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草炭是沼澤發育過程中的產物,又名「泥炭」,亦叫作「泥煤」,形成於第四紀,由沼澤植物的殘體,在多水的嫌氣條件下,不能完全分解堆積而成。含有大量水分和未被徹底分解的植物殘體、腐殖質以及一部分礦物質。草炭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為煤最原始的狀態),乃有機物質。

中文名:草炭

外文名:peat

別 名:泥炭

簡 介:沼澤發育過程中的產物

組 成「有機物質」和「礦物質」

目錄

主要成份

「泥炭」在自然狀態之下,其組成的物質橫跨液相、氣相和固相,是由三種相態合成的。其中固相物質包含「有機物質」和「礦物質」兩個部份,如果以組成物質的角度來看,「泥炭」的主要成份是有機物質(那便是碳元素的主要來源),而其中又以固相的有機物質比例為最高。

由不同物質組成的「泥炭」是會有不同的物理性質與化學特性的。基本上「泥炭」含豐富的、鈣、錳等多樣元素,是純天然的有機物質,它是一種無菌無毒無公害無污染、無殘留的綠色物質,可作多方用途。 有機質含量在30%以上(國外認為應超過50%),質地鬆軟易於散碎,比重0.7-1.05,多呈棕色或黑色,具有可燃性和吸氣性,pH值一般為5.5~6.5,呈微酸性反應,呈層狀分布, 稱為泥炭層。

區域分布

世界各地都有發現「泥炭」的蹤跡,大部份發掘到的「泥炭層」,許多都是在9,000年前,上一次的冰河期結束、冰河北退之後才形成的(像這樣的「泥炭層」,形成的速度非常緩慢,有時每年只有一公厘的程度而矣)。 除了美國佛羅列達州的大沼澤區(Everglades)外,幾乎所有的「泥炭」區都位於高緯度的地區(約占80%),而世界上約有60%的濕地地區都是「泥炭」的蘊藏區(約達四百萬平方公里),其中約6%的地區已經被開發為農耕或育林使用,因而遭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 [1]

形成條件

「泥炭」是沼澤在形成過程中的必然產物,也是沼澤地形的特徵之一。其主要的來源是「泥碳苔(Peat Moss)」或「泥碳蘚(Sphagnum)」,除此以外便是其他的有機物質,如動、植物和昆蟲的屍體,都有可能成為「泥炭」的形成之來源,這些物質在死亡之後沉積在沼澤的底部,由於潮濕與偏酸性的環境而無法完全腐敗分解,因而形成「泥炭層」(通常較潮濕的地方「泥炭層」的形成比較快,有機物的分解度比較低,而較乾燥的地方則相反) [2]

基本用途

1、燃料:許多盛產「泥炭」的地方,「泥炭」主要是被用作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來使用的。

2、制酒:在『蘇格蘭』製造之「蘇格蘭威士忌」的過程中,「泥炭」被大量用來烘烤已發芽的大麥(使其具有獨特的煙熏味道),已經成為「蘇格蘭威士忌」的風味特色,業內稱之為「泥炭度(Peatiness)」,也是「泥炭」 這名詞最常被提及的場合。

3、建植:「泥炭」 其本身的豐富營養成份,對於植物而言非常有利,所以「泥炭」被大量採用來建植草坪高爾夫球場足球場網球場綠茵場地草地園林栽種花卉等,是上佳的複合肥原料之一,所以便有「草炭」之稱號。 以上所述之各類場地,往往在建植前都需要對土壤進行特殊處理,而由於「草炭」排水功能佳,加之肥效較長,能促進地下根系的生長,達致色正株壯之效果。 因此,「草炭」對土壤之「種植層」便有基礎性的改良作用,令後期草坪的生長、護理和保養的幫助甚大。

4、建築:尤其是建做屋頂花園的話,更是非「草炭」莫屬(由於「草炭」的乾重和濕重分別是是普通土壤的20%和30%而已,並含有豐富的營養成份)。 一般以採用2份普通土壤比1份「草炭」的比例做成混合土來建做屋頂花園,既可減輕土基重量20%至30%,又可改善土基透氣性和養份結構。

5、盆栽:「草炭」已成為當前溫室盆栽中,高檔花卉生產,栽培。理想的盆花栽培基體物質是用30%至70%的「草炭」,摻和適量的蛭石、珍珠岩等材料(蘭花,杜鵑,君子蘭等花卉可用100%的「草炭」直接栽培)。

6、育苗:花卉與蔬菜的育苗過程,可採用「草炭」為介質材料,為基質結構來培育幼苗,可大大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提高幼苗的發育質量和成活率。

7、原料:「草炭」是有機無機肥的主要添加原材料,也是生產優質花卉營養土、育苗床土工廠化育苗(無土栽培)、出口盆栽花卉基土等不可缺少的主要原材料。 因「泥炭」本身就已經是無公害的綠色肥料,用之而生產的各類生物菌肥、高效有機無機復混肥料,具有長效、無污染、無公害、無殘留等優點,是現時中國重點推廣建設「綠色生態」農業環境的理想肥料。

8、 改良土壤:對無論是種、種或種植其他農作物的土壤,如有板結硬化等現像,只要加入適量「草炭」便可恢復並提高土壤的持水、通氣和保肥的能力,又能增加營養成份,從而提高產品質量,達致更佳的經濟效益 [3]


視頻

原來美國是這樣開採泥炭,每一鏟斗這麼整齊完美,太牛了!

參考文獻

  1. [宋軒, 曾德慧, 林鶴鳴, et al. 草炭和風化煤對水稻根系活力和養分吸收的影響[J]. 應用生態學報, 2001, 12(6):867-870.]
  2. [秦玲, 康文懷, 李嘉瑞, et al. 草炭及其改良土壤對氮、磷、鉀的吸附特性[J].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 2009, 29(1):20-24.]
  3. [秦玲, 魏欽平, 李嘉瑞, et al. 草炭對砂質土壤保水特性的影響[J]. 農業工程學報, 2005, 21(10):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