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花鼓舞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花鼓舞

性质;中国民间歌舞

又称;花鼓子、打花鼓

流行地区;安徽、浙江、江苏等

花鼓是我国各民族共有的一种传统乐器,利用它来作为舞蹈的道具是许多民族人民的习俗。由花鼓为主角形成的花鼓舞也在许多地方盛行。[1]

目录

舞蹈简介

花鼓舞中国民间歌舞。又称、地花鼓、花鼓小锣等。主要流行于、湖南、湖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

南宋吴自牧著《梦梁录》中有临安节日中百戏艺人表演花鼓的记载。明代传奇《红梅记》中有扮演安徽人打花鼓唱曲的情节;清代柯煜的《燕九竹枝词》中有"小鼓花腔说凤阳"之句。从这些记载中得知在元宵或其他节日,花鼓常与秧歌、花灯、采茶等一起表演。

花鼓的表演形式通常是1男1女,男执锣,女背鼓,以锣鼓伴奏,边歌边舞。花鼓的曲调是在当地小调和山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成,曲调流畅,节奏鲜明,富有歌唱性和舞蹈性。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花鼓调,各有不同的风格。

特色舞蹈

磨皮彝族

彝语称"热波比",流传于楚雄彝族自治州南部山区的双柏县和峨山彝族自治区的新平一带,是一种表演性的舞蹈,一般由村子里的花鼓班子表演。在双柏县,每逢年节和办丧事时,就请花鼓班子来跳。他们说,人在世上活着高高兴兴,死后也要高高兴兴,所以办丧事要跳花鼓,相反办喜事是不能跳的。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平甸乡磨皮大寨的花鼓舞,再现了磨盘山彝族祖先的征战和与敌人格斗、厮杀的壮烈场面,用武打的舞蹈动作和风格独具、古色古香的彝族展现出磨皮花鼓的独创与的魅力,歌颂了彝家祖先为了保护家乡、热爱和平、勇猛杀敌的大无畏的民族精神

据矣瑞华主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资料卷》记载:"花鼓舞必须要有15人以上方能进行。表演时男性持兵器舞蹈,所用兵器有大刀、双刀、二节棍、枪、三尖叉戟、钩镰、所有兵器上都扎有红绿布条。女性腰系红绸、身背花鼓、手执鼓棒、白毛巾,由1名左手持1根捆扎有白鹇翎、适合雉鸡尾的,右手执白毛巾的男子领舞表演。整个舞蹈用事先规定的哨子声音的长短、次数的多少指挥变换场面。据说过去是用牛角号指挥,现在已失传不用。

花鼓舞前先用锣鼓作为前奏,烘托气氛,激发热情,振奋人心,继而哨声频频,喝声阵阵。兵器队右手持兵器在前,花鼓队右手击鼓,左手甩毛巾随后,在持大刀者的带领下围圆场用颠跑步走卷菜心队形,每走1遍兵器队就将手中所持的兵器换1次手,走若干遍后在打击乐队前分开:打击乐队居中、兵器队站右、花鼓队站左,摆成八字状。

其次,花鼓队击鼓挥毛巾原地颠跳,兵器队以舞大刀者为首,单独依次出列用手中的兵器在队列前表演。第1个出去表演,第2个即移动补充前1个的位置、右手执兵器原地颠跳,保持队形不变。待所有持兵器者单独表演完毕,紧接着由执大刀者与执双刀者互相对打,然后退归队伍末位,执双刀者又与下1个队员对打,以此循环类推。以上无论单独出列还是两人对打表演,一般只需轮流转团1遍即可。

再次,兵器队原地颠跳,花鼓队由领舞者带头围小圆圈逆时针方向边转边舞,待花鼓队表演数遍套路后;兵器队又插入花鼓队的舞圈之中而形成1个大圆圈再逆时针方向舞蹈,到高潮时整个表演一下结束。

花鼓队与兵器队表演时,脚上的动作基本相同,多数用颠跑步或右脚吸起前蹬2至4下。手上的功夫却各有所异,花鼓队领舞者(男性)双手分别执彩棍和白毛巾用大臂挥舞,妇女用小臂带动双手击鼓,同时甩动毛巾,动作整齐刚劲、清新活拨。兵器队则根据各自所执兵器而动作,同时脚、腰、头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索,气势磅礴。总之整个表演比较认真严肃、节奏铿锵、舞姿优美、动作豪放,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勇敢强悍、耿直爽朗的性格和气质。

