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區
荊州區是荊州市轄區。位於湖北省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1°54′-112°19′、北緯30°6′-30°39′總面積1045.57平方千米。總人口58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3個街道、7個鎮:西城街道、東城街道、城南街道、紀南鎮、川店鎮、馬山鎮、八嶺山鎮、李埠鎮、彌市鎮、郢城鎮,以及太湖港、菱角湖2個農場。區政府駐西城街道荊州中路80號。
地勢自西向東傾斜,最高點八嶺山海拔101.5米。西北多丘陵,東南、江南為沿江濱湖平原。長江從西南轄區穿過,四湖水系貫穿東北境內。國家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名勝古蹟有荊州古城牆、古墓群、楚都紀南城、源於漢代的江陵城[1],始建於唐代的開元觀、玄妙觀、鐵女寺,明代的太暉觀、樊妃冢、馬跑泉、落帽台及明遼王墓,荊州博物館等。
目錄
歷史沿革
荊州一名,以當時境內北橫荊山(今南漳縣西)而得名。荊,是古代楚國的別稱,因楚曾建國於荊山,故荊、楚通用。荊州城歷史上是我國南方重鎮,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南北朝時的梁國、五代時的南平國等曾在此建都,歷代為荊州、南郡、江陵等州、府、郡、縣治所。
1994年9月29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4]99號):(1)撤銷荊州地區、沙市市、江陵縣,設立荊沙市(地級)。(2)荊沙市新設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荊州區轄原江陵縣的荊州、川店、馬山、李埠、彌市5個鎮和紀南、八嶺山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荊州鎮。【註:荊州區系1994年從原江陵縣析出,現轄區一直為原江陵縣治所及主體所在,1982年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全國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的江陵(荊州)亦是指現荊州區。故荊州區1994年之前的歷史沿革可參見本站江陵縣介紹】
1995年2月,撤銷荊州鎮,以其區域分設東城、西城、城南、荊北4個街道,其中的城南街道掛荊州城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牌子,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合署辦公。1995年8月和12月,紀南、八嶺山2鄉先後撤鄉建鎮。
1996年,荊州區面積1045平方千米,人口約52.3萬人,轄4個街道、6個鎮。1998年6月,荊北街道改為郢城鎮。至此,荊州區轄3個街道、7個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荊州區總人口585578人,其中:西城街道70056人,東城街道81848人,城南街道76591人,紀南鎮57995人,川店鎮34772人,馬山鎮33058人,八嶺山鎮36280人,李埠鎮31288人,彌市鎮79393人,郢城鎮48807人,太湖農場23282人,菱湖農場1220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荊州區常住總人口553756人,其中:西城街道48773人,東城街道76451人,城南街道140212人,紀南鎮52715人,川店鎮28404人,馬山鎮24265人,八嶺山鎮27753人,李埠鎮22235人,彌市鎮58712人,郢城鎮42392人,太湖港管理區22491人,菱角湖管理區9353人。
視頻
荊州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秦漢時期的江陵城辨析,搜狐,2018-07-01
- ↑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出來了 !,搜狐,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