"以運城、臨汾地區為盛。如萬榮縣十七個鄉就有十三個鄉有花鼓舞隊。有的鎮上每條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稱為"花鼓之鄉"。

相關視頻

中國舞蹈家協會 中國舞10-6、花鼓舞韻

參考資料

  1. 樂享雲南| 非遺·峨山彝族花鼓舞 , 澎湃, 202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