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是貴州省雷山縣的傳統手工技藝。

苗寨吊腳樓的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欄式建築,在歷史沿革中又結合居住環境的要求加以變化。造房匠師根據地形和主人的需要確定相應的建房方案,使用斧鑿鋸刨和墨斗、墨線,在30至70度的斜坡陡坎上搭建吊腳樓。苗寨吊腳樓由「巢居」形式衍變而來,用竹、木搭建,建築下部呈鏤空形態,被稱為「半干欄式」木結構建築,該建築類型以少數民族聚居區為主。

2006年5月20日,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目錄

基本內容

中文名: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遺產編號:Ⅷ-31

申報地區:貴州省雷山縣

非遺級別:國家級

批准時間:2006年5月20日

地區:貴州

所屬性質: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族:苗族

歷史背景

苗族是由中華上古時代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苗蠻族團演變而來的,三苗時代已形成。苗族人民遷徙到黔東南後人住西江,包括民居建築工藝在內的各種古老的苗族文化也隨之被帶到這裡,並在此地得以繼承和發展。

在中國歷史書上有「北人穴居,南人巢居」之說。春秋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在《九歌·東君》中寫道:「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檻」指的就是「干欄式」建築。屈原詩中所描述的正是楚地苗族和其他民族先民們的住房。據史書記載,苗族多居山洞,結草為廬以蔽風雨。事起即建造岩牆木屋,聳以吊樓。可見苗家吊腳樓由來甚久。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正是其先民傳承下來的古老建築工藝在適應山區新環境下逐步完善的體現。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遠承河姆渡文化中"南人巢居"的干欄式建築。

工藝特徵

環保

苗寨吊腳樓具有簡潔、穩固、防潮的優點,還能節省耕地和建材。

西江千戶苗寨形狀各異的吊腳樓,形式上富於活力,為天人合一式建築結構。苗家人遷人當地後,為了留下更多平地用做耕種田,也為了適應當地自然條件,使本民族繁衍生息,在建造居所時,大都選在30°—70°的斜坡陡坎上,在傳承傳統的干欄式建築的基礎上,創建了穿斗式木質結構吊腳樓。[3]

結構

苗寨吊腳樓框架皆由榫卯銜接。一棟房子的柱子、屋樑、穿枋等有上千個榫眼,木匠(20世紀60年代以前多為漢文盲)從來不用圖紙,僅憑着墨斗、斧頭、鑿子、鋸子和各種成竹在胸的方案,便能使柱柱相連、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一棟棟3層木樓巍然屹立於斜坡陡坎上,足見苗族民居建築工匠的工藝水平。

苗寨吊腳樓運用高深的力學建築原理和普通的幾何圖形。吊腳樓的造型從宏觀上看,是長方形和三角形的組合,是穩定而莊重的普通幾何圖形,給人以一種既有典雅靈秀之美又有挺拔健勁之美的感覺。無論柱、枋、梁、檁,皆互為垂直相交,構成一個在三維空間上相互垂直的網絡體系,從而奠定了長方形結構的基礎,然後再逐個延展組合而成整個屋體。屋面由於排水的需要,必須是兩面或多面的,這樣就確定了其最穩定的三角形結構。從橫向上看,房屋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各由一個三稜體和兩個長方體組成。這樣的建構,除了使結構上的穩定得到保障之外,在藝術感覺上也顯得端莊、穩重。

腳樓在虛實對比關係上,顯現了和諧統一、相得益彰的藝術效果。斷面纖巧的木結構穿斗式構架極為輕靈,苗居半邊吊腳樓突出了」輕「的效果。」懸虛構屋「,架空而立,上實下虛,對比強烈。

風格

吊腳樓建築風格的獨特性讓其名揚海外,一般情況下,吊腳半邊樓建於傾斜度較大的山坡上,後半邊靠岩着地,前半邊以木柱支撐,樓屋用當地盛產的木材建成。通過對坡面的合理利用,形成上下兩級屋基,下級豎較長柱,上級豎較短柱,使前面半間樓板與後面半間地面平行,從而形成風格迥異的半邊樓。吊腳樓有半吊腳和全吊腳兩種形式,屋基多以大表石壘而成。吊腳樓為歇山頂穿斗挑梁木架干欄式樓房,青瓦或杉木皮蓋頂。經過歷代苗族人民的探索完善,加之不斷加工裝飾,吊腳樓更加的古樸實用,最難能可貴的是,在注重實用的基礎上,吊腳樓的藝術技藝同樣精湛,其美觀大方的建築深受人們的喜愛,更給苗鄉山寨增添了絢麗色彩。

