芸豆
芸豆(一種豆類蔬菜) 芸豆,是一種可以食用的豆科植物。學名菜豆,俗稱二季豆或四季豆。嫩莢或種子可作鮮菜,也可加工制罐、醃漬、冷凍與干制。是屬於薔薇目豆科菜豆屬的植物。
總狀花序腋生,蝶形花。花冠白、黃、淡紫或紫等色。自花傳粉,少數能異花傳粉。每花序有花數朵至10餘朵,一般結2~6莢。
目錄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芸豆的根系較發達。莖蔓生、半蔓生或矮生。初生真葉為單葉,對生;以後的真葉為三出複葉,近心臟形。
莢果長10~20厘米,形狀直或稍彎曲,橫斷面圓形或扁圓形,表皮密被絨毛;嫩莢呈深淺不一的綠、黃、紫 紅(或有斑紋)等顏色,成熟時黃白至黃褐色。隨着豆莢的發育,其背、腹面縫線處的維管束逐漸發達,中、內果皮的厚壁組織層數逐漸增多,鮮食品質因而降低。故嫩莢採收要力求適時。每莢含種子4~8粒,種子腎形,有紅、白、黃、黑及斑紋等顏色;千粒重0.3~0.7千克。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芸豆營養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維生素A、蘿蔔素、硫胺素、核黃素、尼克酸、維生素C、維生素E、鈣、磷、鈉等成分。 芸豆是補鈣冠軍。每100克帶皮芸豆含鈣達349毫克,是黃豆的近兩倍。 [1] 其蛋白質含量高於雞肉,鈣含量是雞的7倍多,鐵為4倍,B族維生素也高於雞肉。芸豆也富含膳食纖維,其鉀含量比紅豆還高。因此,夏天吃芸豆能很好地補充礦物質。
嫩莢約含蛋白質6%,纖維10%,糖1~3%。干豆粒約含蛋白質22.5%,澱粉59.6%。鮮嫩莢可作蔬菜食用,也可脫水或制罐頭。 芸豆是一種難得的高鉀、高鎂、低鈉食品,這個特點在營養治療上大有用武之地,適合心臟病、動脈硬化,高血脂、低血鉀症和忌鹽患者食用。
藥用價值
現代醫學分析認為,芸豆還含有皂苷、尿毒酶和多種球蛋白等獨特成分,具有提高人體血身的免疫能力,增強抗病能力,激活淋巴T細胞,促進脫氧核糖核酸的合成等功能,對腫瘤細胞的發展有抑制作用,因而受到醫學界的重視。
食用方法
芸豆有很多吃法,炒、燉、醃等都可以,干煸芸豆、茄子豆角、芸豆燉土豆等都是常見做法,還可以做成甜豆子、咸豆子、芸豆飯。
食用禁忌
芸豆是營養豐富的食品,不過其籽粒中含有一種毒蛋白,必須在高溫下才能被破壞,所以食用芸豆必須煮熟煮透,消除其毒性,更好地發揮其營養效益,否則會引起中毒。中毒的潛伏期多在一小時左右,一般不超過5小時,主要為胃腸炎症狀,如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也有頭暈、頭痛、胸悶、出冷汗、心慌、胃部燒灼感等,病程一般為數小時或1~2天,一般程度的中毒可自愈,嚴重者需就醫治療。[2]
芸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造成脹肚。故消化功能不良、有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儘量少食。
分布範圍
生長環境
芸豆適宜在溫帶和熱帶高海拔地區種植,比較耐冷喜光。菜豆為喜溫植物,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開花結莢適溫為20~25℃,10℃以下低溫或30℃以上高溫會影響生長和正常授粉結莢。
繁殖方法
芸豆屬短日照植物,但多數品種對日照長短的要求不嚴格,栽培季節主要受溫度的制約。中國的西北和東北地區在春夏栽培;華北、長江流域和華南行春播和秋播。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