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荔湾区是广东省广州市下辖区,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西部,是广州市中心城区和广佛都市圈的核心区,素以“西关”“荔枝湾”和“水秀花香”著称。

荔湾区东与越秀区相连,北部、西北部与白云区水陆相通,西部与佛山市南海区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曾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称号。

目录

建制沿革

荔湾,旧称“西关”,因区内有“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美誉的“荔枝湾”而得名。

原荔湾区

2000年,荔湾区辖12个街道。总人口474830人,各街道人口:金花街道49803、岭南街道34699、南源街道55749、彩虹街道44911、多宝街道37035、龙津街道39517、西村街道39129、站前街道33771、沙面街道4456、逢源街道54029、昌华街道33327、华林街道48404。(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如今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2002年,荔湾区辖13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

2004年,荔湾区辖13个街道:

沙面街道:辖翠洲、鹅潭2个社区。

岭南街道:辖扬仁东、扬仁西、故衣街、十三行、冼基、沙基、清华、清平、和平、联庆10个社区。

华林街道:辖光复、德星、荔广、寺前、鸿昌、彩园、兴贤、曾巷、连登、下九、怀远、福安、河傍、湛露14个社区。


荔湾区地图

多宝街道:辖恒宝、莲塘、泰华、吉祥坊、丛桂、黄沙、宝源、新风、至宝、恩宁、谊园、天佑12个社区。

昌华街道:辖荔湖、如意坊、逢庆、昌华苑、涌边、西关大屋、泮塘7个社区。

逢源街道:辖惠城、泰兴、源胜、华贵、何家祠、耀华、厚福、马基涌、隆城、富力东、富力西、公寿里、梁家祠、逢源北14个社区。

龙津街道:辖人民中、六甫、三元坊、龙津东、长寿、华福、洞神坊、洪寿、锦龙、都堂、龙翔11个社区。

金花街道:辖三甫、桃源、锦绣、和安、蟠虬、吉祥、隆庆、龙源、世纪、陈家祠、小梅、林苑12个社区。

彩虹街道:辖荔溪、幸福、环彩、冼家庄、荔景、中兴、西园、周门、党恩、宝石、园中园11个社区。

南源街道:辖西场、和平南、南岸、风雨亭、源溪、环翠园、和平新村、电业、青年、西焦、澳口、塘前新、荔港南湾13个社区。

西村街道:辖西湾、大岗元、长乐、西湾东、广雅、环市西苑、增埗、协和8个社区。

站前街道:辖站西、克山、西站、陈岗、流花、侨苑6个社区。

桥中街道:辖东海、坦尾、河沙、恒海、颐和、长安6个社区。

原芳村区

荔湾区 广州西关古玩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芳村地区属南海郡。

至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芳村分属番禺县、南海县管理。民国26年(1937年),芳村陆续划归广州市。

195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为加强市郊农村领导,在东南郊建立新滘区,北郊建立白云区,南郊建立芳村区,芳村开始成为区一级行政单位。

1954年,中共广州市委撤消芳村区建制,原芳村区农业口并入新滘区,居民划入河南区(今海珠区)。

1957年,市政府决定,将白云、黄埔、新滘(含芳村)三个区,合并成为广州市郊区。

1958年,原属南海县的海南、海北、海中、龙溪、增滘、五眼桥及沙贝、横沙等地划归广州市,郊区进一步扩大。同年,郊区成立了鹤洞、新滘、黄埔、沙河、三元里、石井、江村、石龙、人和、太和、竹料、钟落潭、罗岗、九佛等十四个农村人民公社。原南海县之海龙围及五眼桥等地归鹤洞人民公社管辖,芳村地区由芳村镇及鹤洞人民公社两部分组成。

1960年,市政府成立芳村城市人民公社。后改芳村区,成立“芳村区人民政府”,实行区一级行政体制,但1962年又合并划归回广州市郊区。

1984年,芳村地区成立鹤洞区公所,后又改为“东漖镇人民政府”。芳村地区划分为城镇、农村两部分。

1985年,因市区发展,政府把广州市划分为八个区,即:越秀、东山、荔湾、海珠、白云、黄埔、天河、芳村。

2005年5月起,将其与旧荔湾区合并,“芳村区”行政区划取消。[1]