工藝流程

苗寨吊腳樓營造要選擇吉日,要操辦以下事宜:

擇屋基

多選在寨內或緊靠寨子邊、適宜於建房的空地上。若不夠寬時,還要砍坡砌坪。

備料

一般在盛夏農閒時備料。最重要的是選取中柱。砍伐中柱時要帶香、紙錢、酒、魚、糯米飯等,到樹腳祭奠。主人先砍幾斧後,方由他人砍伐。

發墨

待材料晾乾、刨好後,木匠開始發墨。發墨時,主人在柱墩一端捏線,木匠在柱上拉直,然後用力彈一下。若墨線筆直、均勻,則預示吉利,否則另發。

拆枋鑿眼

按照木匠的着墨紋路,用鋸子、鑿子、斧頭等拆卸穿枋,鑿眼打榫,修鋸橫樑。

立房

立房架和上樑在同一天進行。全族人聚集一起,齊心協力地把新房立起來。親戚朋友帶着禮品前來慶賀。

傳承價值

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連同相關營造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它對於西江苗族社會文明進程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極為珍貴的價值。保護好西江千戶苗寨,也就是保存了一塊研究苗族歷史和文化的"活化石"。隨着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居住理念的改變,西江當地的年輕人不再願意居住吊腳樓,也無興趣學習相關營造技藝,吊腳樓建造匠師後繼乏人。吊腳樓營造對地質、木材有一定的要求,建成後防山體滑坡、防火的任務較重。因此,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建築技藝文化的延續和實物保護都面臨着極其嚴峻的挑戰,需要有關方面加以關注和支持。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連同相關營造習俗形成了苗族吊腳樓建築文化,它對於西江苗族社會文明進程和建築科學的研究具有珍貴的價值。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是苗族先民從長江中下游流域輾轉遷徙所帶來的古老乾欄式建築工藝在適應山區新環境下的逐步完善,是苗族建築文化的載體。在民居建築中,吊腳木樓不僅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地位,而且它是苗族等少數民族安身立命、繁衍後代、延續民族歷史的根基。西江千戶苗寨規模大,氣勢恢弘,是自然環境、民族、歷史、生活習慣、宗教信仰等的綜合體,對研究苗族歷史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對苗族人民來說,它又有一定的實用價值。

傳承狀況

隨着農村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的實物保護與建築文化的延續卻面臨着極其嚴峻的挑戰。

1.由於吊腳樓建築工藝以師傳方式進行傳承,人的因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傳承方式相當脆弱。在西江千戶苗寨,木匠師傅已為數不多,有些人年事已高。

2.地質易崩塌、滑坡,民居建於斜坡陡坎之上,加上建築年代久遠,乾燥易燃,火災隱患大,以及生產生活用火,都是導致建築實體毀損的危險因素。

苗寨吊腳樓

外來文化的衝擊,思想觀念的改變,使一些年輕人漸漸化民族認知感和認同感,許多年輕人已經不願意住陳舊的木房,認為居住木質結構的房屋是一種落後與倒退,而喜歡住高大整潔的樓房,不願意去學習這種古樸建築的技藝。

4.新式建築的介入,造成西江千戶苗寨的建築風格嚴重失調,文化內涵變得極不協調,特別是交通建設和辦公樓、民居房建設,給西江千戶苗寨吊腳樓建築藝術保護帶來很大壓力。

傳承人物

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當代省級傳承人為唐炳武。另外,現有40多個能獨當一面的苗族建房木匠,他們都師從於本家或寨中的前輩或兄長木匠,形成代代傳承的格局。

保護措施

黔東南政府在規劃中對西江傳統村落進行強制性的保護,規定新修的建築主體必須保持木結構、瓦屋頂的風貌形式,限高11.6米。

為加強對包括吊腳樓在內的整個西江景區的保護,雷山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完成了《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保護性控制性規劃》《雷山縣西江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啟動《雷公山苗鄉旅遊區總體規劃》和《西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

2010年,西江村獲得景區門票收人中的150萬元作為傳統建築保護的獎勵基金,為此,雷山縣政府制定了《雷山縣西江千戶苗寨民族文化保護評級獎勵辦法》。西江村的傳統建築保護的獎勵基金自2011年起改為景區門票收入的15%,比2010年有相當大幅度的提高。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雷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06年5月20日,苗寨吊腳樓營造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Ⅷ-31。

社會影響

1992年,貴州省人民政府將西江千戶苗寨列為全省9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1998年又列為全省20個「貴州民族村鎮」之一。

2005年,中國民族博物館西江千戶苗寨館正式掛牌,中國第一個苗族村寨博物館在西江建立。[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