花鼓舞自始至终用打击乐器大鼓、腰鼓、锣、铭、大钹、小镲伴奏。伴奏者在场边站成横队,队形及位置一般固定不变。要求伴奏声音清晰响亮,拍子均匀,速度的快、根据表演者的情绪、兴致而定,但多数庄重平稳,极少出现乱套现象。

据磨皮大寨的老艺人易正和、李开福介绍说"听老人讲,磨皮花鼓在120多年前就有了,流传到今天己有好几代人......为什么这朵彝族之花能永不凋零呢?因为它所表达的主题是彝家祖先热爱家乡、团结一致、勇猛杀敌的民族意志,它风格独具、内容健康、向上而极富有感染魅力,为大家所喜闻乐见。

特点

彝族花鼓舞由打击乐伴奏,乐器有大小钹、大小镲、大小锣。

花鼓呈椭圆形,一尺二寸长,红色鼓身,用绸带系鼓,斜挂于右肩。

花鼓的表演形式,是由一位师傅手持木制龙头,龙头上插有野鸡羽毛,并用红绸扎成绣球系在上面,作为指挥。另由四人背鼓,鼓横挂在腰的左侧,左手拿白毛巾,右手持槌打鼓。打鼓动作有一定程序,每套动作都有头步和收步,动作先后顺序及图形变化均有严格规定,由持龙头的师傅用手中道具指挥。

花鼓舞的风格矫健有力、开朗豪放、开奏鲜明。舞蹈在重拍时向上弹跳,一拍击鼓一下。动作特点是小腿灵活,有不少高难度技巧,如小腿在空中划圈等。

在表演花鼓舞时,因整个舞蹈都在弹跳中进行,舞者体力消耗大,故分段表演,每跳一段舞蹈先唱一段花鼓词。曲调分为玩场歌和送丧歌两种。

新平县的花鼓舞只保留在前进乡的磨皮大寨,故又称为"磨皮花鼓"。"磨皮花鼓"来源于庆贺战争的胜利,表演时至少要有十一人,手持雉翎的指挥者一人,耍大刀、二节棒、水火棍、三叉戟、双刀、双钩镰的各一人,腰系花鼓的四人。舞蹈充满战斗气氛,逐一持兵器表演武艺,在队形变化上也依照战士出征的排列,如跋山涉水、摆陈设仗、短兵格斗、凯旋而归等九段。舞蹈动作豪迈粗犷,古朴大方,场面颇为壮观。

艺术内涵

彝族花鼓舞在舞种中表现形式比较独特,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性、观赏性和文化性,民族特色浓郁,风格突出。是彝族文化中具有较好代表性的舞种。彝族传统的花鼓舞使用的表演道具一般为一龙头、四筒腰鼓、一面锣、一副大锣、一副小镲以及鼓锤和毛巾。表演时,伴奏者(一般3人)手持锣、钹、镲在场边站成横队,队形及位置一般不固定。他们在场外敲打伴奏,不参与舞蹈。其他五个"舞蹈"队员,则站在场中间,有一名叫"龙头"的师傅持龙头(也称菁鸡尾)领舞(菁鸡尾事实由一根木棒,在顶端雕上龙头,插上菁鸡尾巴,扎上各色彩带进行装饰,有的还在彩带上缀有几面小圆镜。)掌龙头者是鼓队的指挥,舞蹈场面及动作由"龙头"示意而变换。掌龙头者常左手持龙头,右手握毛巾,双手上下交替舞动,有时左手握龙头颈部做支点,右手握龙头尾部对着左侧上下舞动,很多时候是双手握住龙头尾部对着左侧上下舞动,很多时候是双手握住龙头中部,在身体两侧绕八字花。其他四人每人用红布系一花鼓于右肩垂至左腰际,胸前缀一面小圆镜,左手甩动一条毛巾,右手拿鼓槌敲,合着鼓钹身边敲边舞。从花鼓舞使用的道具和表演形式中,我们不难发现彝族人民特有的文化艺术特征和传统文化内涵。就拿"龙头"上刻有的龙头和插上的菁鸡毛以及每一位鼓手胸前及龙头上缀有的小圆镜来说,表面看来是一种装饰,是彝族人民热爱自然、热爱美、追求美的表现。然而,这一个个细微的饰物无不展现着彝族这个古老民族的文化信仰。"龙"是中华民族的化身,整个中华民族都比较崇敬"龙"。作为中华民族中的一员--彝族也毫不例外。不过,在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中,龙具有更特殊的地位和含义。在彝族人民的观念里龙是一种神灵,是一种吉祥物,他能保佑和赐福人类,所以,彝族才会有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祭龙节。可见,在花鼓舞中领舞者手持"龙头"是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的。还有那小圆镜,彝族人民信仰宗教,相信鬼魂存在。在彝族人的传统观念里,明镜具有特殊作用--驱魔辟邪。据说彝族花鼓舞最初是用于祭祀和丧葬活动的,由此可见,鼓手胸前和"龙头"上缀有的小圆镜是有取特殊用意和内涵的。

