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荊門
原圖鏈接 荊門


荊門荊門,湖北省地級市,長江中游城市群重要成員 [1] ,鄂中區域性中心城市 [2] ,素有「荊楚門戶」之稱 [3] ,位於湖北省中部,漢江中下游,北接襄陽市和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介於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之間。 [4] 荊門在夏商時屬荊州之域,西周分屬權國、鄀國,春秋戰國屬楚,漢置當陽縣,唐立荊門縣,宋建荊門軍,元設荊門府,明復荊門縣,清為荊門直隸州,民國降州為縣,新中國成立後續為荊門縣。1979年,分設荊門縣、荊門市。1983年,荊門縣與荊門市合併升為地級荊門市。 荊門市版圖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6年末,下轄2個市轄區、1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全市總人口300萬人。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3.77億元,比2018年增長7.5% [6] 。荊門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兼有低山坳谷區、丘崗沖溝區和平原湖區;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熱同期,過境河流主要有漢江、漳河和富水河。 [7-8] 荊門是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2] ,也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9] ,境內有世界文化遺產——明顯陵,以及楚漢古墓群、屈家嶺文化遺址等文化古蹟,誕生了朱厚熜老萊子宋玉莫愁女等一批歷史名人,留下了「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等歷史典故。


目錄

建制沿革

夏商時期(約公元前二十一世紀至十一世紀),天下為九州,荊門屬荊州之域。約公元前十二世紀,商王武丁後裔於漢江西岸(今沙洋縣馬良鎮西)建立權國,為「古代第一縣」;約公元前十一世紀,周公秉成王之命,封姬姓王族於長湖邊今沙洋。春秋戰國時期,楚族勢力漸大,楚人南移,約楚熊鄂至若敖時期,滅冉阝(即「那」);楚武王(公元前704年自稱)時期,滅權,遷權於冉阝(即「那」)處;楚文王(公元前689年)都郢(今江陵紀南城),現荊門成為郢都近郊,鍾祥為郊郢,系楚國陪都;秦昭王時,秦將白起拔郢(公元前278年),於楚郢都設南郡,領縣十八,在今荊門南郊設當陽縣,屬南郡。 西漢初期,在荊門北設編縣,景帝時期,在今荊門城區南郊置當陽縣,仍屬南郡;王莽篡漢,升編縣為南順郡。東漢初年復西漢舊制,縣址仍在原處;三國時期,當陽屬吳。西晉時期沿吳舊制。東晉時期於編縣置武寧郡。後又於編縣故城置長寧縣,屬武寧郡,於長寧縣置長寧郡,治長寧縣,不久又徙武寧郡至樂鄉縣,領長寧、樂鄉二縣;徙當陽縣址於沮漳河西,治原境。南北朝時期,宋齊沿晉制。泰始初改長寧郡為永寧郡。後梁廢編縣入長寧縣,於內方山(又為馬良山,今沙洋縣境內)置基州,轄章山、上黃郡,分長林縣置豐鄉、綠麻二縣,分屬章山、上黃郡;北周廢當陽置平州。隋文帝開皇七年(公元587年),滅後梁,平州改玉州;九年(589年),廢玉州復置當陽縣,廢永寧、武寧、章山、上黃四郡;十一年(591年)廢長林入長寧縣;十八年(598年),復改長寧為長林縣,屬南郡。唐初,長林縣屬荊州,改當陽為基州,復置章山縣為屬縣。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拆長林縣立荊門縣,廢當陽縣入荊門縣,屬南郡江陵府,荊門縣名由此始。唐末,又改荊門縣為長林縣。五代時期,荊門為荊南國所據。後晉天福五年(公元940年),設荊門軍,領長林縣。不久軍廢。後周廢樂鄉縣,南境入長林縣。北宋開寶五年(公元972年),復置當陽縣,復置荊門軍,領當陽、長林二縣,屬荊湖北路。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廢軍,劃長林、當陽二縣屬江陵府;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復荊門軍,仍領縣長林、當陽。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荊門軍為荊門府,屬河南行省;天曆時期,降府為州,屬荊湖北道宣慰司,仍領長林、當陽二縣。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荊門州為荊門縣,屬荊州府,改長林縣入荊門縣;十年(1377年),拆當陽縣入荊門縣;十三年(1380年),升荊門縣為荊門州,復置當陽縣;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荊門州改屬承天府(今鍾祥),領當陽縣。清代順治三年(公元1646年),改承天府為安陸府(今鍾祥),荊門州仍領當陽縣,屬安陸府。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升荊門州為直隸州,屬湖北布政使,領當陽、遠安二縣。民國元年(1912年),降荊門直隸州為荊門縣,屬湖北省襄陽道;十六年(1927年)廢道,荊門縣屬湖北省;1949年2月4日,荊門解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荊門一直設縣,屬湖北省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0年,設立沙洋市與荊門縣同屬荊州行政區專員公署;1961年撤沙洋市,仍屬荊門縣;1979年11月將原荊門縣劃為荊門市和荊門縣,屬荊州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19日,國務院批准荊門市升為地級市。撤銷荊門縣,將荊門縣的行政區域併入荊門市。 [14] 2018年05月18日,第三屆中國(京山)網球節開幕式上,荊門市京山縣委副書記、縣長魏明超透露,經國務院批准、民政部同意,湖北省將撤銷京山縣,設立縣級京山市。


行政區劃

荊門市行政區劃 縣、市、區 政府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行政區代碼 郵編 東寶區 泉口街道 1645 420802 448004 掇刀區 掇刀石街道 639 420804 448124 鍾祥市 郢中街道 4488 420881 431900 京山市 新市街道 3520 420821 431800 沙洋縣 沙洋鎮 2044 420822 448200 參考來源: [16-17]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荊門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北接襄陽市隨州市,西靠宜昌市東臨孝感市,南分別與荊州市、潛江市天門市接壤,東西最大橫距155千米,南北最大縱距131千米,版圖總面積1.24萬平方千米,介於東經111°51′~113°29′,北緯30°32′~31°36′之間。 [4] © 2020 Baidu - GS(2019)5218號 - 甲測資字1100930 - 京ICP證030173號 - Data © 長地萬方

