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氣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氣質(英語:Temperament),心理學名詞,意指一個人內在的人格特質,如內向外向、勇敢與溫和。氣質指的生理上的個體不同,而不是後天學習而來的特質。現代遺傳生物學者認為,許多先天性格存在着基因的影響。通常在人們一生早期去觀察,影響人生的各種方面(Prevasive)。 在西方歷史上,氣質產生於體液學說,它認為人類身體內,不同體液間產生的平衡關係,造就了一個人的性格,可分成四種氣質。在中國歷史上,理學家認為,因為在出生時,受到不同的氣所影響,每個人會產生不同的氣質。

歷史

最早期古希臘的醫學理論認為人體是由四種體液構成-血液、黏液、黃膽汁和黑膽汁,並對應四種不同的氣質[1]

膽汁質(興奮型):熱情、大膽、衝動、情緒變化劇烈。

多血質(活潑型):直率、風趣、求知慾強、注意力易分散。

粘液質(安靜型):穩重、沉默、踏實、反應較遲鈍。

抑鬱質(抑制型):冷漠、孤僻、回憶深刻、悲傷。

理論發展

當代心理學中,有不同的科學研究

在1977年紐約長期縱貫研究實驗者,心理學家透過追蹤超過141名嬰兒至到青年的變化,分辦3種容易小孩(easy babies)、麻煩小孩(difficult babies)、慢熱小孩(slow-to-warm-up babies)。占了大數41%都是容易小孩。他們比較有低至中度的反應、適應力較高,很容易就形成正常的睡眠及飲食習慣。之後也啟發另一群研究員,以父母對子女的評分而歸納出3種氣質[2]。它們是活動情況(Activity level,坐立不安或肢體移動頻率)、社交性(Sociability,容不容易去結識新朋友)、情緒化(Emotionality,易不易就緊張)。之後再跟進這些小孩長大之後,也發現氣質呈現一樣的樣式。不過其測驗被指沒有採用其他更客觀的準則來判斷。

去到1994年,傑羅姆·凱根和他的同事直接在實驗室觀察14-21月大兒童的情況。他們分出兩組的兒童特徵,分別為抑制型(英語:inhibited,或羞怯的)和非抑制型(英語:uninhibited,或粗放的)。前者對陌生人有退縮、焦慮反應,要花更長時間之後才能放鬆下來,也有更多不平常的害怕。他們的杏仁核也有更大活動當見到未見過的人臉。而後者則似乎享受一樣的情景,很自然地就在新的環境大笑。之後,實驗員再在他們長大到4.5歲時再進行測驗,發現他們仍呈現相同的模式。儘管如此,環境仍對人們的變化可以影響很大,因為一些較大反應的兒童的母親對他們不會過太保護但有要求,令到他們之後不會這麼怕新事物。也有一些低反應的兒童在之後卻失去了他們以前可以很快放鬆。

視頻

氣質 相關視頻

氣質提升的關鍵:頸部訓練
氣質提升的關鍵:肩部訓練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