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荜茇图片原图链接

荜茇,中药名。为胡椒科植物荜茇Piperlongum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具有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的功效。主治胃寒腹痛,呕吐,呃逆,泄泻,龋齿疼痛。[1]

目录

药理简介

中文名:荜茇

拼音名:Bì Bá

英文名:Long Pepper

别名: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per longum L.

出处

出自《开宝本草》。

  • 1.《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 2.《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 3.《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果穗。

采收和储藏

9月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包装后放荫凉干燥处,注意防止霉变或虫蛀。

原形态

荜茇: 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广西有栽培。

栽培

生物学特性

原产热带,喜高温潮湿气候,我国主产地云南省盈江县,年平均气温19.3℃,最低月平均气温11.6℃,极端显低气温-1.2℃。幼苗需适度遮荫,否则因光照太强抑制生长,影响产量。花果期需充足光照。宜选山间、盆地、沟边湿润、疏松、肥沃的壤上种植。

栽培技术

用扦插、压条繁殖,可提早开花结实,保持母株优良性状及控制雌雄株比例。宜在高温、湿润季节进行,插条或压条长度以带3-4个节为宜,用细沙或壤土作苗床,保持湿润15-20d可生根。待长出4-5个新节时,即可按行株距50cm×50cm定植。从外地引种,为便于运输也可用种子繁殖。种子阴干可保存半年,晒干则丧失发芽率。气温 22-25℃时播种,播前用30-40℃草木灰液浸2h,除去种子表层蜡质有利于出苗。苗长20cm左右可定植。

田间管理

扦插或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经常除草、松士,花果期多施磷钾肥,苗期及定植后需搭棚适度荫蔽,至开花结果期去除荫蔽。当主蔓上发出新蔓时应搭架供茎蔓攀援。早春疏剪,除去过密技、病技及部分营养技,以利通风透光、营养集中,提高产量。

性状

性状鉴别

果穗圆柱形,稍弯曲,由多数小浆果集合而成,长1.5-3.5cm,直径0.3-0.5cm。表面黑褐色或棕色,有斜向排列整齐的小突起,基部有果穗梗残余或脱落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颗粒状。小浆果球形,直径约1mm。有特异香气,味辛辣。以肥大、饱满、坚实、色黑褐、气味浓者为佳。

显微鉴别

果穗横切面

果穗轴正中为薄壁组织,有一轮外韧型维管束,中央有的有空隙。每个浆果呈纵切面观,其顶端有的可见微突起的柱头薄壁细胞,外果皮为1列多角形表皮细胞,浅黄色,偶见小腺毛,表皮下有2-4列厚角组织。中果皮外侧有石细胞及油细胞散在,此外,另有油细胞层,靠近内果皮处有细小维管束分布。内果皮为1列方形或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种皮为2-3列棕褐色扁平细胞。外胚乳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内胚乳细胞及胚仅于通过种子上端可见。各浆果间的中果皮薄壁组织界线不易区分。有的部位可见两浆果间存在的苞片,为径向延长的薄壁细胞组成,亦有油细胞及维管束分布。

粉末特征

灰褐色。①石细胞类圆形、长卵形或多角形,直径25-6μm,长至170μm,壁较厚,有的层纹明显。②油细胞类圆形,直径 25-60μm。③内果皮细胞长多角形,垂周壁不规则疣状增厚,有的似连珠状。④种皮碎片深棕色,表面现长条形或类方形,直径12-40μm,壁厚3-9μm。⑤淀粉粒细小,常聚成团块。

化学成分

荜茇果实含胡椒碱(piperine),棕榈酸(palmitic acid),四氢胡椒酸(teTCMLIBahydropiperic acid),十一碳-1-烯-3,4-甲撑二氧苯(l-undecylenyl-3,4-methylene-dioxybenzene),哌啶(piperine),挥发油,N-异丁基癸二烯-反2-反4-酰胺(N-isobutyldeca-TCMLIBans-2-TCMLIBans-4-dienamide),芝麻素(sesamin),荜茇壬二烯哌啶(pipernonaline),荜茇茇十一碳三烯哌啶(piperun-decalidine),荜茇明宁碱(piperlonguminine),二氢荜茇明宁碱(di-hydropiperlonguminine),胡椒酰胺(pipercide),几内亚胡椒酰胺(guineensine),N-异丁基十八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oc-tadec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二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dienamide],N-异丁基二十碳-2,4,8-三烯酰胺[N-isobutyleicosa-2(E),4(E),8(Z)-TCMLIBienamide],荜茇壬三烯哌啶(dehydropipernonaline)。茎含荜茇明碱(piplar-tine,piperlongumine)。种子中含长柄胡椒碱(sylvatine),双异桉脂素(diaeudesmin]。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本品所含的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蜡样芽胞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沙门氏菌T和B、卵黄色八叠菌等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抗惊厥作用

