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茶道發源於中國。中國茶道興於唐,盛於宋、明,衰於近代。宋代以後,中國茶道傳入日本朝鮮,獲得了新的發展。

中國茶道是以修行得道為宗旨的飲茶藝術,其目的是藉助飲茶藝術來修煉身心、體悟大道、提升人生境界。[1]    

中國茶道是"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的有機結合。

"飲茶之道"是指飲茶的藝術,"道"在此作方法、技藝講;

"飲茶修道"是指通過飲茶藝術來尊禮依仁、正心修身、志道立德;"道"在此作道德、真理、本源講;

"飲茶即道"是指道存在於日常生活之中,飲茶即是修道,即茶即道。"道"在此作真理、實在、本體、本源講。[2]   

目錄

中國茶道

如果從哲學和美學的角度看,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體的生活禮儀,能過沏茶、賞茶,飲茶等茶事活動,融入哲理,倫理道德的因素,通過飲茶的行為,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參禪悟道在精神享受,心靈淨化和人格操守等方面行到提升,以及有助於增進友誼,學習禮法等和諧氛圍的形成。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精、行、儉、德」,與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以及朝鮮茶道的「和、敬、儉、真」相近,都受到了中國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茶道的特色是將儒、道、佛三家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具有廣義性和寬泛性。[3]

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

中國茶道的精髓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也意味着,宇宙萬物的和諧統一,中國茶道的靈魂是以儒治世以佛治心,以道治身的,儒道佛思想糅和的總體現,這是源於周易的「保合大和」,的哲學理念和陰陽協調,和五行共生,和天人合一,「和」更是中庸之道的基礎,實際上,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事過程的實施,來引導飲茶者在美的過程中完善品格修養,實現和諧安樂之道,沏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這就從一個側面證實了五行共生和氣協調等理念。

有好的木才能泡沏出好的茶湯來品嘗水能生木有好的土壤才能種植出優良的茶品種,所謂兩儀生四象,四象八卦,八卦生萬物,萬物的本源便是五行,「金、木、水、火、土」萬法歸一,能通一種,便可以通達萬種,茶藝這一種功夫能運用得好便可通達世間萬物,茶藝師的工作其實就是在修行,候選什麼東西呢?就是以茶入道,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返樸歸真,和中國首道家所說的道法自然,佛家中的大定同出一轍。

茶聖陸羽從小在寺院長大跟隨法師學習佛法,從小就受到佛法的薰陶,隨師傅一起修禪定和茶道,後來成為一代茶道大師聖人,所以現代的茶藝工作者應以前人為榜樣也能成為新一代的茶藝大師,能用心去悟道、悟茶,悟到茶藝的最高境界。 [4]

我國學者對茶道的解釋:清、敬、怡、真

中國人視道為體系完整的思想學說,是宇宙、人生的法則、規律,所以,中國人不輕易言道,不像日本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劍有劍道,鏈摔跤搏擊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國飲食、玩樂諸活動中能升華為「道」的只有茶道。

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響,「茶道」一詞從使用以來,歷代茶人都沒有給他下過一個準確的定義。直到近年對茶道見仁見智的解釋才熱鬧起來。

吳覺農先生認為:茶道是「把茶視為珍貴、高尚的飲料,因茶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種藝術,或是一種修身養性的手段。」

莊晚芳先生認為:茶道是一種通過飲茶的方式,對人民進行禮法教育、道德修養的一種儀式。莊晚芳先生還歸納出中國茶道的基本精神為:「廉、美、和、敬」他解釋說:「廉儉育德、美真廉樂、合誠處世、敬愛為人。」

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

周作人先生則說得比較隨意,他對茶道的理解為:「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話來說,可以稱作為忙裡偷閒,苦中作樂,在不完全現實中享受一點美與和諧,在剎那間體會永久。」

台灣學者劉漢介先生提出:「所謂茶道是指品茗的方法與意境。」

其實,給茶道下定義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茶道文化的本身特點正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同時,佛教也認為:「道由心悟」如果一定要給茶道下一個定義,把茶道作為一個固定的、僵化的概念,反倒失去了茶道的神秘感,同時也限制了茶人的想象力,淡化了通過用心靈去悟道時產生的玄妙感覺。用心靈去悟茶道的玄妙感受,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耀金」有的「靜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淺魚讀月」,有的「月穿江底水無痕」,有的「江雲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無聲蛙自語」,有的「清江明水露禪心」。有的「疏枝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有的則「雨暗蒼江晚來清,白雲明月露全真。」月之一輪,映像各異。「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在各個茶人的心中對茶道自有不同的美妙感受。

日本學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和、敬、清、寂」

 
來自中國網《茶錄》[北宋] 蔡襄

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什麼是茶道的精神內涵呢?日本學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和、敬、清、寂」。茶為茶道的四諦、四則、四規。「和」不僅強調主人對客人要和氣,客人與茶事活動也要和諧。「敬」表示相互承認,相互尊重,並作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清」是要求人、茶具、環境都必須清潔、清爽、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寂」是指整個的茶事活動要安靜、神情要莊重、主人與客人都是懷着嚴肅的態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個茶事活動。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諦史創於村田珠光,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準則。