地質地貌

荊門市東、西、北三面高,中、南部低,呈向南敞開形,兼有低山坳谷區、丘崗沖溝區和平原湖區。東北部的鐘祥、京山大部分地域地處大洪山南麓,地質特徵為褶皺斷塊山地,主要由古生界、中生界碳酸鹽岩、碎屑岩以及元古界變質岩構成,形成低山或丘陵。最高點為鍾祥市客店鎮的齋公岩,海拔1050米;西北部的東寶區地域是由大巴山東延至保康、南漳的荊山,海拔降至1000米以下,山文線由東西轉為北西至東南,蜿延形成荊山余脈。主要由二疊三疊紀石灰岩組成,形成坳谷、沖溝分割起伏和緩的低山、丘陵或崗地。中、南部漢江兩岸的鐘祥市、京山市部分和沙洋縣大部分地域,主要分布於新生代沉降盆地之中,由於江河沖積和湖泊淤積,形成平原湖區。最低點為沙洋縣境內的長湖湖底和京山市永隆鎮潘家灣河床,海拔27米。

氣候

荊門市地處中緯度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帶,雨量充沛,陽光充足,無霜期長,具有春季溫濕、夏季炎熱、秋季乾涼、冬季寒冷的特徵。年平均氣溫15.6~16.3℃,年平均降水量804~1067毫米。 [8]

水文

荊門市地處漢江中下游,境內水系發達,河流湖泊眾多,溪泉庫渠縱橫,形成四大水系。東為府澴河水系,流域面積372.2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3%;南為長湖水系,流域面積1998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16%;西為漳河水系,流域面積671.8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5%;中為漢江水系,流域面積9362平方千米,占全市國土總面積的76%。境內流域面積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46條,過境河流主要有漢江、漳河和富水河,入境河流主要有蠻河、長壽河,出境河流主要有京山河、天門河、西荊河,漢江荊門段河道長154千米,漢江皇莊站多年平均過水流量1710立方米每秒。境內有大小湖泊87個,其中水面面積百畝以上的有46個(46個湖泊均被列入全省湖泊保護名錄),較大湖泊為長湖,借糧湖、南湖次之。 [19]


自然資源

水資源

2015年,荊門市平均降水深1006.9毫米,折合降水總量124.1079億立方米。年地表水資源量40.8189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11.9668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42.0219億立方米。境內有水庫569座,其中大型水庫7座、中型水庫29座、小型水庫533座,最大水庫為漳河水庫,總庫容21.13億立方米。 [19]

土地資源

2015年末,荊門市土地面積1233943公頃(含沙洋監獄管理局)。其中,農用地1020392.83公頃,占全市土地面積的82.69%,建設用地140674.74公頃,占11.40%,未利用地72875.43公頃,占5.91%。在農用地中,耕地502278.46公頃,園地19235.47萬公頃,林地380014.16公頃,草地105.87公頃,交通運輸用地14643.4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86245.71公頃,其他土地17869.68公頃;在建設用地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97371.65公頃,交通運輸用地6658.58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36644.51公頃;在未利用地中,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42268.51公頃,草地25887.98公頃,其他土地4718.94公頃。全市人均占有土地6.15畝,人均占有耕地2.5畝。 [19]

礦產資源

荊門市境內礦產資源以非金屬礦產為主,建材、化工原料礦產豐富,能源、金屬礦產匱乏。截至2016年,全市探明礦種50多個,其中探明儲量並得到開發利用的礦產主要有煤、磷、石膏、水泥用灰岩、地熱等20餘種。全市有開採礦山179個、開採礦區179個,其中甲類礦產16個,乙類礦產6個。年底,主要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包括占用和未占用)分別為:累托石706.8萬噸,居全國之首;煤、石膏磷礦石水泥用灰岩儲量分別為6074.72萬噸、1.22億噸、6.09億噸、9.75億噸。 [19]

植物資源

截至2016年,荊門市森林面積39.49萬公頃,森林覆蓋率32.1%,活立木蓄積量1995萬立方米,綠化率40.8%。境內維管植物計有180科804屬1832種,野生或逸為野生的維管植物有164科681屬1502種。在164科野生維管植物中蕨類植物有27科、43屬、81種,裸子植物有5科、8屬、10種,被子植物有132科、630屬、1411種,其中雙子葉植物112科、497屬、1148種,單子葉植物20科、133屬、263種。在維管植物總類中,喬木類植物有54科142屬453種,灌木類植物有65科184屬479種,藤本類植物有23科63屬147種,草本類植物有123科608屬1247種。境內有國家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有對節白蠟、銀杏、刺楸、垂枝側柏等30科46屬58種,其中荊門市地方特有植物有毛枝白鵑梅湖北梣(湖北白蠟、對節白蠟)、荊門藨草3種,還有荊門過路黃(擬)等兩個待發表的新物(變)種。

動物資源

截至2016年,荊門市境內有陸生野動物300多種,其中鳥類200多種。國家級保護動物有紅腹錦雞小靈貓貓頭鷹等20種,主要分布在鍾祥、京山、東寶部分低山丘陵地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4種。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有小麂果子狸狗獾豬獾黃腹鼬豪豬紅百鼯鼠豹貓華南兔綠頭鴨白鷺棕腹啄木鳥畫眉蒼鷺灰雁烏鴉環頸雉八哥灰喜鵲董雞王錦蛇銀環蛇湖北金線蛙黑斑蛙等25種,分布在全市各個鄉鎮。 [19]

人口民族

2015年末,荊門市常住總人口289.63萬人,全年人口出生率9.3‰,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3.8‰。 [20] 截至2016年12月,荊門境內共有民族39個,以漢族為主,人口較多的少數民族有回族、土家族、滿族、苗族等。 [21-22] 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90.13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6.01%,同比提高1.8%。人口出生率8.95‰,人口死亡率4.3‰,人口自然增長率4.65‰。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99.64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33.9%,同比提高5.1%。 [23]