大鼠腹腔注射150mg/kg,有明显的抗戊四唑的惊厥作用,使惊厥率显着降低,对电惊厥和听源性发作亦有明显对抗作用。抗惊厥作用强度可与苯妥英钠与三甲双酮相比。

镇静作用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小鼠注射25mg/kg,5分钟后即闭目、低头、伏卧、很少活动,30分钟的活动次数从244次降为95次。与硫喷妥钠有协同作用,有对吗啡戊巴比妥对呼吸的抑制作用,这种对抗作用比戊四唑或尼可刹米强而且安全。

对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荜茇油非皂化物40mg/kg,灌胃给药20天,显着降低喂饲含2%胆固醇饲料诱发的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对小鼠心肌营性血流量的影响

小鼠分别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荜茇制剂,30分钟后按营养性血流量测定方法,观察小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心肌对86Rb的摄取能力逐渐降低。药物浓度分别为4.4g/kg、8.9g/kg和11.1g/kg时,摄取率依次为7.2±4.00%(P<0.05)6.11±4.21%(P<0.05)3.3±4.42%(P>0.05)。当药物浓度增加至13.3g/kg时出现最低值,小鼠心肌对86Rb摄取量减少8.0±4.10%(P<0.01)在该剂量下的作用,相当于B-受体阻滞剂。而当药物剂量增加至17.8g/kg时,与上述结果相反,能使小鼠心肌摄取率增加到9.5±3.68%(P<0.01)这一剂量下的效应相当于B一受体激动剂,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代谢。因此在不同剂量下荜茇可分别作为B-受体阻滞剂和B-受体激动剂。故临床用药量时需要严格控制剂量。

对耐缺氧和抗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荜茇挥发油能提高减压条件下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用药组生存率为93.1%,对照组为18.6%。常压耐缺氧试验表明,荜茇挥发油,能延长小鼠的存活时间37.8%;提高异丙肾腺素所致的氧耗量增加的小鼠生存时间,可比对照组提高30%。对亚硝酸钠所致缺氧小鼠,可提高64%的生存时间。延长氰化钾中毒小鼠的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提高66.6%,对夹闭小鼠两侧颈总动脉造成的组织缺氧死亡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可延长58.3%。荜茇挥发油还能显着对抗由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家兔T波变化和心率减慢作用。

舒张冠状动脉作用

荜茇所含的Dehydropipernonaline可抑制KCl40mM引起的兔离体冠状动脉收缩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在浓度为10-5M可完全对抗KCl引起的收缩作用。

对小鼠胆固醇代谢的影响

荜茇油非皂化物40mg/kg,灌胃给药20天,显着降低喂饲含2%胆固醇饲料诱发的外源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TC、(LDL+VLDL)-C及肝脏胆固醇,并明显增加胆汁胆固醇。20、30和40mg/kg的非皂化物,降低TC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40mg/kg剂量可显着提高腹腔注射蛋黄乳液的小鼠血清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表明荜茇油非皂化物有降低血脂从而抑制As的形成和发展的作用,这与其促进胆固醇酯化及排泄有关。

荜茇油非皂化物

还能显着降低喂饲5%猪油饲料诱发的内源性高胆固醇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及肝脏胆固醇含量,显着抑制Triton诱发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的升高。

其它作用

荜茇酰胺0.lmg/kg有明显降低犬血压的作用。对兔和大鼠回肠可抑制其张力和收缩力。

毒性

大鼠腹腔注射胡椒碱的半数致死量为348.6mg/kg。荜茇油非皂化物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为49.73mg/kg,亚急性、慢性毒性试验表明,小鼠连续给药9月,实验前后经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肺、肝、肾等的组织学检查,未见异常,小鼠活动、毛发及粪便均正常。

鉴别

理化鉴别

  • (1)本品粉末或切片遇浓硫酸显鲜红色,渐变红棕色,后转棕褐色。(检查胡椒碱)
  • (2)薄层色谱取本品粉末0.5g,加氯仿5ml,密塞振摇,冷浸过夜,滤过。滤波作供试液。另取胡椒碱氯仿液作为对照液。吸取适量供试液和对照液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展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6:4)展开,取出,晾干,用改良碘化铋钾试剂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橘黄色斑点。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胡椒碱(C17H19O3N)不得少于2.5%。

炮制

拣除杂质,去柄,筛净灰屑,用时捣碎。《雷公炮炙论》:凡使(荜茇),先去挺用头,醋浸一宿,焙干,以刀刮去皮粟子令净方用,免伤人肺,令人上气。

性味

辛;热

归经

脾;胃;大肠;肺;膀胱;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头痛;牙痛;鼻渊;冠心病心绞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XIU鼻;或为丸纳龋齿孔中,或浸酒擦患处。

注意

实热郁火、阴虚火旺者均忌服。

  • 1.《本草衍义》:多服走泄真气,令人肠虚下重。
  • 2.《纲目》:辛热耗散,能动脾肺之火,多用令人目昏,食料尤不宜之。

各家论述

  • 1.《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 2.《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 3.《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 4.《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 5.《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 6.《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 9.《[[本草衍义]》: 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 10.《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摘录

中华本草[2]

参考资料

  1. 荜茇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荜茇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