台灣中華茶藝協會第二屆大會通過的茶藝基本精神是「清、敬、怡、真」

台灣教授吳振鐸解釋:「清」是指「情潔」、「清廉」、「清靜」、「清寂」。茶藝的真諦不僅要求事物外表之清,更需要心境清寂、寧靜、明廉、知恥。「敬」是萬物之本,敬乃尊重他人,對己謹慎。「怡」是歡樂怡悅。「真」是真理之真,真知之真。

飲茶的真諦,在於啟發智慧與良知,詩人生活的淡泊明志、儉德行事。臻於真、善、美的境界。

茶業界泰斗莊晚芳教授提出的「廉、美、和、敬」

莊老解釋為:「廉儉育德,美真康樂,和誠處世,敬愛為人。」

「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認為「和、靜、怡、真」

「和」是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事茶道的靈魂。「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不二法門。「怡」是中國茶道修習實踐中的心靈感受。「真」是中國茶道終極追求。

「和」中國這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和」是儒、佛、道三教共通的哲學理念。茶道追求的「和」源於《周易》中的「保合大和」「保合大和」的意思指實踐萬物皆有陰陽兩要素構成,陰陽協調,保全大和之元氣以普利萬物才是人間真道。陸羽在《茶經》中對此論述的很明白。惜墨如金的陸羽不惜佣金二百五十個字來描述它設計的風爐。指出,風爐用鐵鑄從「金」;放置在地上從「土」;爐中燒的木炭從「木」木炭燃燒從「火」;風爐上煮的茶湯從「水」。煮茶的過程就是金木水火土悟心相生相剋並達到和諧平衡的過程。可見五行調和等理念是茶道的哲學基礎。

儒家從「大和」的哲學理念中推出「中庸之道」的中和思想。在儒家眼裡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當,和是一切恰到好處,無過亦無不及。儒家對和的詮釋,在茶是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泡茶時,表現為「酸甜苦澀調太和,掌握遲速量適中」的中庸之美。在待客是表現為「奉茶為禮尊長者,備茶濃意表濃情」的明禮之倫。在飲茶過程中表現為「飲罷佳茗方知深,讚嘆此乃草中英」的謙和之禮。在品茗的環境與心境方面表現為「普事故雅去虛華,寧靜致遠隱沉毅」的儉德之行。

「靜」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中國茶道是修身養性,追尋自我之道。靜是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途徑。如何從小小的茶壺中去體悟宇宙的奧秘?如何從淡淡的茶湯中去品位人生?如何在茶事活動中明心見性?如何通過茶道的修習來澡雪精神,鍛煉人格,超越自我?答案只有一個——靜。

老子說:「至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莊子說:「水靜則明燭鬚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靜伏明,而況精神。聖人之心,靜,天地之鑑也,萬物之鏡。」老子和莊子所啟示的「虛靜觀復法」是人們明心見性,洞察自然,反觀自我,體悟道德的無上妙法。

道家的「虛靜觀復法」在中國的茶道中演化為「茶須靜品」的理論實踐。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寫道:「茶之為物,……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徐禎卿《秋夜試茶》詩云: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

 
來自中國網蔡襄 《精茶貼》

悶來無伴傾雲液,銅葉閒嘗字筍茶。

梅妻鶴子的林逋在《嘗茶次寄越僧靈皎》的詩中云:

白雲南風雨槍新,膩綠長鮮穀雨春。

靜試卻如湖上雪,對嘗兼憶剡中人。

詩中無一靜字,但意境卻幽極靜篤。

戴昺的《賞茶》詩:

自汲香泉帶落花,漫燒石鼎試新茶。

綠陰天氣閒庭院,臥聽黃蜂報晚衙。

連黃蜂飛動的聲音都清晰可聞,可見虛靜至極。「臥聽黃蜂報晚衙」真可與王維的「蟬噪林欲靜,鳥鳴山更幽」相比美。

蘇東坡在《汲江煎茶》詩中寫道: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

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寫時聲。

枯腸未易禁散碗,臥聽山城長短更。

生動描寫了蘇東坡在幽靜的月夜臨江汲水煎茶品茶的妙趣,堪稱描寫茶境虛靜清幽的千古絕唱。

中國茶道正是通過茶事創造一種寧靜的氛圍和一個空靈虛靜的心境,當茶的清香靜靜地浸潤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你的心靈便在虛靜中顯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虛靜升華淨化,你將在虛靜中與大自然融涵玄會,達到「天人和一」的「天樂」境界。

得一靜字,便可洞察萬物、道銅天地、思如風雲,心中常樂,且可成為男兒中之豪情。道家主靜,儒家主靜,佛教更主靜。我們常說:「禪茶一味」。在茶道中以靜為本,以靜為美的詩句還很多,唐代皇甫曾的《陸鴻漸採茶相遇》云:

 
來自中國網《啜茶帖》 北宋 蘇軾

千峰待逋客,香茗復叢生。

採摘知深處,煙霞羨獨行。

幽期山寺遠,野飯石泉清。

寂寂燃燈夜,相思一磐聲。

這首詩寫的是境之靜。

宋代杜小山有詩云: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寫的是夜之靜。

清代鄭板橋詩云:

