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芥穗

中文學名:荊芥穗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唇形目

:荊芥科

:荊芥屬

荊芥穗,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荊芥Schizonepeta tenusfolia Briq.的乾燥花穗。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目錄

基本信息

  • 中文學名: 荊芥穗
  • 別 稱:香荊薺、線薺、四棱杆蒿、假蘇
  •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雙子葉植物綱
  • 目:唇形目
  • 屬: 荊芥屬
  • 種: 荊芥 分布區域 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 採收時間: 夏、秋二季花開到頂、穗綠時採摘
  • 用 量: 5~10g
  • 毒 性: 無毒
  • 貯 藏: 置陰涼乾燥處

生理特性

本品穗狀輪傘花序呈圓柱形,長3~15cm,直徑約7mm。花冠多脫落,宿萼黃綠色,鐘形,質脆易碎,內有棕黑色小堅果。氣芳香,味微澀而辛涼。

產地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於江蘇浙江江西等地。

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花穗。

炮製方法

穗綠時採摘,除去雜質,曬乾。

性味

辛,微溫。

歸經

歸肺、肝經。

功效

解表散風,透疹,消瘡。

主治

用於感冒,頭痛,麻疹,風疹,瘡瘍初起。

相關配伍

1、用於經血不止:烏龍尾(炒煙盡)、荊芥穗各半兩。為末。每服二錢,茶下。(《聖濟錄》)

2、用於頭項風強:八月後,取荊芥穗作枕,及鋪床下,立春日去之。(《千金方》)

3、用於咽膈不利,疏風壅,涎唾多:牛蒡子(微炒)、荊芥穗各一兩,炙甘草半兩,為末。食後湯服二錢,當緩緩取效。(寇氏《本草衍義》)

用法用量

5~10g。[1]

禁忌

表虛自汗,陰虛面赤者禁用。[2] 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消瘡腫,治項強,目中黑花,及生瘡陰,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痔漏。

2、《本經逢原》:治風兼治血者,以其入風木之髒,即是藏血之地,故並主之。華元化治產後中風、口噤發痙,及血暈不醒,荊芥末三錢,豆淋酒調服神效。產後血暈,熱童便調服。

視頻

騰訊視頻插入

參考文獻

  1. 荊芥穗的功效,百度,2019-02-01
  2. 荊芥穗的功效與作用,蘋果綠, 2016-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