經濟

綜述

2016年 2016年,荊門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521億元,比上年增長8.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9%、8.8%、10.1%。三次產業結構為14.0∶51.9∶34.1,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0.5%、0.6%,第三產業上升1.1%。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0%。分類別看,食品煙酒上漲4.2%,衣着上漲4.5%,居住上漲0.1%,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8%,交通和通信下跌1.9%,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2%,醫療保健上漲2.9%,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4.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3%。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18.19萬戶,比上年末增長8.7%。其中,企業類30742戶,比上年末增長22.3%。 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64萬人,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1.4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3%。 [20] 2017年 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664.1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增長3.3%、6.7%、10.3%。三次產業結構為13.4:51.1:35.5,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比上年下降0.6%、0.8%,第三產業上升1.4%。 [24]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1.6%。分類別看,食品煙酒下跌1.4%,衣着上漲4.6%,居住上漲0.9%,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2.7%,交通和通信上漲2.2%,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1.4%,醫療保健上漲11.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2.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1%。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0.84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4.6%。其中,企業類3.75萬戶,比上年末增長21.9%。 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3萬人,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1.2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0%。 [24] 2018年 2018年,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847.8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完成增加值226.20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完成增加值943.89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完成增加值677.80億元,增長10.5%。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3.4:51.1:35.5調整為12.2:51.1:36.7,第一產業比重較上年下降1.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上升1.2個百分點。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4%,漲幅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普漲。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1.3%,衣着類價格上漲1.0%,居住類價格上漲3.2%,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1.7%,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上漲4.0%,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0.5%,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7.6%,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0.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6.6%。 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2.58萬戶,比上年末增長8.4%。其中,企業類4.12萬戶,比上年末增長10.0%。 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5.01萬人,安置城鎮下崗失業人員2.2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8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49%。 2019年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033.77億元,比上年增長7.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2.89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961.50億元,增長7.9%;第三產業增加值829.38億元,增長8.4%。 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2.0:47.5:40.5調整為11.9:47.3:40.8,第一產業比重較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較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全年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3.4%,漲幅比上年擴大1.0個百分點。八大類商品價格「七漲一跌」。其中,食品煙酒類價格上漲6.8%,衣着類價格上漲3.7%,居住類價格上漲1.3%,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價格上漲0.5%,交通和通信類價格下降0.5%,教育文化和娛樂類價格上漲4.5%,醫療保健類價格上漲1.7%,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價格上漲6.2%。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上漲0.2%。年末全市共有各類市場主體238659戶,同比增長5.7%。其中,企業類44904戶,增長9.0%。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4.8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1.59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0%。

第一產業

2016年,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78.30億元,比上年增長4.1%。全年糧食種植面積375.86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1.99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128.71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49.16千公頃。主要農產品產量為:糧食250.73萬噸、棉花1.13萬噸、油料38.85萬噸、蔬菜215.71萬噸。全年造林面積7.06千公頃;木材採伐量11.18萬立方米,增長9.9%。全年生豬出欄392.5萬頭;家禽出籠4259萬隻;豬、牛、羊肉產量35.03萬噸;禽蛋產量14.33萬噸。全年水產品產量53.54萬噸。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達465.51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1%。機耕面積483.82千公頃,機播面積268.53千公頃,機收面積398.82千公頃。全年完成水利建設土石方543.83萬立方米,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5千公頃。全年興建安全飲水工程30處,新解決10.5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20]

第二產業

荊門市形成了以化工、食品、建材、機電、紡織為主的工業產業格局,有化工、農產品加工、裝備製造、再生資源利用與環保、新能源新材料、電子信息、大健康等七大主導產業。 [10] 2015年,全部工業增加值734.91億元,比上年增長9.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規模以上工業中,輕工業增長12.5%,重工業增長7.6%。全市36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1個行業增加值增長。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5家,達到1196家。年末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41家。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194.77億元,比上年增長15.1%;高新技術產品銷售收入843.44億元,增長11.8%。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180億元,比上年增長6.7%;實現利潤154.60億元,增長2.9%;虧損企業虧損額5.74億元,增長40.7%。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8.0%。全年建築業總產值144.62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全年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31.46億元,增長18.9%。第一產業完成投資130.39億元,增長18.4%;第二產業完成投資771.09億元,增長28.6%;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29.98億元,增長9.0%。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100.39億元,比上年下降15.0%;房屋施工面積1736.93萬平方米,增長0.3%;房屋竣工面積188.43萬平方米,下降21.6%。商品房銷售面積305.96萬平方米,增長29.9%;商品房銷售額107.90億元,增長37.6%;商品房待售面積213.21萬平方米,下降15.3%。 [20] 荊門市省級經濟開發區 名稱 主導產業 荊門高新區 —— 湖北京山經濟開發區 智能製造、裝備製造、農產品精深加工、汽車零部件、建材、物流 沙洋經濟開發區 農產品加工、精細化工、新型建材 鍾祥經濟開發區 裝備製造、生物醫藥、新能源、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 胡集經濟開發區 磷化工 東寶工業園 機械、電子、森工 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 化工 屈家嶺經濟開發區 農產品加工、生物醫藥、機械製造、新能源 參考來源: [26]

第三產業

201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14.23億元,比上年增長13.4%。其中,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84.79億元,增長13.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29.44億元,增長13.8%。分行業看,批發業零售額69.82億元,增長11.9%;零售業零售額456.92億元,增長13.8%;住宿業零售額22.40億元,增長9.6%;餐飲業零售額65.09億元,增長13.7%。全年進口總額19983萬美元,比上年下降31.9%;出口總額86187萬美元,下降2.2%。在出口中,國有企業出口15654萬美元,下降13.6%;三資企業出口13266萬美元,下降16.8%;其他企業出口57267萬美元,增長5.9%。全年外商直接投資額37630萬美元,增長10.7%。 2016年,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180.94億元,比上年增長10.9%。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1.73億元,增長14.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62.35億元,增長10.4%。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46.74億元,比上年增長9.1%。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60.23億元,比年初增加229.67億元。其中,住戶存款1097.94億元,比年初增加137.68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266.11億元,比年初增加70.01億元;廣義政府存款295.75億元,比年初增加23.97億元。年末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872.16億元,比年初增加78.26億元。其中,短期貸款343.49億元,比年初減少4.12億元;中長期貸款515.41億元,比年初增加84.19億元。 全年保險業原保費收入45.21億元,比上年增長21.0%,其中,財產險公司實現原保費收入12.15億元,增長11.8%;人壽險公司原保費收入33.06億元,增長24.8%。保險賠款及給付19.39億元,增長52.9%,其中,財產險公司賠款支出7.08億元,增長32.8%;人壽險公司賠付支出12.31億元,增長67.6%。 [20]

交通運輸

鐵路

荊門市境內有焦柳鐵路、長荊鐵路和荊沙鐵路在城區匯集,主要火車站有荊門站、鍾祥站、京山站,沿江高鐵規劃設立荊門西站、鍾祥南站、京山南站。

公路

截至2013年,荊門形成了四縱連三橫,一環繞荊門的公路主骨架,四縱即襄荊高速公路、207國道、寺沙公路、安京公路和京天公路,三橫即皂當公路、漢宜公路、荊潛公路和荊南公路,一環即荊門城區—鍾祥—京山—沙洋—掇刀環繞公路。 [28] 截至2014年末,荊門市公路通車裡程達到13046.022千米,等級公路達到12484.013千米,其中:一級公路達到183.28千米,二級公路達到1244.035千米,三級公路達到1137.042千米,四級公路達到9919.656千米,等級公路比重達95.7%,等外公路562.009千米。 [29]