不風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節柯。

最愛晚涼佳客至,一壺新茗泡松蘿。

寫的是心之靜。

在茶道中,靜與美常相得益彰。古往今來,無論是羽士還是高僧或儒生,都殊途同歸地把「靜」作為茶道修習的必經大道。因為靜則明,靜則虛,靜可虛懷若谷,靜課內斂含藏,靜可洞察明激,體道入微。可以說:「欲達茶道通玄境,除卻靜字無妙法」。

「怡」中國茶道中茶人的身心享受

「怡」者和悅、愉快之意。

中國茶道是雅俗共賞之道,它體現於平常的日常生活之中,它不講形式,不拘一格。突出體現了道家「自恣以適己」的隨意性。同時,不同地位、不同信仰、不同文化層次的人對茶道由不同的追求。

歷史上王公貴族講茶道,他們中在「茶之珍」,意在炫耀權勢,誇示富貴,附庸風雅。文人學士講茶道重在「茶之韻」,托物寄懷,激揚文思,交朋結友。佛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德」意在去困提神,參禪悟道,間性成佛。道家講茶道,重在「茶之功」,意在品茗養生,保生盡年,羽化成仙。普通老百姓講茶道,重在「茶之味」,意在去腥除膩,滌煩解渴,享受人生。無論什麼人都可以在茶事活動中取得生理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暢適。

參與中國茶道,可撫琴歌舞,可吟詩作畫,可觀月賞花,可論經對弈,可獨對山水,亦可以翠娥捧甌,可潛心讀《易》,亦可置酒助興。儒生可「怡情悅性」,羽士可「怡情養生」,僧人可「怡然自得」。中國茶道的這種怡悅性,使得它有極廣泛的群眾基礎,這種怡悅性也正是中國茶道區別於強調「清寂」的日本茶道的根本標誌之一。

「真」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人不輕易言「道」,而一旦論道,則比執著於「道」,追求於「真」。「真」是中國茶道的起點也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在從事茶事時所講究的「真」,不僅包括茶應是真茶、真香、真味;環境最好是真山真水;掛的字畫最好是名家名人的真跡;用的器具最好是真竹、真木、真陶、真瓷,還包含了對人要真心,敬客要真情,說話要真誠,新靜要真閒。茶是活動的每一個環節都要認真,每一個環節都要求真。

中國茶道追求的「真」由三重含義。

1.追求道之真,即通過茶事活動追求對「道」的真切體悟,達到修身養性,品味人生之目的。

2.追求情之真,即通過品茗述懷,使茶友之間的真情得以發展,達到茶人之間互見真心的境界。

3.追求性之真,即在品茗過程中,真正放鬆自己,在無我的境界中去放飛自己的心靈,放牧自己的天性,達到「全性葆真」。

愛護生命,珍惜聲明,讓自己的身心都更健康,更暢適,讓自己的一生過得更真實,做到「日日是好日」,這是中國茶道的追求的最高層次。

==飲茶之道==  

唐人封演的《封氏聞見記》卷六"飲茶"記載:"楚人陸鴻漸為茶論,說茶之功效並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式以都統籠貯之,遠近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鴻漸之論廣潤色之,於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無不飲者。"   [5] 

陸羽,字鴻漸,又字季疵,號桑苧翁,唐代復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門縣人)。陸羽著《茶經》三卷,分一之源、二之具、三之造、四之器、五之煮、六之飲、七之事、八之出、九之略、十之圖十章。四之器敘述炙茶、煮水、煎茶、飲茶等器具二十四種,即封氏所說"造茶具二十四式"。五之煮、六之飲說"煎茶炙茶之法",對炙茶、碾末、取火、選水、煮水、煎茶、酌茶的程序、規則作了細緻的論述。封氏所說的"茶道"就是指陸羽《茶經》倡導的"飲茶之道。"《茶經》不僅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學著作,也是第一部茶道著作。   

中國茶道約成於中唐之際,陸羽是中國茶道的鼻祖。陸羽《茶經》所倡導的"飲茶之道"實際上是一種藝術性的飲茶,它包括鑒茶、選水、賞器、取火、炙茶、碾末、燒水、煎茶、酌茶、品飲等一系列的程序、禮法、規則。中國茶道即"飲茶之道",即是飲茶藝術。   

中國的"飲茶之道",除《茶經》所載之外,宋代蔡襄的《茶錄》、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明代朱權的《茶譜》、錢椿年的《茶譜》、張源的《茶錄》、許次紓的《茶疏》等茶書都有許多記載。今天廣東潮汕地區、福建武夷地區的"工夫茶"則是中國古代"飲茶之道"的繼承和代表。工夫茶的程序和規劃是:恭請上座、焚香靜氣、風和日麗、嘉葉酬賓、岩泉初沸、盂臣沐霖、烏龍入宮、懸壺高沖、春風拂面、薰洗仙容、若琛出浴、玉壺初傾、關公巡城、韓信點兵、鑑賞三色、三龍護鼎、喜聞幽香、初品奇茗、再斟流霞、細啜甘瑩、三斟石乳、領悟神韻。[6]