整个彝族花鼓舞活动先用钹、锣,镲声作为前奏,用铿锵悦耳的伴奏乐烘托气氛,激发热情,振奋人心,继而鼓声频频,锣、钹、镲声阵阵。场上舞蹈队员们合着铿锵有力的节奏飘然起舞。舞蹈动作非常丰富,特别是脚部的动作变化万千,令人目不暇接。如:蹬、顿、甩收、跳、越;绕花、蹬转、崴脚等。再如吸脚空转、双脚纵步,空中崴脚等更是力度重、技巧高、难度大。令人叹为观止。同时腰、头等部位大幅度摇摆晃动,动作干净利落、粗矿豪放。充分体现了彝族人民特有的勇敢强悍、豪爽开朗、刚毅大方的性格和气质

彝族花鼓舞的表现形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歌"、"舞"结合。但与其他歌舞不同,其他歌舞是由乐器伴奏或者边唱边舞,而花鼓舞是唱一段停下来再舞,舞一段停下来再唱。唱时无伴奏,只是舞者用鼓槌在鼓边上敲着节拍。曲谱都是花灯调,唱词清晰。唱词内容是根据取表演场合即节日庆典、继嗣、丧葬等属性而定的,表演场合不同,唱词内容也就不同。当然,唱调也是有所不同的。花鼓舞的场次多数是表达舞者对邀请者的祝愿、赞美和感谢。这体现了彝族人民聪明,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如贺新房的唱词:"一进门来一见天,楚石栏杆排两边,三间正堂闪金光,堂窗天井四角方,五星高照大红帖,鲁班师傅来瞟梁,漆工画匠画彩图,八字粉墙加牌坊,里镶九面金银瓦,外加十道格子窗。"歌词整齐、顺口易记,生动感人。

所获荣誉

1953年,磨皮花鼓队代表新平的彝族歌舞到昆明参加演出,荣获红旗1面,并邀请他们上北京参与全国的民族民间歌舞汇演;1980年,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时,在盛大的演出中第I次上了电视,受到县委副书记方有接见,他说"你们的花鼓舞很有特色,演出很成功,县上要给予你们扶持......";1982年,由易学昌带队,到玉溪灯光球场参加全区的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为新平县争得了荣誉;1988年,县体委、县文化局、县民委3个部门各补助300元,增添了部分道具后,参加了玉溪地区少数民族运动会,到元江比赛,获3等奖,奖镜框I块,奖金270元;1990年,参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成立10周年汇演获得奖金300元,且上了电视;1995年,到峨山县参加3县主办的神奇哀牢音乐会演出,县庆15周年和国庆50周年到县上汇演,也上了电视。

峨山彝族

花鼓舞是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流传最广和最主要的一种民间舞蹈,清末就在县内广泛传播,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花鼓舞过去主要是丧葬时跳的一种祭祀性歌舞,以歌为主,舞蹈为辅,后逐渐演变为以舞为主、歌为辅,成为逢年过节、拜年贺喜、联欢、开新街、庆典、丧事等活动场合必不可少的舞蹈。

整个舞蹈主要靠脚的动作和步法的变化来完成。彝族的"跳乐"动作被大量吸收在花鼓舞中,曲调多以汉族的花灯调为主,有35种表演套路,结构完整,内容形式丰富多样。有急鼓与板鼓之分,急鼓刚劲有力、热情奔放,催人奋进;板鼓缓沉柔软、柔中有刚。峨山彝族花鼓舞是彝族人民在社会生活、社会心理、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融入了彝族人民对生产生活、社会自然的理解与热爱,是表达民族内心情感的一种载体和表现形式,具有较强的民族感召力和凝聚力,具有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民族精神的作用