现荔湾区

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荔湾区辖22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荔湾区总人口474830人,其中:金花街道49803人,岭南街道34699人,南源街道55749人,彩虹街道44911人,多宝街道37035人,龙津街道39517人,西村街道39129人,站前街道33771人,沙面街道4456人,逢源街道54029人,昌华街道33327人,华林街道48404人。芳村区总人口323758人,其中:花地街道39343人,白鹤洞街道41425人,冲口街道42512人,石围塘街道63105人,茶窖街道37034人,东教镇100339人。

2002年,荔湾区辖13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 桥中),芳村区辖9个街道(冲口花地茶滘 白鹤洞 石围塘 东漖 东沙 海龙 中南)。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荔湾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七路。对新组建的越秀区和荔湾区的部分边界线进行了调整。调整前,荔湾区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芳村区总面积46.2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3年)。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荔湾区辖22个街道(沙面、华林、多宝、昌华、逢源、龙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岭南、桥中、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

行政区划

荔湾

华林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南部,东起人民路,西至宝华路,南到和平路,北连长寿路。面积0.72平方千米,居民2万多户,人口近6万,辖14个社区。办事处驻十八甫北曹基直街81号。

逢源街道位于广州市荔湾老城区的中部,东起康王路,西至龙津西路,南接长寿西路,北达中山八路。面积0.78平方千米,人口近7万。办事处驻华贵路华贵横街25号。

龙津街道位于荔湾区的东部,东起人民路,西至康王路,南达长寿路,北连中山七路。办事处驻光复中路299-301号。

彩虹街道位于荔湾区中部。面积1.0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5万人。办事处驻中山八路周门街80号。

多宝街道办事处驻恩宁路多宝坊23号。

岭南街道办事处驻十八甫南路冼基东24号。

西村街道位于荔湾的西北部,东与流花商业区相连,南联西关腹地,西倚珠江与南海市相望,北邻白云区石井镇。面积3.27平方千米,占荔湾总面积的27.71%;人口8.4万人。办事处驻协和路1号。

南源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北部。面积1.85平方千米,人口5.4万人。办事处驻南岸路马塘坊23号。

金花街道位于荔湾区东北部,东、北邻接越秀区,西与彩虹街相接,南与龙津街、逢源街相接。面积1.168平方千米,人口6万多人。辖12个社区。办事处驻西华路金花直街蟠虬街100号。

昌华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部。东起龙津西路、恩宁路,西临珠江边,南接蓬莱路,北达中山八路。办事处驻龙津西逢源南63号。

沙面街道位于荔湾区的西南部,东西面被沙面河围绕,北与六二三路隔河对望,南接珠江,为一座孤岛。办事处驻沙面大街8号。

芳村

2005年4月28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5]35号):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

芳村区位于广州市西南端。北、东面临珠江(南航道),与白云区石井镇、荔湾区、海珠区隔江相望;南靠珠江(佛山水道),与番禺区大石镇、南海区平洲镇相邻;西与南海区盐步镇、黄岐镇接壤。总面积46.2平方千米。总人口19万人(2003年)。

区人民政府驻地邮编:510360。代码:440107。区号:020。拼音:FangcunQu。

2000年,芳村区辖5个街道、1个镇。总人口323758人,各街道、镇人口:花地街道39343、白鹤洞街道41425、冲口街道42512、石围塘街道63105、茶滘街道37034、东教镇100339。(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1年12月29日起,撤销东漖镇,设置东?#93;、海龙、中南、东沙4个街道。年底,芳村区辖9个街道(白鹤洞、冲口、茶滘、花地、石围塘、东漖、海龙、中南、东沙),90个居委会、1个家属委员会(广船西部宿舍管理区)、17个村委会:

石围塘街道:设15个居委会(山村、杉栏、山溪、火车站、南塘、秀水、塞坝口、万盛、桥东、滘口、芳雅园、芳信、怡福、如意、芳华苑)和2个村委会(山村、五眼桥)。

花地街道:设15个居委会(明心、陆居路、上市、镇东、新龙沙、外约、中市、民治、全福里、大策、小策、二沙地、怡芳苑、百合园、花海)和1个村委会(花地)。百合园、花海2个居委会是2001年4月5日成立。

茶滘街道:设16个居委会(茶滘、悦成路、茶滘新村、红棉苑、芬芳、合兴苑、穗芳、秋兰、金兰、花苑新村、鸿图苑、大田、春兰、汾水、永安、葵蓬)和2个村委会(茶滘、葵蓬)。汾水、永安2个居委会是2001年2月9日成立。

冲口街道:设12个居委会(鹤松、沙涌、墩头、招村、杏花、兄弟园、下市、接龙里、坑口、江兴、华丽园、西坑)和1个村委会(坑口)。

白鹤洞街道:设16个居委会(鹤建里、山顶、鹤洞、东塱、金光、金达、金通、金辉、福盛、观鹤一、观鹤二、观鹤三、鹤翔一、鹤翔二、鹤平一、鹤平二)、1个家属委员会(广船西部宿舍管理区)和1个村委会(鹤洞)。观鹤一、观鹤二、观鹤三、鹤翔一、鹤翔二、鹤平一、鹤平二7个居委会是2001年3月30日成立。

东漖街道:设10个居委会(东漖;、西塱、康乃馨、松竹坊、东鹏、白鹤沙、花园第一、花园第二、花园第三、花园第四)和2个村委会(东、西塱、大花园)。康乃馨、东鹏、花园第一、花园第二、花园第三、花园第四6个居委会是2001年6月11日成立。

海龙街道:设2个居委会(海龙、大和)和3个村委会(增滘、海北、龙溪村)。

中南街道:设1个居委会(海南)和2个村委会(海南、海中)。

东沙街道:设3个居委会(环翠、紫翠、紫荆)和3个村委会(东塱、沙洛、南漖)。

2002年,芳村区辖9个街道(冲口花地茶滘白鹤洞石围塘东漖;东沙海龙中南)

2004年,芳村区辖9个街道。

白鹤洞街道:辖鹤洞、鹤建里、观鹤一、观鹤二、山顶、金光、金达、鹤平、鹤翔9个社区;广船家委会。

冲口街道:辖鹤松、沙涌、华丽苑、杏花、联合围、兄弟园、聚龙、罗涌、坑口、汇兴10个社区。

地街道:辖明心路、陆居路、民治、新隆沙、怡芳苑、小策、大策、中市8个社区。

石围塘街道:辖山村、山溪、杉栏、如意、南塘、秀水、塞坝口、万盛、桥东、滘口、芳雅苑、逸彩、岭南13个社区。

茶滘街道:辖茶滘新村、合兴苑、汾水、花苑、永安、芬芳、金兰、葵蓬、红棉、茶滘、乐怡居11个社区。

东漖街道:辖芳村花园、芳园、康乃馨、东鹏、东漖;、西塱6个社区。

海龙街道:辖增滘、海北、龙溪3个社区。

东沙街道:辖金宇、东塱、南漖;、沙洛4个社区。

中南街道:辖海中、海南2个社区。

2005年4月28日,撤销广州市芳村区,将原芳村区的行政区域划归荔湾区管辖。荔湾区人民政府驻中山七路。对新组建的越秀区和荔湾区的部分边界线进行了调整。调整前,荔湾区面积11.8平方千米,人口52万(2003年)。截至2005年12月31日,荔湾区辖22个街道:沙面街道、岭南街道、华林街道、多宝街道、昌华街道、逢源街道、龙津街道、金花街道、彩虹街道、南源街道、西村街道、站前街道、桥中街道、白鹤洞街道、冲口街道、花地街道、石围塘街道、茶滘街道、东漖街道、海龙街道、东沙街道、中南街道。