飲茶修道

陸羽的摯友、詩僧皎然在其《飲茶歌誚崔石使君》詩中寫道:"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熟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皎然認為,飲茶能清神、得道、全真,神仙丹丘子深諳其中之道。皎然此詩中的"茶道"是關於"茶道"的最早記錄。     唐代詩人玉川子盧仝的《走筆謝孟諫議寄新茶》一詩膾炙人口,"七碗茶"流傳千古,盧仝也因此與陸羽齊名。"一碗喉吻潤,兩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清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唐代詩人錢起《與趙莒茶宴》詩曰:"竹下忘言對紫茶,全勝羽客醉流霞。塵心洗盡興難盡,一樹蟬聲片影斜。"唐代詩人溫庭筠《西陵道士茶歌》詩中則有"疏香皓齒有餘味,更覺鶴心通杳冥。"這些詩是說飲茶能讓人"通仙靈","通杳冥","塵心洗盡",羽化登仙,勝於煉丹服藥。     

唐末劉貞亮倡茶有"十德"之說,"以茶散鬱氣,以茶驅睡氣,以茶養生氣,以茶除病氣,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嘗滋味,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飲茶使人恭敬、有禮、仁愛、志雅,可行大道。   

趙佶《大觀茶論》說茶"祛襟滌滯,致清導和","沖淡閒潔,韻高致靜","天下之士,勵志清白,竟為閒暇修索之玩。"朱權《茶譜》記:"予故取烹茶之法,米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乃與客清談欺話,探虛玄而參造化,清心神而出塵表。"趙佶、朱權的帝、王的高貴身份,撰著茶書,力行茶道。   

由上可知,飲茶能恭敬有禮、仁愛雅志、致清導和、塵心洗盡、得道全真、探虛玄而參造化。總之,飲茶可資修道,中國茶道即是"飲茶修道"。 [7]

飲茶即道

老子認為:"道法自然"。莊子認為"道"普遍地內化於一切物,"無所不在","無逃乎物"。 馬祖道一禪師主張"平常心是道",其弟子龐蘊居士則說:"神通並妙用,運水與搬柴",其另一弟子大珠慧海禪師則認為修道在於"飢來吃飯,困來即眠"。道一的三傳弟子、臨濟宗開山祖義玄禪師又說:"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眠"。道不離於日常生活:修道不必於日用平常之事外用功夫,只須於日常生活中無心而為,順任自然。自然地生活,自然地作事,運水搬柴,著衣吃飯,滌器煮水,煎茶飲茶,道在其中,不修而修。     

《五燈會元》南嶽下三世,南泉願禪師法嗣,趙州從諗禪師,"師問新到:'曾到此間否?'曰:'曾到。'師曰:'吃茶去。'又問僧,僧曰:'不曾到。'師曰:'吃茶去。'後院主問曰:'為甚麼曾到也雲吃茶去,不曾到也雲吃茶去?'師召院主,主應諾,師曰:'吃茶去。"從諗是南泉普願的弟子,馬祖道一的徒孫。普願、從諗雖未創宗立派,但他們在禪門影響很大。茶禪一味,道就寓於吃茶的日常生活之中,道不用修,吃茶即修道。後世禪門以"吃茶去"作為"機鋒"、"公案",廣泛流傳。當代佛學大師趙朴初先生詩曰:"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     

《五燈會元》南嶽下四世,溈山祜禪師法嗣,仰山慧寂禪師,"……又問:'和尚還持戒否?'師曰:'不持戒。'曰:'還坐禪否?'師曰:'不坐禪。'公良久。師曰:'會麼?'曰:'不會。'師曰:'聽老職僧一偈:滔滔不持戒,兀兀不坐禪,釅茶三兩碗,意在攫頭邊。一仰山慧寂是溈山靈祜的嗣法弟子,師徒二人共同創立了禪宗五家中的溈仰宗。慧寂認為,不須持戒,不須從禪,唯在飲茶、勞作。    

道法自然,修道在飲茶。大道至簡,燒水煎茶,無非是道。飲茶即道,是修道的結果,是悟道後的智慧,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順其自然,無心而為,要飲則飲,從心所欲。不要拘泥於飲茶的程序、禮法、規則,貴在樸素、簡單,於自然的飲茶之中默契天真,妙合大道。[8]

藝、修、道的結合

綜上所說,中國茶道有三義:飲茶之道、飲茶修道、飲茶即道。飲茶之道是飲茶的藝術,且 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它與詩文、書畫、建築、自然環境相結合,把飲茶從日常的物質生活上升到精神文化層次;飲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實於飲茶的藝術形式之中,重在修煉身心、了悟大道;飲茶即道是中國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無非妙道。   

在中國茶道中,飲茶之道是基礎,飲茶修道是目的,飲茶即道是根本。飲茶之道,重在審美藝術性;飲茶修道,重在道德實踐性;飲茶即道,重在宗教哲理性。   

中國茶道集宗教、哲學、美學、道德、藝術於一體,是藝術、修行、達道的結合。在茶道中,飲茶的藝術形式的設定是以修行得道為目的的,飲茶藝術與修道合二而一,不知藝之為道,道之為藝。      中國茶道既是飲茶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更是人生的藝術。[9]

中國茶道四大流派

文化背景不同便形成中國四大茶道流派。貴族茶道生髮於"茶之品",旨在誇示富貴;雅士茶道生髮於"茶之韻",旨在藝術欣賞;禪宗茶道生髮於"茶之德",旨在參禪悟道;世俗茶道生髮於"茶之味",旨在享樂人生。

貴族茶道

由貢茶而演化為貴族茶道,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一豪門鄉紳於茶、水、火、器無不借權方和金錢 求其極,很違情肯理,其用心在於炫耀權力和富有。 源於明清的潮閩工夫茶即貴族茶道,發展至今日漸大眾化。