彝族花鼓舞在峨山已成为全民性舞蹈,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共有花鼓队594支,7251人,主要骨干774人,以中青年为主。曾多次参加全国、省、市、县文艺活动和比赛并获多项奖励,其中《龙鼓舞》获中国第三届艺术节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一等奖;百人花鼓队参加首都国庆50周年大型文艺联欢晚会,以其浓郁的民族色彩和艺术特色,向世人展现了彝山灿烂的民族文化和精神风貌,获得"五好表演单位"和"组织奖";《彝山花鼓》获第二届昆明国际民族民间鼓舞大赛铜奖。花鼓舞表演队伍中少年儿童参与较少,出现人才青黄不接的苗头,同时花鼓舞队多为自发性民间组织,长期、稳定地开展活动有很大困难。

苗族花鼓舞

"花鼓舞"是湖南省凤凰、保靖、花垣等县苗族人民欢度农历"六月六""八月八""赶夏""赶秋"等传统节日时,必有的自娱性舞蹈。届时,在举行盛会的广场中央,架起一面由三人负责敲击的大鼓。由两人持双槌敲击鼓皮,一人持单鼓槌敲击鼓梆,参加集体作舞的人们,没有人数和男女限制。作舞之前,击鼓者用本民族语言歌颂发明木鼓者的功德,以此作为对祖先的祭奠。然后,众人便在鼓点的伴奏下围鼓成圈翩跹起舞。这些作舞者的基本舞姿多来于各类生活动作的模拟,其中还加入一些武术成分,使舞蹈动作柔美而刚劲。表演样式多变,男女舞蹈动作有别,贴近生活,大致分为劳动生产动作、生活动作、武术动作和模仿动物动作四类。男子的鼓舞动作主要有"鸡公啄米"、"鳖鸳伸腿"、"肩荷担"等,女子的鼓舞动作有"美女梳头"、"穿衣整容"、"烧茶煮饭"、"铺床理被"等。其中,凤凰花鼓舞最为有名。两女或两男表演"双人鼓舞"时,同打一端鼓,要求两人的动作对称、鼓点一致;一男一女"双人舞"时,则是两人同打一端鼓,两人虽动作一致,但一人打鼓一人陪衬。《花鼓舞》的特点,是两位击鼓者在旋转、翻身或跳跃下表演多种对称性舞姿的同时,还能敲奏出和谐而统一的鼓乐。花鼓舞伴奏也有区别,分双敲边和音敲边两种,有的地方还会用锣或锑、大号、琐呐、二胡等乐器伴奏,演奏时气氛热烈,能将舞蹈推向高潮。

小尧苗族

小尧苗寨是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一个比较偏僻的村寨,但是这里的苗族舞蹈花鼓舞却是非常有名。男的吹芦笙,女的敲花鼓,互相穿梭,配上节奏不时跳跃,让人有些眼花缭乱……

花鼓舞的女式装扮很是绚丽,底色是蓝色,五彩的绣花是村民们自己动手绣制的传统图案,头上还有一个头饰--"牌帕",算是这舞蹈的一大特色吧。每当正月,村民们就跳起这个舞蹈,庆贺节日。而在苗家人"跳花场"的时候,村民们也会走出村寨,和附近的苗族同胞一起舞蹈。老人们说,"跳花场"是他们真正融入贵州的一个渠道。

村里67岁的杨绍全老人介绍,大约在300年前,这个村寨的祖先从云南迁来,村里的三大姓是陶、邓、杨,大家都是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先后来到这里,并且建造了一个共同的家园。过去,村里人以狩猎为生,与当时周围的村寨来往很少。恰恰是苗家的"跳花场",让小尧人走出大山。与其他苗族同胞一样,小尧的年轻人也借"跳花场"的机会,寻找意中人,通过与邻居们"以舞开亲",增加了沟通与交流,逐渐在乌当扎下了根。

舞蹈本是村民们自己的娱乐,但是政府的重视给了这个舞蹈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杨绍全老人是村里的文艺爱好者,有什么文艺的事情,年轻人都爱把这"老文艺"请出来。他也见证了花鼓舞这几十年发展的全过程,1986年,区里的文化工作者挖掘出这个传统舞蹈。自此,花鼓舞开始从大山里的小村子走出来,不但参加区里、市里的演出,还去北京、南京等地演出,最威风的一次还远赴新加坡一展风采。村里的小孩子们也从那时候开始更加热衷于这个舞蹈,邓开平便是那拨孩子中的佼佼者,小小年纪便在当时的舞蹈圈里有了点小名气,如今已靠自己村里的传统舞蹈走南闯北,以表演苗族舞蹈为生。