人口

2017年,常住人口95.00万人。2017年,户籍总人口73.59万人,其中,户籍出生人口1.02万人,户籍死亡人口0.64万人。政策生育率98.4%,出生性别比110.39;人口自然增长率3.22‰。

经济

综合2017年荔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69.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8亿元,下降0.8%;第二产业增加值236.71亿元,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926.40亿元,增长5.3%。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为0.6:20.2:79.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1%、17.6%和82.5%。经济密度19.80亿元/平方公里。

第一产业

2017年,农业总产值7.65亿元,下降1.7%。其中,种植业产值6.58亿元,下降1.7%。

第二产业

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5.78亿元,增长11.3%。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266.71亿元,下降0.6%;重工业总产值129.07亿元,增长48.0%。分行业看,产值前三位依次是烟草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医药制造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51.3%、20.8%和9.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100.3%,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

2017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36家,2017年,建筑业总产值112.16亿元,下降1.4%;新签订合同金额286.59亿元,增长51.2%。房屋施工面积774.8万平方米,增长12.2%。

第三产业

国内商业

2017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8.91亿元,增长11.0%。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746.06亿元,增长10.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92.85亿元,增长15.6%。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类别看,零售额前三类分别是中西药品类、汽车类和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分别实现零售额284.82亿元、53.12亿元和9.40亿元。2017年,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5877.78亿元,增长9.5%。

民营经济

201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456.92亿元,增长4.3%,占GDP比重为39.1%。2017年,全区个体经营户7.37万户、从业人员8.17万人、资金数额13.97亿元,分别增长3.2%、5.0%和6.7%;私营企业2.71万户、从业人员6.02万人、注册资金539.76亿元,分别增长16.1%、8.7%和41.7%。

对外贸易

2017年,商品进出口总值152.11亿元,增长5.3%,其中,出口总值87.68亿元,下降13.5%;进口总值64.43亿元,增长49.4%。实际利用外资3259万美元,下降73.3%;合同利用外资6439万美元,下降37.3%。

投 资

2017年,法人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179.38亿元,下降47.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5.18亿元,下降54.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0.87亿元,为净增长;第二产业投资3.17亿元,下降47.4%;第三产业投资175.34亿元,下降47.5%。分投资主体看,国有、民间和港澳台外商经济分别完成投资13.53亿元、45.25亿元和29.51亿元。2017年,项目在地固定资产投资额210.57亿元,下降43.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43.40亿元,下降50.2%。

财税收入 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33亿元,增长1.3%,其中,税务部门组织收入32.43亿元,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9.86亿元,增长10.3%。

2017年,税收总额326.34亿元,增长31.4%。其中,国税收入202.12亿元,增长12.7%;地税收入124.22亿元,增长80.0%。

社会事业

科技

2017年,区财政投入科技经费3.45亿元,增长40.8%。2017年,专利申请11642件,增长29.4%,其中,发明专利申请3828件,增长34.1%;专利授权2394件,增长20.8%,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81件。2017年,拥有26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6家众创空间,拥有孵化器面积39.2万平方米,在孵企业419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22家,连续两年实现倍增。2017年,新增主板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广州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302家。

教育

2017年,全区基础教育各类学校203所,其中,幼儿园110所,小学52所,初中18所,高中8所,特殊教育2所,职业中学1所;在校学生125854人,毕业学生29251人,专任教师8717人。2017年,新增市示范性高中2所,新增教育用地约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2017年,全区共有33所中小学校被评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学校,已有45所学校完成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11所家庭教育学院实验基地已有讲师成员249人。