茶雖為潔品,但當它的功能被人們所認識,被列為貢品,首先享用它的自然是皇帝、皇妃再推及皇室成員,再是達官 貴人。「小家碧玉」一朝選在君王側,還能保持質樸純潔麼?恐怕很難。這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茶列為貢品的記載最早見於晉代常據著的《華陽國志· 巴志》,周武王發聯合當時居住川、陝、部一帶的庸、蜀、羨、苗、微、盧、彭、消幾個方國共同伐紂,凱旋而歸。此後,巴 蜀之地所產的茶葉便正式列為朝廷貢品。此事發生在公元前1135年,離今有3000年之久。

列為貢品從客觀上講是抬高了茶葉作為飲品的身價,推動了茶葉生產的大發展,刺激了茶葉的科學研究,形成了一 大批名茶。中國社會是皇權社會,皇家的好惡最能影響全社 會習俗。貢菜制度確立了茶葉的「國飲地位」,也確立了中國是世界產茶大國、飲茶大國的地位,還確立了中國茶道的地位。

但茶一旦進入宮廷,也便失去了質樸的品格和濟世活人的德行。反之,貢茶坑苦了老百姓。

為了貢茶,當此時,男廢耕,女廢織,夜不得息,晝不得停。茶之靈魂被扭曲,陸羽所創立的茶道生出一個畸形的貴族茶道。條被裝金飾銀,脫盡了質樸;茶成了坑民之物,不再濟世活人。達官貴人借茶顯示等級秩序,誇示皇家氣派。

貴族們不僅講「條」,也講「真水」,為此,乾隆皇帝親自參與「孰是天下第一泉」的爭論,"稱水法"一錘定音,欽定北京玉泉水為天下第一泉。為求"真水"又不知耗費多少民脂民膏。相傳,唐朝宰相李德裕愛用惠泉水煎茶,便令人用壇封裝,從無錫到長安"鋪遞",奔波數千里,勞民傷 財。此後因一雲遊和尚點化,知其弊端,才「人不告勞,浮位乃洱」。

貴族茶道的茶人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豪門鄉紳之流的人物,不必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但一要貴,有地位,二要富,有萬貫家私。於茶藝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無不求其「高品位」,用「權力」和「金錢」以達到誇示富貴之目的,似乎不如此便有損「皇權至上」,有負「金錢第一」。

雅士茶道

古代的「士」有機會得到名茶,有條件品茗,是他們最先培養起對茶的精細感覺;茶助文思,又最先體會茶之神韻。是他們雅化茶事並創立了雅士茶道。受其影響此後相繼形成茶道各流派。可以說,沒有中國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

中國古代的「士」和茶有不解之緣,可以說沒有古代的士便無中國茶道。

此處所說的「士」是已久仕的士,即已謀取功名撈得一官半職者,或官或吏。最低也是個拿一份工資的學差,而不是指范進一類中舉就患神經病的腐儒,嚴監生一類為多了一根燈草而咽不下最後一口氣的庸儒;那些篤實好學但又囊空如洗的寒士亦不在此之列。

中國的「士」就是知識分子,士在中國要有所作為就得 「入仕」。榮登金榜則成龍成風,名落孫山則如同草芥。當然不一定個個當進士舉人,給個「地師級」、「縣團級」官兒做做,最起碼的條件是先得溫飽,方能吟詩作賦並參悟茶道。這便是中國封建時代的特點。

中國文人嗜茶沓在魏晉之前不多,詩文中涉及茶事的漢 有司馬相如,晉有張載、左思、郭噗、張華、杜育,南北朝有鮑令暉、劉孝綽、陶弘景等,人數寥寥,且懂品飲者只三、五人而已。但唐以後凡著名文人不嗜茶者幾乎沒有,不僅品飲,還詠之以詩。唐代寫茶詩最多的是白居易、皮日休、杜牧,還有李白、杜甫,陸羽、盧金、孟浩然:劉禹錫、陸龜蒙等;宋代寫條詩最多的是梅堯臣、蘇城、陸游,還有歐陽 修、蔡襄、蘇轍、黃庭堅、秦觀、楊萬里、范成大等。原因 是魏晉之前文人多以酒為友,如魏晉名士「竹林七賢」,一個中山濤有八斗之量,劉伶更是拚命喝酒,「常乘一鹿車,攜酒一壺,使人荷鋪隨之,云:死便掘地以理」。唐以後知識界頗不贊同魏晉的所謂名土風度,一改「狂放嘯傲、棲隱山林、向道慕仙」的文人作風,人人有「入世」之想,希望一展所學、留名干秋。文人作風變得冷靜、務實,以茶代酒便蔚為時尚。這一轉變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和文化背景,是歷史的發展把中國的文人推到這樣的位置:擔任茶道的主角。