水路

荊門市臨長江、踞漢江,南水北調中線的江漢運河貫穿境內。截至2014年9月,荊門市境內Ⅳ級以上水運航道達到188千米,形成漢江—江漢運河「一縱一橫」的骨幹航道通道。

社會事業

城鎮建設

2015年末,荊門市城市建成區(中心城區)面積58.05平方千米,公園綠地面積576.44公頃,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9.7%,供水總量7204.97萬噸,天然氣供氣量10540.59萬立方米。中心城區污水排放量5433萬噸,污水處理量4695萬噸;生活垃圾處理量14.86萬噸。

文化

2016年末,全市共有公共圖書館6個,公共圖書館藏書量91.63萬冊;共有博物館3個,專業藝術表演團體2個。年末全市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99.6%,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8.8%,有線電視入戶率45.1%。

體育

2016年舉辦大型體育活動7次,在省級以上運動會獲獎牌64枚。全年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150次,年末擁有全民健身路徑657條。年內電腦體育彩票銷售額2.75億元。

衛生

2016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1978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11個,婦幼保健院7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個。衛生機構人員數23614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18439人。在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7278人,註冊護師、護士8212人。全市衛生機構床位數17006張,其中醫院、衛生院床位數15830張。

科學

2016年末,全市共有科研機構7所,科研機構從業人員1045人。全市立項實施科技計劃項目122項,其中國家級1項、省級25項。專利申請量2867項,專利授權量1156項。全市技術合同執行426項,成交金額17.7億元。全年科技成果轉化71項。年末全市共有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55個,法定計量技術機構4個。全年強制檢定計量器具91550台(件),企業獲得強制性認證證書233張。湖北名牌產品84個,地理標誌產品3個。全市共有天氣雷達觀測站點2個,衛星雲圖接收站點3個,新型自動氣象站4個。

教育

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99所,其中大學2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3所、普通中學124所、小學221所、特殊學校3所、幼兒園246所。年末在校學生數322493人,年內畢業生數90991人。全市專任教師數22676人。義務教育普及程度100%。 荊門市部分學校 普通高校 荊楚理工學院、荊門職業學院 普通高中 荊門市龍泉中學 荊門市第一中學 荊門市東寶中學 荊門市掇刀石中學 荊門市文林實驗高級中學 荊門市育才中學 湖北荊門外語學校 荊門市月亮湖中學 荊門市金龍泉實驗學校 湖北省京山市第一中學 京山市第二高級中學 京山市第五高級中學 京山市京山中學 京山市育才中學 京山市民權藝術高級中學 沙洋縣沙洋中學 沙洋縣後港中學 沙洋縣職教中心 鍾祥市第一中學 鍾祥市第三中學 鍾祥市實驗中學 鍾祥市胡集高級中學 鍾祥市舊口高級中學 鍾祥市第六中學 鍾祥市荊襄高級中學 鍾祥市文峰高級中學 屈家嶺五三高中 參考來源:

社會保障

2016年末,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2.26萬人,參加失業保險職工18.69萬人,參加醫療保險職工38.03萬人,年內領取失業保險金5578人;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1.82萬人,參加醫療保險城鎮居民50.24萬人。全市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3.47萬人,農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濟人數4.14萬人。發放住房租賃補貼3391戶,補貼金額534.66萬元。新增公共租賃住房507套。 年末全市各類收留撫養類機構床位13913張。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55個。全年銷售社會福利彩票4.58億元,比上年增長5.5%。

生態環境

2019年7月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公布了2019年統籌強化監督(第一階段)黑臭水體專項排查情況,荊門被列入「黑臭水體消除比例低於80%的城市名單」,消除比例為33.3%。

財政預算管理

2019年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完成情況好,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給予獎勵資金不低於2000萬元。

地方文化

城市象徵

●市花 紫薇花菊花 紫薇:樹皮光滑,花色艷麗,花期長,由6月可開至9月,有「百日紅」之稱,在荊門市城鄉山地均有種植,山間仍有野生紫薇分布,適應性強,易於繁殖培育,城鎮綠化運用較廣泛。 菊花:中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為短日照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色有紅、黃、白、紫、綠、粉紅等,在荊門市城鄉廣泛種植,鄉間有野生菊花分布。 ●市樹 欒樹、對節白蠟 欒樹:無患子科、欒樹屬,別名燈籠樹搖錢樹金雨樹國慶花等。欒樹是荊門市重要的鄉土園林觀賞和行道樹,在荊門城鄉山地均有分布,易於繁殖培育,城鎮綠化運用較廣泛。欒樹為落葉喬木,樹形端正,冠多傘形。 對節白蠟:荊門市獨有的國家級珍稀瀕危植物,為僅存的木犀白蠟,國家二類保護樹種。野生對節白蠟僅分布在大洪山南麓京山西北和鍾祥東南(以京山市為主,鍾祥有少量)的植物極小種群,2015年,湖北省政府設立30平方千米京山對節白蠟省級自然保護區。

方言俚語

荊門話基本屬西南官話,北經襄沙古道直達南陽,北方官話對荊門話有着深遠的影響,南下沙市經水路到湖南又與湘方言有一定的聯繫,荊門話實際上是北方官話、西南官話、湘方言三大方言區過渡帶上的次方言。