文化

2017年,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510场,主要有第七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荔湾区龙舟邀请赛、首届粤剧嘉年华、全球微粤曲大赛等活动。2017年,发放文化惠民券1万张,组织100场电影和200场演出进社区,举办书画展、讲座、论坛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惠及人数66万人次。区图书馆2017年,接待读者54.12万人次,向读者推出新书2.74万册,外借图书37.76万册次,新办借书证3616个,开展读者活动78次;向街道图书馆外借图书4.2万册,每周开放时间为64小时。十三行博物馆馆藏文物1596件(套),进馆总人数10余万人次,荣获“广东十大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地理坐标”称号。粤剧艺术博物馆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荔湾博物馆获评“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优良基地”,区文化馆成功申报广东省群众文艺作品试排试演基地。2017年,新增区级非遗项目3个,市级非遗项目2个,省级非遗传承基地2个,省级传承人4人。

卫生

2017年,全区共有各类卫生机构206个,其中,医院27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4个、门诊部63个、区卫监所、区疾控中心各1个,其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80间。2017年,全区拥有床位5911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863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3300人。2017年,全系统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量539.66万人次,增长4.7%。其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量262.45万人次,增长5.0%,门诊量占全系统门诊总量比重48.6%。常住人口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81.7%。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人群27.3万人,覆盖率31.3%,其中,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慢性病患者、重性精神性疾病及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72.6%。2017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3544例,丙类传染病6449例,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355.70/10万,丙类传染病发病率647.27/10万。

体育

2017年,举办和承办各类群体赛事活动70多项,参加人数约26万人次。竞技体育再创佳绩,区籍运动员参加全国以上赛事获第一名18项、第二名24项、第三名24项,参加全省赛事获冠军42项、亚军28项、季军36项,在全巿青少年运动会中,荣获竞技组和学校组团体总分“双第一”,区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体育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17年,新建41条健身路径,建成白鹤洞街七人制小型足球场,稳步推进西郊游泳场竞赛池看台建设,启动体育馆多功能室第二期健美场地改造。

社会保障

2017年,全区职工四大险种参保人数102.60万人。其中,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4.33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26.74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26.55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24.98万人。2017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1.76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15.47万人。

2017年,向4200多户低保、低收入困难家庭发放各类救济金、临时物价补贴、节日慰问金等6442万元,实施实物救助价值328万元;为2674户家庭提供住房保障。2017年,实施各类医疗救助19587人次,其中,实施门诊医疗救助16073人次。2017年,开展流动救助服务838次,其中劝导、指引流浪乞讨人员人1769次,护送流浪乞讨人员56人。

2017年,全区共有社会福利养老机构29间、星光老年之家125间,各类养老床位总数6444张。实施“银玲安康行动”,为18.4万60周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推动医养融合,探索“互联网+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推动“虚拟养老院”建设,全覆盖设立社区“大配餐”服务点74个,服务23.60万人次。2017年,发放长者长寿金94.62万人次;新办理老年人优待卡15366张,补办5280张,升级18302张。

人民生活

2017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532元,增长8.2%;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0523元,增长7.0%。

环境保护

2017年,开展污染源排查行动3次,出动执法人员280人次,核查污染源763个。区环保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出动执法人员5260人次、监测人员366人次、检查企业2630家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32次,对涉嫌环境违法的52宗案件依法移送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立案处理。全面推行固体废物GIS信息管理系统,审核发放电子标签363个。完成21座加油站油气回收系统整改。辖区内已安装油烟在线监控设备企业468家,实时监控台数468台。全面贯彻落实“水十条”、河长制,实施南粤水更清行动,完成沙基涌等13条河涌消除黑臭任务、牛肚湾涌连通工程、20个城中村支管完善工程。区域环境和交通环境日间噪声分别为56.9dB(A)和69.5dB(A)。

交通运输

荔湾区位于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市西部,繁华市区之一,老八区之一,地处珠江东、北岸,交通枢纽纵横交错;北接火车站、白云机场;南有人民桥、珠江隧道贯通珠江两岸;西边有珠江大桥飞架东西,连同南海、佛山;西南有京广铁路广州货运南站及广州港新风作业码头;更有107国道,广佛高速连接广深高速公路,直通香港;广州地铁Ⅰ号线及内环高架路纵贯全区,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使荔湾区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为商家必争之地。荔湾区自古以来即是广州市最有名的商业繁华区之一。