中國文人頗能勝任這一角色:一則,他們多有一官半職,特別是在茶區任職的州府和縣兩級的官和吏員近水樓台先得月,因職務之便可大品名茶。貢茶以皇帝為先,事實上他們比皇帝還要「先嘗為快」;二則,在品茗中培養了對茶的精細感覺,他們大多是品茶專家,既然「窮春秋,演河圖,不如 載茗一車」,茶中自有「黃金屋」,茶中自有「顏如玉」,當年為功名頭懸樑、錐刺股的書生們而今全身心投入茶事中,所以,他們比別人更通曉茶藝,並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茶藝,著之以文傳播茶藝;三則,茶助文思,有益於吟詩作賦。、李白可以「斗酒詩百篇」,一般人做不到,喝的酷叮大醉,頭腦發脹,手難握筆何以能詩?但菜卻令人思勇神爽,筆下生花。正如元代賢相、詩人耶律楚材在《西域從王君玉乞茶因其韻》中所言:

啜罷江南一碗茶.枯腸歷歷走雷車。

黃金小碾飛瓊雪,碧玉深甌點雪芹。

筆陣兵陳詩思奔,睡魔卷甲夢魂賒。

精神爽逸無餘事,臥看殘陽補斷霞。

茶助文思,興起了品茶文學,品水文學,還有茶文、茶學、茶畫、茶歌、茶戲等;又相輔相陳,使飲茶升華為精神享受,並進而形成中國茶道。

雅士茶道是已成大氣候的中國茶道流派。茶人主要是古代的知識分子,「入仕」的土為主體,還包括未曾發跡的土,有一定文化藝術修養的名門因秀,青樓歌妓、藝壇伶人等。對於飲茶,主要不圖止渴、消食、提神,而在乎導引人之精神步入超凡脫俗的境界,於鬧情雅致的品茗中悟出點什麼。茶人之意在乎山水之間,在乎風月之間,在乎詩文之間,在乎名利之間,希望有所發現,有所寄託、有所忘懷。「雅」體現在下列幾個方面:

一是品茗之趣

二是茶助詩興

三是以茶會友

四是雅化茶事

禪宗茶道

僧人飲茶歷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於叢林修持,由「茶之德」生髮出禪宗茶道。僧人種茶、制茶、飲茶並研製名茶,為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茶學的發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勞。日本茶道基本上歸屬禪宗茶道,源於中國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明代樂純著《雪庵清史》並列居士「清課」有「焚香、煮茗、習靜、尋僧、奉佛、參禪、說法、作佛事、翻經、懺悔、放生……」,「煮茗」居第二,竟列於「奉佛」、「參禪」之前, 這足以證明「茶佛一味」的說法是於真萬確。

和尚飲茶的歷史由來已久。《晉書·藝術傳》記載:

敦煌人單道開,不畏寒暑,常服小石子,所服 藥有松、桂、蜜之氣,所飲茶蘇而已。

這是較早的僧人飲茶的正式記載。單道開是東晉時代人, 在螂城昭德寺坐禪修行,常服用有松、桂、蜜之氣味的藥丸,飲一種將茶、姜、桂、桔、棗等合煮的名曰「茶蘇」的飲料。 清欽是宋代以後的事,應當說單道開飲的是當時很正宗的茶湯。

壺居士《食論》中說:

苦茶,久食羽化,與韭同食,令人體重。

長期喝茶可以「羽化」,大概就是唐代盧金所說的「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與韭菜同食,能使人肢體沉重,是否真如此,尚無人驗證。作者壺居上顯是化名,以「居上」相稱定與佛門有緣。

僧人飲茶已成傳統,茶神出釋門便不足為怪。

陸羽生於唐開元二十一年(733),抓抓墜地便落於佛的懷抱。《天門縣誌·陸羽傳》載:

或言有借晨起,聞湖畔群雁喧集,以翼覆一嬰兒,收畜之。

陸羽3歲時育於竟陵龍蓋寺,由主持增智積撫養,9歲跟積公學佛,11歲逃離寺院,隨雜戲班子流落江湖,並學習雜 藝,有所成。28歲後交了個和尚朋友,就是詩人皎然,又稱「釋皎然」、「僧皎然」,28歲以後長住湖州標山那一帶。陸羽自小就跟着積公學習煮茶技藝,並迷上了這門技藝,終於在建中元年.(780)48歲時在湖州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茶學專著 《茶經》人陸羽能寫成此書與他長期在茶區生活有關,但主要得益於佛門經歷。可以說,《茶經》主要是中國僧人種茶、制 茶、烹茶、飲茶生活經驗的總結。中國茶道在寺廟香火中熏過一番,所以自帶三分佛氣。

僧人為何嗜茶?其茶道生髮於茶之德。佛教認為「茶有三德」,坐禪時通夜不眠;滿腹時幫助消化;茶可抑制性慾。 這三條是經驗之談。釋氏學說傳入中國成為獨具特色的禪宗,禪宗和尚、居上日常修持之法就是坐禪,要求靜坐、斂心,達到身心「輕安」,觀照「明淨」。其姿勢要頭正背直,「不動不搖,不委不倚」,通常坐禪一坐就是三月,老和尚難以堅持,小和尚年輕瞌睡多,更難熬,飲茶正可提神驅睡魔;飯罷就坐禪,易患消化不良,飲茶正可生津化食;佛門雖清淨之地,但不染紅塵亦辦不到,且不說年輕和尚正值青春盛期難免想入非非,就是老和尚見那拜佛的姣姣女子亦難免神不守舍,飲茶既能轉移注意力、抑制性慾,自當是佛門首選飲料。