民間文藝

●音樂 1.山歌 山歌流行於荊門山區和部分丘陵地區。農民上山砍柴或牧童放牛時遙相對歌,一唱一和,平腔為主,高腔次之,歌詞內容與形式不拘。成年人一般唱情歌,如《我愛姐姐的好勞動》、《太陽一出往上升》等,牧童賽歌方式為一群對一群,一山對一山,歌多占上風,歌少拜下風。 [39] 2.田歌 田歌盛行於平原與丘陵地區,主要有栽秧歌、栽秧鑼鼓、扯草歌、扯草鑼鼓、薅草鑼鼓五種形式。農曆四月間的栽秧時節唱栽秧歌,荊門城南郊的「花鬧葉」是栽秧歌中的主要唱腔之一。栽秧鑼鼓由一對歌師組成,一人敲鑼,一人擊鼓,唱腔停歇時,用鑼鼓點填過門,歌師先在田埂上打唱,等栽秧人到田中間後,便下田面對栽秧人打唱。農曆五、六月扯草時節唱扯草歌,團林、五里鎮一帶的扯草歌很有代表性。扯草鑼鼓一般是三人(一鑼兩鼓)一組,常見的鑼鼓點有「起鼓」、「雙龍搶鞋」、「將軍打獵」、「觀音坐蓮」等等,上午大多唱長篇歷史故事,稱為正本,下午多唱「花號子」、「嗬悠悠」等風趣的小段子。薅草鑼鼓是指薅早草的鑼鼓,由一對歌師分持鑼、鼓演唱,每段唱詞四句,每句結束時以鑼鼓點填過門。 [39] 3.燈歌 燈歌屬民間小調類,常在春節期間踩高蹺、打蓮湘、劃採蓮船時演唱,一領眾和,鑼鼓伴奏。唱詞有上下句式、四句式和多句式,曲調歡快熱烈,節日氣氛較濃,如鹽池鎮的《鬧元宵》《四季忙》《十繡腰帶》等等。 ●舞蹈 1.推故事 推故事一般以一女子坐車上,老漢在後推車為表演形式,一般以兩部車為一組,表演時隊形不斷變換,形式活潑。該種舞蹈興起時,僅為表示對神靈的祈求,求得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以後演變為歡慶春節的一種娛樂活動。 2.踩茶 踩茶流行於馬良鎮小江湖一帶的大湖、楊腦、花籬等村,表演形式與勞動生產緊密相關。小江湖一帶盛產"三匹罐"(茶葉),其育苗方法是通過壓條、踩土,所以表演時中間人手擎一棵扎有紙花的茶樹,邊轉邊跳,四周由五個扮演角色的人圍着樹轉,主要動作是走步,人們稱為踩茶。 ●戲劇 1.梁山劇 梁山劇又名梁山調,俗稱「花鼓子」,為荊門地方戲曲劇種之一。起源於四川省梁山(今梁平縣),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後,由荊門直隸州周家咀(今屬鍾祥縣雙河鎮)名師王大化率其「二繃子劇團」,傳入荊門。梁山劇表演分生、旦、丑三行。服裝、化妝與京、漢、楚劇基本相同。伴奏用四胡和二胡,打擊樂器是蘇鑼和大錢,唱腔約60多種。 2.花鼓戲 花鼓戲即荊州花鼓戲,歷史悠久,荊門屬旱期流行區域之一。城東南流傳廣泛,鄉班甚多。傳統劇目多為「對子戲」(一生一旦),後來向姊妹劇種學習,增加了折子戲和大本戲,道白融匯地方口音,一唱眾和,鑼鼓伴奏,具有鄉土特色和民間生活氣息。唱腔60多種,以高腔、打鑼、圻水、四平四大唱腔為主,輔以民歌小調40餘種。 3.漢劇 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荊門興起圍鼓堂班,有手抄劇本和自備戲箱。平時清唱,逢年過節或迎神賽會即掛衣(化裝)演出,以唱大戲(漢調)聞名。其劇目源於清戲腳本,表演歷代演義及民間傳說故事。唱腔以高腔為主(傳說出自古時翰林文人的吟誦調),講究起、承、轉、合的句式結構和平仄音韻。

非遺名錄

截至2015年6月,荊門市共有1項國家級「非遺」名錄,14項省級名錄,44項市級名錄,13名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50名市級傳承人。 [42] 荊門市部分代表性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國家級 夏氏丹藥製作技藝 省級 梁山調 莫愁女傳說 蟠龍菜製作技藝 京山田歌 京山民歌 夏氏煉丹術及其祖傳秘方 熊門拳 孫橋婚俗 善歌鑼鼓 沙洋十番鑼鼓 漢江硪歌 東寶坐喪鼓 參考來源:

文化遺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

屈家嶺文化遺址發現於湖北省京山市屈家嶺 [44] ,是「屈家嶺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我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新石器時代大型聚落遺址,距今5300-4500年。屈家嶺文化時期是長江中游新石器時代最為興盛和輝煌的時代,實現了長江中游史前文化的空前統一和繁榮,開啟了長江中游地區的早期文明。 屈家嶺文化遺址區域內發現有房基、墓葬、窖穴等遺蹟。房基呈長方形,地面多用紅燒土塊鋪築,紅燒土內發現有密結成層的大量粳稻稻穀殼。居住面有的築成高出地面的土台子,上有成排對稱分布的柱洞,為地面式建築。成人墓多為單人土坑葬,兒童採用瓮棺葬,有多人合葬和拔牙等奇特葬俗。出土石器以磨製為主,有斧、鑿、鏟、錛、鏃等。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泥質紅、黑陶次之;紋飾有弦紋、籃紋及鏤孔、彩繪;器形有鼎、罐、壺形器、碗、三足碟等。出土器物以彩陶紡輪、雙弧形折壁陶器、彩繪黑陶和蛋殼彩陶最具特色。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屈家嶺文化遺址是中國長江中游地區發現最早、最具代表性的大型石器時代聚落遺址,系統、全面地反映出中國長江中游地區新石器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渡的文化面貌。屈家嶺文化遺址是屈家嶺文化的標誌與見證,對於研究中國原始人類聚落的起源與發展以及中華文明的起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被評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 蟠龍菜 蟠龍菜選用精瘦肉、肥膘肉、精魚肉,調以雞蛋、蔥白、生薑、豆粉、食鹽、味精等配製而成,色澤潔白,滑爽,吃肉不見肉,吃魚不見魚。 [48] 米茶 米茶的作法是將大米放在鍋里炒至大半發黃帶焦時起鍋,用清水淘洗濾出水份,再放入鍋里加清水旺火煮沸至大米開花,起鍋自然冷卻即成。米茶水色淡黃,略溫而不苦。 葛粉 葛粉主要產自鍾祥市,富含豐富的鈣、鐵、鋅、銅等微量元素,以及20多種氨基酸和中藥有效成份葛根素、葛根黃酮等。可用其製作葛粉湯、羹、餅、包、餃、麵條、粉絲等製品。 [49] 京山橋米 京山橋米,京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不僅是湖北省首個食品類中國名牌,還是首個中國馳名商標。因原產於京山市孫橋鎮而得名,其顆粒細長、晶瑩剔透,在明嘉靖年間被御定為「貢米」。 [50-51] 京山烏龜 京山市是「中國生態龜鱉第一市」,京山烏龜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鈣含量31~53mg/kg,水分含量≤80%、蛋白質含量15.3%~20.1%、氨基酸含量10.5%~21.6%、脂肪含量1%~1.5%。肉質鮮香,湯汁醇厚,柔韌綿長。現已建成全國唯一國家級烏龜原種場和唯一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的烏龜生產基地。 [52-55] 京山白花菜 京山白花菜為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是湖北珍稀名產蔬菜作物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即為貴族宴賓珍餚,唐太宗李世民品嘗後贊其質優、味美,並將它定為每年的貢品。2011年被評為湖北十大名菜,授予金獎產品稱號。製品口感脆爽,回味無窮,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碳水化合物以及人體所需的鈣、鋅、鐵、鎂等微量元素。 [56-57] 紀山龍米 紀山龍米產於沙洋縣紀山鎮紀山村附近。米中富含蛋白質、脂肪、纖維素和其它微量元素。1998年獲得中國國際第四屆食品博覽會「中國市場名牌產品」稱號,1999年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檢測鑑定為純天然優質綠色食品。 [58] 長湖魚糕 長湖魚糕以長湖白魚為主料,摻合澱粉、蛋清、生薑等佐料等,攤成餠形,放進蒸籠,大火蒸製而成。 [58]

