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楚


荊楚,是指古域包括現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指湖北省。

荊楚部族興起於楚,也稱荊楚。楚人並非三苗部落發展而來,「三苗之國,左洞庭而右彭蠡。」(此言最早出自《戰國策》)指長江以南,幕阜山脈以南的洞庭湖和鄱陽湖之間的丘陵地帶,而且戰國策並非正史,正史之中並沒有三苗國具體方位。

實際上從考古上說,早期楚人源自南襄盆地南部的遼瓦店子遺址,該遺址在商代屬於典型早商文化的一支,發源於漢江流域,遠在長江以北。

中文名:荊楚

特指:湖北地域文化荊楚文化、長江文化

類別:地名

目錄

歷史稱呼

遠自商代,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楚部族在與北方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荊現名牡荊,是馬鞭草科的一種落葉灌木,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春秋時期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

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併了周邊眾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先抑後揚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範圍。

荊楚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她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經濟文化開發價值。

楚文化、荊楚文化同屬一個概念,均指楚人、楚國創造而長期沉澱的文化實體和形態。歷史上不分,荊、楚或荊楚、楚荊作為一種特定的稱謂,已沿襲三千多年。如《詩·商頌·殷武》說:「維女荊楚,居國南鄉。」這裡是「荊楚」聯稱,荊在前,楚在後。

竹書紀年》說:「昭王十六年,伐楚荊。」這裡是「楚荊」聯稱,楚在前,荊在後。另據《春秋》記載,魯莊公(?前693—前661?)之前稱荊,但自魯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後,就改稱為楚。這樣看來,荊或楚,荊楚或楚荊聯稱,其意思一致,似無大區別。至東漢,許慎說文解字》釋荊:「楚木也,從 刑聲。」釋楚:「叢木也,一名荊也。」這樣就把荊山、荊楚、木、荊州、荊、楚國,統一起來,形成系統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時,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說:「荊、楚一木二名,故以為國號,亦得二名。」沈括《夢溪筆談》也說:「荊或為楚,楚亦荊木之別名也。」至此,荊楚約定俗成,成為一個專稱楚族、楚國和荊楚地域的一個特有的稱謂。

古今文化

當然,歷史上也還有其他各種說法,如《詩·商頌》毛傳說:「荊楚,荊州之楚國也。」又如《漢書·高帝紀顏師古註:「秦莊襄王名楚,故改諱荊。」但不論何種說法,荊和楚早已溶合為一體了,絕不能截然分割開來。作為楚人族所創造的文化,並在荊楚大地得以長期沿襲下來,也就稱之為楚文化荊楚文化了。那種認為楚文化是專指為楚國時期的文化,荊楚文化則為荊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時空文化,顯然是不科學的。文化是傳承性的,源流嬗變,涓涓不息,楚國雖亡,文化不滅。

現今溯其源流,楚文化或荊楚文化是一個獨立的文化形態,有它本身的內涵和屬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科學體系,不能把荊楚地域內任何時期的文化、都稱之為楚文化或荊楚文化

戰國後期

「楚辭」 這一名稱起於西漢。它有兩種含義:一是詩體名,指戰國後期屈原等楚國詩人以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為基礎創造的一種詩歌載體;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由西漢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後人模擬的作品,名為《楚辭》。由於屈原是楚辭的開創者,他的作品在質量和數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後人提及楚辭無不言屈原的代表作《離騷》,並常以「騷」或「離騷」作為楚辭的代稱。

楚辭的產生離不開楚地特有的民間習俗。江漢水鄉,民間巫風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這一帶很早就流傳着有別於中原地區的楚地民歌,這些因素都是楚辭得以產生的基礎。從各方典籍保存下來為數極少的楚歌來看,其內涵豐富,敘事抒情都極富浪漫主義色彩,對楚辭的影響之深遠不言而喻。

楚辭被喻為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源頭,對於其後產生的漢賦更有直接的影響。「書楚語、作楚聲、紀楚地、名楚物」的楚辭,與其他楚文化精華一起,構築起瑰麗奇異的楚地文明。[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