僧人的另一個突出貢獻就是種茶,培植名茶。茶產于山谷,而僧占名山,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茶。最早的茶園多在寺院旁,稍晚才出現民間茶園。

古代多數名茶都與佛門有關。如有名的西湖龍井茶,陸羽《茶經》說:「杭州錢塘天竺、靈隱二寺產茶。」宋代,天竺出的香杯茶、白雲茶列為貢茶。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獅峰胡公廟品飲龍井茶,封廟前18棵茶樹為御茶。宜興陽羨茶在漢朝就有種植,唐肅宗年間(757--762)一位和尚將此茶送給常州刺史(宜興古屬常州)李棲駕,茶會品飲有陸羽出席, 陸羽稱「陽羨紫筍茶」是「芳香冠世產」,李刺史心有靈犀一點通,便建茶會督制陽羨茶進貢朝廷,自此陽羨茶點了「狀元」,身價百倍。顯然,陽羨茶的最早培植者是僧人。一屯溪綠茶站名松蘿茶,是一位佛教徒創製的。明代馮時可一《茶錄》記載:「徽郡向無茶,近出松蘿萊最為時尚。是茶始於一比丘大方,大方居虎丘最久,得採制法。其後於松蘿結庵,來造山茶於庵焙制,遠跡爭市,價倏翔涌,人因稱松蘿茶。」武夷岩茶與龍井齊名,屬烏龍茶系,有「一香二清三甘四活」之美評。其中又以「大紅袍」為佳。傳說崇安縣令久病不愈,和尚獻武夷山茶,這位縣官飲此茶後竟出了奇事,一百病全消。為感激此茶濟世活人之德,縣官親攀茶崖,把一件大紅艷披於茶樹之上,故此茶以「大紅袍」名之。不論此說是否合情理,武夷茶與佛門有線則是真實無偽的。安溪鐵觀音「重如鐵,美如觀音」,其名取自佛經。普陀佛茶產於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浙江舟山群島的普陀山,僧侶種茶用於獻佛、待客,直接以 「佛」名其茶。廬山雲霧原是野生茶,經寺觀廟宇的僧人之手培植成家生茶,並進入名茶系可。君山銀針產於湖南嶽陽君山,《巴陵縣誌》記載:「君山貢茶自清始。每歲貢18斤。穀雨前知縣遣山僧採制一旗一槍,白毛茸然,俗稱白毛尖。」此茶仍由僧人種植。黃山毛峰是毛峰茶中極品,《黃山志》載:「雲霧茶,山僧就石隙微土間養之,微香冷韻.遠勝匡廬。」雲霧茶就是今之黃山毛峰。桂平西山茶初產於西山觀音岩下。惠明萊因浙江惠明寺而得名。別說產於中國的茶,就是日本的菜也是由佛門僧人由中國帶回茶種在日本種植、繁衍並成世界重要產茶國之一。

見之於文字記載的產茶寺廟有揚州禪智寺、蒙山智炬寺、蘇州虎丘寺、丹陽觀音寺、揚州大名寺和白塔寺、杭州靈隱寺、福州鼓山寺、一天台雁宕山天台寺、泉州清源寺,衡山南嶽寺、西山白雲寺、建安能仁院、南京棲霞寺、長興顧清吉祥寺、紹興白雲寺、丹徒招隱寺、江西宜慧縣普利寺、岳陽白鶴寺、黃山松谷庵、吊橋庵和雲谷寺、 東山洞庭寺、杭州龍井寺、徽州松蘿庵、武夷天心觀等等。

世俗茶道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進入世俗社會,行於官場,染幾分官氣。行於江湖,染幾分江湖氣;行於商場,染幾分銅臭;行於清湯,雜幾分脂粉氣;行於社區,染幾分市儈氣;行於家庭,染幾分小家子氣。熏得幾分人間煙火,焉能不帶煙火氣。這便是生髮於「茶之味」以「享樂人生」為宗旨的。「世俗茶道」,其中大眾化的部分發展前景看好。

茶是雅物,亦是俗物。

當它進入官場,與政治結緣,便演出一幕幕雄壯的、悲壯的、偉大的、渺小的、光明的、卑劣的歷史活劇。

唐代,朝廷將茶沿絲綢之路輸往海外請國,一藉此打開外 交局面,都城長安能成為世界大都會、政治經濟文化之中心,茶亦有一份功勞。

唐代,文成公主和親西藏,帶去了香茶,此後,藏民飲茶成為時尚,一此事在西藏傳為歷史美談。

唐代,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為抗議榷茶制度,江南茶農打死了榷茶使王涯,這就是茶農鬥爭史上著名的"甘露事變"。

明代,朝廷將茶輸邊易馬,作為殺手銅,欲藉此「以制番人之死命」,茶成了明代一個重要的政治磋碼。

清代,左宗棠收復新疆,趁機輸入湖茶,並作為一項固邊的經濟措施。

茶是個靈物,隨國家政治的舉措而升沉起伏,輝煌過,也晦氣過。

史書記載,1044年(宋仁宗慶曆四年。西夏景宗天授禮法延詐七年八家與夏議和,宋封元是為夏國王,並每年給以「銀七萬兩,綱十五萬匹,茶葉三萬斤。」

宋朝國人將茶貢給朝廷,朝廷又將它貢給西夏,以取悅強敵。茶負載的不是友誼,而是對強權的屈服。

在我國清代,官場欽榮有特殊的程序和含義,有別於貴族茶道、雅士茶道、禪宗茶道。在隆重場合。如拜謁上司或長者,僕人獻上的蓋碗茶照例不能取飲,主客同然。若貿然取飲,便視為無禮。主人若端茶,一意即下了「逐客令」,客人得馬上告辭,這叫「端茶送客」。主人令僕人「換茶」,表示留客,這叫「留茶」。