旅遊名勝

概況

荊門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也是鄂西生態文化圈的重要旅遊節點城市,截至2013年8月,荊門市有各類旅遊景點200餘處,其中國家級資源點11個,有3個4A級景區,2個3A級景區。 [59] 2015年末,荊門市有納入行業管理的旅遊景區12個,其中,4A級景區4個;擁有省級旅遊名鎮3個,省級旅遊名村6個;國家級休閒農業示範點2家,省級休閒農業示範點9家。

景點

荊門市主要景點

明顯陵 明顯陵,國家4A級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鍾祥市城東北5千米的純德山上。顯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父親恭睿獻皇帝朱祐杬、母親章聖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國中南地區最大的一座帝陵。顯陵圍陵面積181.13公頃,整個陵園雙城封建,外羅城周長3.6千米。 [61]

綠林山風景區 綠林山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京山市綠林鎮,景區面積120平方公里。綠林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第二次農民大起義「綠林起義」的發源地,也是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發祥地,史稱「光武中興,兆於綠林」,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綠林好漢」一詞正是起源於此。景區先後獲得「建國60周年最佳生態旅遊景區」、「外國人最嚮往旅遊目的地」、「湖北最美景區」等榮譽稱號。

湯堰溫泉 湯堰溫泉位於京山市溫泉新區,是國內罕見的雙料(含硫含氡)溫泉,這裡終年泉涌不斷,最高水溫74C°。南朝宋文學家盛弘之所著《荊州記》記載「新陽縣惠澤中有溫泉,冬月未至,數里遙望,白氣浮蒸如煙,上下采映,壯若綺疏。又有車輪雙轅形,世傳昔有玉女,乘車自投此泉。今人時見女子,姿儀光麗,往來倏忽。」(新陽縣即今京山市)南北朝西魏廢帝三年(公元554年),就以湯堰溫泉為名在京山市設立了「溫州治」。

虎爪山國家森林公園 虎爪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京山城西25公里,公園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天象景觀之精華,融奇花異木、珍禽異獸、洞溪瀑布、文物古蹟於一體。有萬松林海、千頃杉竹、十里銀杏、五嶺櫟林、三山紅葉等景觀。

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 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京山市西南部,是中國農谷核心區的綠色生態屏障,公園總面積793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83%。太子山的得名歷史淵源悠久,因嘉靖皇帝年少時常在此狩獵而得名,境內還有西漢王莽藏金洞;曹操兵敗赤壁、敗走太子山時的「丟石點兵堆」、「跑馬場」;被定為重點保護文物的明朝黎侍郎墓群;京山古八景的「仙女藏雲」之地的仙女洞、仙女泉;牛頭與石龍,春秋孔子周遊列國至此、中途休息的地方「聖人嶺」;鄭板橋辦案地;伍子胥伐楚,五場惡戰而勝的雁門關、司馬河等;新四軍五師抗日戰場,紅軍與國民黨軍瓦廟集戰鬥遺蹟等眾多傳說和歷史文化遺產。 [62-63]

茶花源風景區 茶花源風景區位於京山市新市街道水峽口村,風景區以茶花文化為主體,致力於經營茶花旅遊、茶花文化交流、茶花養生三大板塊;是一個集遊園賞花、攝影寫生、戶外拓展、自然科考、生態養生、休閒度假、學術交流、會議會務的綜合性生態旅遊景區。園區引進300多種來自歐美地區和亞洲其他國家的世界知名茶花品種,數量已達55000棵。花色百餘類,是國內單體面積最大,培育品系最多,盛花期最長的茶花繁衍、觀賞基地。

仙女紫薇園 仙女紫薇園景區是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打造的重點賞花旅遊景區之一,位於石龍水庫上游,與水庫接壤,總面積6500畝,內部樹木成蔭、河流環繞,其中紫薇花種植面積2000畝,園內可俯視水庫全貌,波光粼粼,特別是夏季園內紅花似海、遠方山巒蒼翠,是一處特色賞花、觀光休閒、郊遊野營的勝地。景區通過收集省內外82個紫薇優良品種,營建了1500畝苗木觀光園和60畝的品種收集和采穗圃。

湖北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樂園 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樂園位於京山市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是華中地區唯一合法狩獵場,占地面積約6000畝,是全封閉式狩獵主題樂園,其中狩獵區域約4000餘畝,相關服務區域近2000畝。園區內設有:狩獵場、梅花鹿培育養殖基地、野生動物園、拓展基地、親子樂園、萌寵園、室內射擊館、獵人餐廳、農家灶房、野炊場、帳篷營地、農耕體驗園、生態種植園等等。 [64-66] 湖北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樂園 湖北太子山狩獵文化主題樂園(20張) 王莽洞風景區 王莽洞景區地處京山市西南部,是太子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3A級景區,總面積約8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以上。開發有溶洞探險、石林探險、林中休閒、林下採摘等特色旅遊產品,主要建設有王莽洞、石倉雨林、藏佛洞、蝴蝶鏡潭、游步道、櫻花園、靈芝園等景點。

漳河風景區 漳河風景區,國家3A級景區、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荊門市西郊,距中心城區約19千米,是大型人工湖泊型風景區。漳河風景區總面積400平方千米,其中核心景區面積100餘平方千米,水域面積104平方千米,總庫容20.35億立方米,是中國八大人工水庫之一。庫中有200多個島嶼托水而出。 [67]

黃仙洞·娘娘寨景區 黃仙洞·娘娘寨景區,國家4A級景區,位於國家級大洪山風景名勝區核心腹地,距鍾祥市區66千米,是以自然生態為主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旅遊區。位於黃仙洞出口,地形地貌奇特,以喀斯特盲谷、四周喀斯特低山丘陵為主要的匯水盆地,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周圍還分布着桃花洞、牛鼻洞、鴿子洞、盆子洞等溶洞。 [68]