荔湾区水陆路交通便利,北接广州火车站白云机场;南连洲头嘴码头和横贯珠江两岸的交通捷径珠江隧道;西连广佛广清广花等公路交通出口;可通世界各地口岸的新风港;在建中的广州市地下铁路分别从东西、南北走向横跨全区。

老城区房屋密集,地面交通仅依赖于中山路、东风路、花地大道等少数几条主干线,但作为补充,地铁的出现使得荔湾区的交通问题迎刃而解。地铁一号线设置的站点几乎覆盖了荔湾区的所有商业旺地,并且大大缩短了芳村与老城区之间的距离。在对外交通方面,荔湾区内分布着广州市的许多大型客运站,这里既有通往省内的各路班车,也有开往全国各地的客车。

历史文化

十三行

广州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闻名中外的千年贸易之都;而十三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和见证地。十三行大致的位置为东至仁济路、西至杉木栏路,北至十三行路,南至珠江之间的区域。

从1757年至1852年,十三行独揽我国对外贸易85年。当时的清政府既然要开放广州对外贸易,但又要防止外国商人直接与中国商人做生意,于是建立和实施一种“以官制商,以商制夷”的措施,即指定一些商人作为中介同外国商人进行贸易,这些中介商人所开设的对外贸易的组织称为“洋货行”,俗称十三行。这样,偌大的中国对外贸易就集中在广州,由十三行行商居间贸易。

荔湾广场

荔湾广场,位于广州市最繁华的黄金地段----下九路。是一座占地四万多平方米、拥有六层共十四万平方米的商场、两千多间商铺及八幢共一千六百多套豪华住宅,建筑面积共三十一万平方米,集居住、饮食、购物、娱乐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商住群楼。

从1995年开始有商家在此经营水晶半宝石产品,2001年开始形成专业半宝石水晶市场,目前发展成东南亚规模最大的半宝石系列商品专业批发市场。主要是以水晶半宝石为主,70%的商家来自海丰可塘,其余有来自江苏东海等地的。主要以厂家直销批发为主,其次是个体经营者,有商家表示正向成品批发市场转型。种类齐全、产品丰富,有万余产品在此展示,年销售额达40—50亿元。

上下九步行街

上下九商业街全长800米,有骑楼式建筑238间,建于20世纪初,是经国家商业部批准的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步行街上布满各中、高级百货公司,附近还有西来初地、华林寺、玉器圩、酸枝街、古董街等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街,全国最大的农贸杂市一条街清平路更是享誉国内外。

上下九步行街自1995年9月30日开通后,经过10年的发展,日均人流量已达20万人次,周六日的人流量可达三四十万人次,每年黄金周日人流量高峰期可达60万人次。据了解,上下九步行街实际包括上九路、下九路、第十甫路三条街巷,全长1218米,共有各类商业店铺300多间数千商户。;<ref>[

西关大屋

八和会馆,时尚跑酷一族和古色古香的西关大屋相映成趣。

领略岭南文化一定要到西关,到了西关一定要看“西关大屋”。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这一带建造的“豪宅”,如今在宝华路、多宝路、宝源路、逢源路一带均能看到。

从外至内,西关大屋的每一部分都颇有讲究。西关大屋多为砖木结构、青砖石脚。西关大屋最典型的就是青砖石脚的外立面。据说这些青砖产于东莞及清远一带,色泽以似碧玉者为贵。讲究的西关大屋青砖可以经数百年不磨蚀,砖缝之间连刀片也插不进去。而石脚从地面算起高7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越高就越显身家富贵。

西关大屋的门廊设矮脚吊扇门(又叫脚门)、趟栊、硬木大门三重门扇。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用13或15条坚硬的圆木条(一般为红木或硬木)构成,横向开合故称趟栊。脚门和趟栊有通风和保安的功能,是为适应岭南炎热多雨的气候而特制的建筑构件。西关大屋的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厚约8厘米,门钮铜环,门脚藏石臼中,门后用横闩扣门,以防盗贼。