花鼓舞原本是小尧人自己的娱乐,后来成了他们与邻居交流的"工具",如今他们更是靠着这舞蹈开始闯世界。交流的范围不同了,舞蹈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与过去相比,男舞者的服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一般都是穿着苗族的简单服饰,而现在记者看到的却是黄色的服饰,上面还有红色的装饰,这是村里人自己的创意。邓开平解释:"我们女式服装已经很漂亮了,可是男式服装必须要有这样的改变。按照我演出的经验,服装不好看,确实不够吸引人。"而杨绍全老人却还是习惯玩一些老乐器,抱起一把只剩下一条弦的琵琶,拨弄起来:"这些东西还是比较珍贵的呢,前几年还有美国人专门来照过相……"

村里有"文艺大事"的时候,老人们都会出来坐镇,可真要走出山门,老人们却也相当尊重年轻人的意见,杨绍全老人说,"年轻人把这个舞蹈变得更好看了。"

迁徙的舞蹈

小尧花鼓舞是小尧寨苗家人代代相传的传统舞蹈。小尧寨苗家人最爱跳这个被称为"绑抓哽"的花鼓舞。关于"绑抓哽",这里的苗家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远古时代,小尧苗家人的祖先在长途迁徙中跨过一条巨浪滔天的大江时,江中有位名叫阿勇的苗族青年为救同胞父老姐妹,跳入江中与恶鱼死斗,苦斗了三天三夜,杀死恶鱼,救出鱼腹中人。大家将恶鱼拖上岸,风干后取下鱼皮,砍下一节鱼尾,送给阿勇,阿勇将一小节鱼皮挂在门后,风吹过,鱼鼓鸣鸣作响。他又将鱼皮放在一棵干枯大空树上,飞鸟投石抛到鱼皮上也咚咚作响。阿勇大受启发,他砍来竹子,照鱼尾做成"哽",就是芦笙,又拿出祭祀牛皮蒙在空树上,做成"绑抓"就是鼓。后来,每逢节日,他领头教人吹"哽",击"绑抓"。(胡卡妮 张兴涛)[2]

松桃苗族

贵州省松桃县苗族的四面花鼓舞是苗族花鼓的鼓中之王,同时也是松桃苗族花鼓艺术的主要象征。他们时而敲击鼓面、时而并肩舞动,舞步对应、豪放不羁。场面恢弘热烈、气势博大、彩绸交织、色彩缤纷、激情澎湃。 据了解,松桃花鼓的足迹已经遍及了神州大地、蜚声世界。自1989年起,随着贵州省和国家的有关艺术团成功出访了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得到了中外观赏者的高度赞誉,被中外学者和游客称赞为"当代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瑰宝"。

秭归花鼓舞

"秭归花鼓舞"俗称打花鼓子,是广泛流传于秭归地区

的民间艺术,历史有140余年。据老艺人陈怀柱讲,他们的师父武天阶曾组建花鼓班子,为乡邻的红事打花鼓子。民国时期,武天阶的班子周游兴山、长阳等地,兼演建东花鼓戏,一直传承至今。 上世纪80年代,秭归县开始对"秭归花鼓舞"进行搜集整理并着手改编。进入新世纪,国家加大对民间文化的抢救保护工作力度。2002年,秭归县政府拨付60多万元,专门抢救、保护和改编"秭归花鼓舞"。县文化馆一班人在调查中发现,茅坪建东的花鼓子表演有固定的服饰,动作舒展,唱腔优美;水田坝乡的花鼓以"踮跳"、"崴"和"颤"为基本动作特点,动作表演直白,情感表现夸张;屈原三闾和归州的花鼓子以诙谐、幽默见长。这些花鼓,不论从唱词、曲牌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是一脉相承,充分体现出山区地形下的动作特点和风格特征。此次对花鼓舞素材的系统性收集整理,为新编"秭归花鼓舞"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当年10月,县里组织200人的花鼓舞表演队参加宜昌市三峡国际旅游节的展演,首次展示了"秭归花鼓舞"的独特魅力。

山西花鼓舞

山西"花鼓舞"以运城、临汾地区为盛。如万荣县十七个乡就有十三个乡有花鼓舞队。有的镇上每条街都有一垛花鼓,因而被称为"花鼓之乡"。

相关视频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国舞10-6、花鼓舞韵

参考资料

  1. 乐享云南| 非遗·峨山彝族花鼓舞 , 澎湃, 2022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