茶作為有特色的禮品,人情往來靠它,挖門子搭橋鋪路也靠它。機構重疊,人浮於事,為官為燎的,「一杯茶,一包煙,一張『參考』看半天」。茶通用於不同場合,成事也壞事, 溫情又勢利,茶雖潔物亦難免落入染缸,常扮演尷尬角色,借茶行「邪道」,罪不在茶。

茶入商場,又是別樣面目。在廣州,「請吃早茶!」是商業談判的同義語。一盅兩件,雙方邊欽邊談。隔着兩縷裊裊 升騰的水氣打開了「商戰」,看貨叫板,討價還價,暗中算計, 價格廝殺,終於拍板成交,將茶一飲而盡,雙方大快朵頤。沒茶,這場商戰便無色彩,便無詩意。只要吃得一杯早茶,縱商戰敗北,但那茶香仍難讓人忘懷。

茶入江湖,便添幾分江湖氣。江湖各幫各派有了是是非非,不訴諸公堂,不急着「擺場子」打個高低,而多少講點江湖義氣,請雙方都信得過的人物出面調停仲裁,地點多在茶館,名叫「吃講茶」。這不為錯,茶道之宗旨就有「致清導和」一說。

茶道進入社區,趨向大眾化、平民化,構成社區文化一大特色。如城市的茶館就很世俗,《清稗類鈔》記載:

京師茶館,列長案,茶葉與水之資,須分計之;有提壺以注者,可自備茶葉,出錢買水而已。漢人少涉足,八旗人士,雖官至三四品,亦廁身其間,並提鳥籠,曳長裙、就廣坐,作茗憩,與困人走卒雜坐談話,不以為懺也。然亦絕無權要中人之蹤跡。

民國年間的北京茶館溶飲食、娛樂為一體,賣茶水兼供茶點,還有評書茶館,說的多是《包公案》、《雍正劍俠圖》、《三俠劍》等,顧客過茶病又過書痛;有京劇條社,唱戲者有專業 演員也有下海票友,過茶癮又過戲癮;有藝茶社,看雜耍,聽相聲、單弦,品品茶,樂一樂,笑一笑。

文人筆下的茶館雖不甚雅,卻頗有人間煙火氣,在老殘先生的「明湖居茶館」,可頎賞鼓書藝人王小玉的演出;在魯迅先生的「華老栓茶館」里可聽到殺革命黨的傳聞並目睹華小栓吃人血饅頭的鏡頭;在沙汀先生的「其香居茶」可見 到已成歷史垃圾的袍哥、保甲長、鄉紳之流;在老舍先生的「茶館」里你更可見到1889年清末社會各色人等,什麼聞鼻煙的、玩鳥的、鬥蛐蛐的、保瞟的、吃洋教的、特務、打手 …… 等等,最後是精明一生的王掌柜解下腰帶了其一生。…… 總之,一個小茶館就是人間社會的縮影。

茶葉進入家庭,便有家居茶事。清代查為仁《蓮坡詩話》中有一首詩:

書畫琴棋詩酒花,

當年件件不離它;

而今七事都更變,

柴米油鹽醬醋茶。

茶已是俗物,日行之必需。客來煎茶,聯絡感情;家人共飲,同享天倫之樂。茶中有溫馨。茶道進入家庭貴在隨意隨心,茶不必精,量家之有;水不必貴,以法為上;器不必妙,宜茶為佳。富貴之家,茶事務求精妙,可誇示富貴、誇示高雅,不足為怪;小康之家不敢攀比,法乎其中;平民家庭縱粗茶陶缶,只要烹飲得法,亦可得條趣。茶不孤傲怪僻,是能伸能屈的木中大丈夫。

綜上所述,茶作為俗物,由「茶之味」竟生髮出五花八的茶道,可叫官場茶道、行幫茶道、情場茶道、社區茶道、平民茶道、家庭茶道,茶中有官氣、有霸氣、有匪氣、有江湖氣、有市儈氣、有脂粉氣、有豪氣、有小家子氣,這一切都發端於「口腹之慾」,其主旨是「享樂人生」,非道非佛,更多儒學的內蘊。為了學問完整些、系統些,我們可概稱為「世俗茶道」。

進入80年代,生活節奏加快,市面出現了速溶茶、袋泡茶。城市裡最便民的還是小茶館,飲大碗茶,花錢少,省事, 是最經濟實惠的飲料。小茶館和賣大碗茶的增多使飲茶的富貴風雅黯然失色。中國老百姓最歡迎的還是世俗茶道(主要指大眾化茶道)。中國人在,茶道在,但茶道不會再是明清時代的格局。

視頻

1、中國傳統文化——茶道

2、茶道人生:如何泡一杯好茶

3、茶.茶道-禪茶一味的境界

4、茶道課程——第一集

5、中國茶道 第1講 茶道概述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