西关大屋一景

西关大屋的结构可以用“三间两廊”形容:正厅后面是头房(或称长辈房),是长辈们居住之所,以明瓦、高窗采光。头房后依次是二厅(饭厅)、二房(供儿子婚后与妻子居住)。二房又称尾房,是中轴线上最后的房间。厅与厅之间以小天井隔开,天井上加小屋盖,依靠高侧窗采光通风。中轴线两旁主要有书房、偏厅、卧室和楼梯间等,大体上左右对称。门厅右边一般设有小庭院,内栽种名贵花木,布置石山、石景、鱼池或荷花池,以供主人或来客游憩观赏。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取“平步青云”意。青云巷又称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女眷或仆役出入)、通风、采光、排水、晾晒、栽花、清运垃圾等多种功能。耀华大街是如今保存最好的西关大屋片区之一。

竹筒屋:广味不输西关大屋

竹筒屋由于面窄,进深大(两者之比为1∶4至1∶8),形似竹筒而得名,产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着工商业发展和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广州竹筒屋应运而生。据介绍,如今竹筒屋比较集中的地方多见于市中心区,惠吉西路、盐运西、甜水巷和将军东、西街段更为集中和典型。由于竹筒屋有低层、高密度、节约用地、邻里关系密切等优点,故成为广州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的民居建筑。竹筒屋一般分前、中、后三部分,前部为门头厅或前厅,设单层神楼,供奉佛道神像和祖先牌位。厅后为卧室,中部为过厅及卧室,过厅设楼梯可通二、三层。后部为厨房、厕所。前、中、后三部分用天井分开。大门设三道,里面是双扇厚木门,中间是趟栊,外面是脚门,分别起着采光、通风和防盗作用。室内地面铺设大阶砖,19世纪末竹筒屋仍保留传统特色,外观单层,内常置夹层,并设楼梯,石基砖墙,木构瓦顶。民国后由于西方建筑技术的传入,采用了混凝土梁和西洋建筑的局部装饰,出现了上设阳台的二三层平顶楼房。

城市排名

2018年9月,2018年中国百强区名单发布,荔湾区名列第41位。

荣誉记录

2019年1月,荔湾区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名胜古迹

区内有具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广州市第一条商业步行街——上下九商业步行街;有岭南建筑之精华,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陈氏书院;有充满欧洲风

荔湾区 仁威祖庙

情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沙面建筑群,150多座欧洲风格建筑,其中有42座特色突出的新巴洛克式、仿哥特式、券廊式、新古典式及中西合璧风格建筑,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还有亚洲最大的、被誉为“中国阿姆斯特丹”的广州花卉博览园、独具风情的白鹅潭风情酒吧街、荔枝湾、西关大屋等等。

荔湾区大力整治珠江沿岸白鹅潭风情酒吧街周边,还计划引资建设“珠江魅力项目”,其中高达150米的摩天观光轮“巨眼”将成为妩媚的珠江夜色中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其高度超过“伦敦眼”,成为世界第一摩天轮。

荔湾景点

陈家祠、荔湾博物馆、荔湾湖公园、清代十三行遗址、八和会馆、华林寺、仁威祖庙、文化公园、步行街、沙面、著名西关大屋之三:梁资政第、广州传统民居代表作——西关大屋、著名西关大屋群——钟家花园、著名西关大屋之一:邓华熙故居(邓宫保第)、著名西关大屋之二:李文田探花第、著名西关大屋之四:小画舫斋、荔湾湖公园广雅书院、清代十三行遗址、龙津西西关大屋区

芳村景点

芳村区有毓灵桥、车歪炮台、真光书院、聚龙村等8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有小蓬仙馆、黄大仙祠、听松园石额等4处已在广州市登记保护的文物单位;有广州市的第一批l6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聚龙村民居,以及白鹅潭风情酒吧街、中市谢家祠(南便祠)、德国教堂、毓灵桥、五眼桥、醉观公园。

相关视频

广州,广州荔湾区,海珠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