彭墩鄉村世界 彭墩鄉村世界,國家4A級景區,將農業種植、養殖、加工基地等建成一個個休閒農業的觀光景點,並與10.5平方千米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融為一體。景區的旅遊產品項目有村莊面貌、住宅小區、農民公園、有機蔬菜實驗基地、生態水蓮基地、種鴨養殖基地、蛋雞養殖基地、水產養殖基地等數十個觀光景點。 [69]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 大口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大洪山南麓山脈,距鍾祥市區郢中鎮30千米,是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自然生態旅遊區。公園面積1590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0.3%,平均海拔350米,最高海拔565.4米。 [70]

紀山楚文化旅遊區 紀山楚文化旅遊區位於沙洋縣西南端,緊鄰古城荊州,是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紀山境內古墓眾多,據考證,楚國第一王—楚莊王墓地在紀山境內,「中國第一古濕屍」和「郭店楚簡」均出土於此。園區包括紀山寺旅遊景區、楚王陵景區、白龍灘度假區、楚國城旅遊景區、郭店楚簡、戰國女濕屍出土地和紀山田園風光景區。 [71]

美人谷 美人谷,位於京山市綠林山風景區東南方向的萬福河峽谷。與綠林古寨遙遙相望,與鴛鴦溪一水相連,全長2千米。它由一系列的深潭、瀑布、奇石、幽洞組成。是一個以水為主的峽谷型探秘尋芳的生態休閒遊覽區。 [72]

白雲樓 白雲樓位於荊門市中心城區,是為紀念道教著名人物呂洞賓而修建。白雲樓所在地最初有一洞,名太平洞,始創年代可上溯到東漢末期。後隨着道教的發展,唐宋期間更名為臥雲洞,俗稱白雲洞,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辟洞建台,拆廟建樓,形成大規模的建築群體。 [73]

元佑宮 元佑宮位於鍾祥市郢中南隅、鏡月湖畔,系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璁御敕所建,有450餘年的歷史。元佑宮坐北朝南,布局中軸對稱,是典型的道教宮觀群落。 [74]

東寶塔 東寶塔是荊門今存的唯一一處具有千年歷史的地面文物,建於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寶塔通高33.3米,底部周長30.6米,七層四面八角,隔面設窗,攢尖式塔頂。塔基座周長31.2米,高0.76米。基座之上都有石須彌座,須彌座八角各雕一尊托塔金剛。底層門楣有石刻「長林頭角」四字,自底層有螺旋狀青石階梯上塔頂(海拔260米)。 [75]

惠亭湖國家水利風景區 惠亭湖景區於2004年被水利部授予國家水利風景區,2016年獲批國家濕地公園,位於京山市城區西南部,景區內有高峽平湖、小島林立、溪流峽谷等眾多山水景觀;有緊鄰大壩,森林覆蓋率達90%以上的惠亭山公園。惠亭山海拔211.6米,向東南綿亘,與尖峰山、鴨嘴山相連,三峰兀起,恰似駝峰,總長約5千米。 [76]

千佛洞國家森林公園 千佛洞國家森林公園位於荊門市區中心,因境內有千佛禪寺和千佛洞而得名,以城市森林景觀和人文資源特色著稱,2005年經國家林業局批准建立,規劃面積689.1公頃,由東寶山、將軍山、大台山、何家山、廟山、羅漢山、青山等山體組成,主峰東寶山海拔高235.4米,面積6.89平方千米,森林蓄積6.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85.3%。 [77]


著名人物編

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今鍾祥人,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後世稱嘉靖帝。 老萊子(公元前6—前5世紀),春秋時代楚國著名道學家,中國古代二十四孝子之一。 宋玉(公元前300—前230年),戰國時期楚國著名詩人和文學家,今鍾祥胡集人。 莫愁女(公元前3世紀前後),姓盧,名莫愁,戰國晚期楚國著名的民間歌舞藝術家,今鍾祥人。 聶紺弩(公元1903—1986年),京山縣城關人,中國現代老一輩多才作家,新聞工作者,雜文家,古典文學研究學者,詩人。 (僅列部分,參考來源: [78] ) 從《湖北省志·人物誌》收錄的一千五百多人中遴選二百餘人,每人一傳或者多人合傳,結集成《湖北名人》,系統地反映湖北古今人物勝狀。   《湖北名人》目錄———— 以下都是湖北人   傳說中的荊楚名人   中華民族始祖——炎帝(即神農氏,今隨州厲山人)   炎黃子孫的偉大母親——嫘祖(今宜昌遠安人)   巴人先祖廩君——巴務相(今恩施長陽人)   上古時代的中國司法鼻祖——皋陶(今黃岡英山人)   殷商時期的商朝名相——傅說(今黃岡英山人)   西周賢相、樊姓始祖——仲山甫(今襄陽樊城人)   春秋時期的道教學派創始人——老萊子(即老子,今湖北荊門人)   荊山腳下獻玉人——卞和(今襄陽南漳人)   "高山流水覓知音"——鍾子期(今武漢漢陽人)   戰國末期的楚國歌舞家——莫愁女(今荊門鍾祥人)   代父從軍的巾幗英雄——花木蘭(今武漢黃陂人)   先秦至南北朝   尹吉甫(今十堰房縣人)——軍事家、詩人、哲學家,中華詩祖、西周尹國的國君;   曾侯乙(今隨州曾都人)——戰國時期南方曾國的國君   季 梁(今隨州曾都人)——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我國南方第一位文化名人;      斗子文(今孝感雲夢人)——社稷名臣之首、春秋時代楚國令尹;   季 布(今隨州曾都人)——漢初大臣、俠士,一諾千金的楚國名將;   楚莊王(今荊州江陵人)——楚國最有作為的國君,春秋五霸之一、是中華尚武第一人;   孫叔敖(今荊州江陵人)——春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專家、楚國令尹;   優 孟(今湖北荊州人)——楚國宮廷藝人,是中國古代的戲劇鼻祖;   養由基(今荊門沙洋人)——春秋時期楚國將領,是百發百中、百步穿楊的神箭手;   申包胥(今荊州監利人)——被楚國君臣尊稱為"賢大夫"   伍子胥(今荊州監利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謀略家、吳國大夫,是姑蘇城的營造者;   文 種(今荊州江陵人)——春秋末期著名的謀略家   范 蠡(今屬湖北省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道家學者和經濟學家;   曾 子(今隨州曾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後世尊稱為"宗聖" ;   甘 德(今湖北荊州人)——先秦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世界上最古老星表的編制者;   鬼谷子(今宜昌當陽人)——春秋戰國時期道家代表人物、縱橫家的鼻祖;   莊 子(今荊州江陵人)——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   許 行(今隨州隨縣人)——戰國時期著名的農學家、思想家,農家代表人物;   屈 原(今宜昌秭歸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愛國詩人、政治家,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黃 歇(今武漢江夏人)——楚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水利專家,戰國四公子之一;   羋 月(今宜昌枝江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政治家,史稱"宣太后";   宋 玉(今襄陽宜城人)——風流儒雅的辭賦家,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黃石公(今湖北黃石人)——秦末漢初著名哲學家、戰略家、軍事家,是中國風水學的創始人;   王昭君(今襄陽宜城人)——促進漢、匈友好的和親使者,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王匡、王鳳(今荊門京山人)——西漢末年綠林起義軍領袖   劉 縯(今襄陽棗陽人)——新朝末年著名人物、軍事家;   劉 玄(今襄陽棗陽人)——漢朝更始帝、政治家;   劉 秀(今襄陽棗陽人)——東漢王朝的締造者,開國皇帝、政治家、軍事家;   陰麗華(今襄陽老河口人)——東漢"光烈皇后",才貌雙全的傳奇賢后;   岑 彭(今襄陽棗陽人)——東漢初年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之一;   劉 焉(今湖北天門人)——漢末群雄、東漢末年益州牧;   蔡 倫(今襄陽棗陽人)——造紙術的改造者,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之一;   張仲景(今襄陽棗陽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劉 璋(今湖北天門人)——東漢末年益州牧   孟 宗(今孝感孝昌人)——哭竹生筍的孝子,二十四孝之一 ;   黃香、黃瓊、黃琬(今孝感雲夢人)——"江夏三黃,天下無雙";   王逸、王延壽(今襄陽宜城人)——步武屈宋的辭賦名家   龐 統(今湖北襄陽人)——蜀漢著名謀士   馬 謖(今襄陽宜城人)——素有馬氏五常的智計之士   費 禕(今孝感孝昌人)——處事明敏的治國大吏   張 悌(今湖北襄陽人)——三國時期東吳名相   李 充(今孝感安陸人)——中國圖書目錄學的奠基人   習鑿齒(今湖北襄陽人)——熱愛鄉土的歷史學家   柳世隆(今湖北襄陽人)——南北朝時期宋、齊大臣,一代名相;   蕭 統(今湖北襄陽人)——南朝傑出的青年文學家,西梁追尊"昭明皇帝";   庾 信(今屬湖北省人)——南北朝時期文學家、詩人,"宮體詩"的代表人物之一;   蕭美娘(今荊州江陵人)——隋朝"蕭皇后",歷史上最搶手的皇后;    柳 渾(今湖北襄陽人)——唐代名相,開創詠明體的先鋒詩人;   隋、唐、五代   樊 興(今孝感安陸人)——從家奴到將軍   弘 忍(今黃岡黃梅人)——中國禪宗史上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   張柬之(今湖北襄陽人)——花甲就任並有作為的宰相   杜審言(今湖北襄陽人)——推動律詩走向成熟的重要詩人   孟浩然(今湖北襄陽人)——盛唐山水田園詩開先河的詩人   黃 岸(今黃岡黃州人)——唐初隱士、福建莆黃姓之始祖;   綦毋潛(今荊州江陵人)——"盛得江左風,彌工建安體"的詩人   杜 甫(今湖北襄陽人)——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後人稱為"詩聖";   岑 參(今荊州江陵人)——唐朝邊塞詩人的傑出代表   張 繼(今湖北襄陽人)——創作千古絕唱《楓橋夜泊》的詩人   陸 羽(今湖北天門人)——我國茶學的奠基人,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戎 昱(今荊州江陵人)——近承杜甫遠承屈宋的現實主義詩人   皮日休(今湖北天門人)——參加過農民起義的詩人   黃 滔(今黃岡黃州人)——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學家,被譽為"福建文壇盟主";   黃仁穎(今黃岡黃州人)——五代時期狀元   宋、元、明、清   孫何、孫僅、孫侑(今湖北荊門人)——北宋大臣、"荊門三鳳"兩狀元;   畢 升(今黃岡英山人)——活字版印刷術發明者,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家之一;   宋庠、宋祁(今孝感安陸人)——台閣重臣、文史大家;   吳中復(今黃石陽新人)——宋朝仁宗、神宗兩朝名臣、詩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皇封 "鐵御史";   鄭 獬(今孝感安陸人)——北宋狀元、詩人;   程顥、程頤(今武漢黃陂人)——北宋理學的奠基者、教育家;   龐安時(今黃岡浠水人)——宋代著名醫學家,被譽為「北宋醫王」;   米芾、米友仁(今湖北襄陽人)——父子同為著名書畫家   潘大臨(今黃岡黃州人)——北宋江西派詩人,被稱為"天下奇才";   吳玠、吳璘(今黃石陽新人)——南宋抗金名將、軍事家;   孟 珙(今襄陽棗陽人)——南宋著名的軍事家、統帥,抗金抗蒙名將;   余 玠(今黃岡武穴人)——南宋抗蒙名將   馮 京(今武漢武昌人)——宋朝最後一位"三元及第"的狀元   趙 復(今孝感安陸人)——開創程、朱之學北傳新局面的大學者;   明玉珍(今隨州隨縣人)——元末農民起義軍領袖、大夏國皇帝;    徐壽輝(今黃岡羅田人)——紅巾軍天完政權領袖、天完國皇帝;   陳友諒(今湖北仙桃人)——中國元末大漢政權建立者、陳漢皇帝;   楊 溥(今荊州石首人)——明代著名政治家、內閣首輔;   劉 春(今黃石陽新人)——明代禮部尚書、四朝元老;    朱厚熜(今荊門鍾祥人)——明代最為傳奇的皇帝,政治家、軍事家;   吳國倫(今黃石陽新人)——著名文學家、教育家,明代"後七子"之一;   李時珍(今黃岡蘄春人)——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藥物學家,被人譽為"醫聖" ,世界文化名人;   張居正(今荊州江陵人)——殫精竭慮力挽明朝危亡的改革家、政治家、內閣首輔; [1]

城市榮譽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9] 國家園林城市 [79]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 [80] 全國造林綠化十佳城市 [81] 國家現代林業建設示範市 [82] 湖北省歷史文化名城 [2] 國家森林城市 [83] 全國農機化示範區 [84] 國家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 [85] 國際候鳥養生之都 [86] 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87] 全國城市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88] 第四批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 [89] 2019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90] 「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發展指數2019」第107 [91] 國家體育消費試點城市(2020年8月25日) [92]


相關視頻

《這就是荊門》2018城市宣傳片

https://v.qq.com/x/page/s0805bewx2t.html

標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