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昌區若望堂
榮昌區若望堂屬重慶教區,位於榮昌區昌元街道西大街84號(原昌元鎮外西街271號),1913—1915年,法國籍莫神父、董神父負責修建。占地20210平方米,建築面積3180平方米。由教堂主體樓、神父樓和教會學校三部分組成,為重慶教區造藝最為傑出的教堂建築群之一,以若望為主保,今為榮昌天主教愛國會駐堂。2000年,榮昌區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目錄
歷史沿革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宗教活動停止。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落實宗教政策,重慶市天主教兩會先後資助20.7萬元、重慶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資助8萬元、榮昌縣財政、建委、統戰部等相關部門共資助2.8萬元、天主教自籌部分資金,對教堂房屋排危修繕,鐘樓頂部重建,修復聖像,添置經凳,安裝祭台,整治環境,恢復原貌。
教堂為哥特式建築,高15米,長39米,寬18米,雄偉、挺拔、壯觀。堂內,上部圓形拱頂,西方特色浮雕。6根八棱磚柱分列兩旁,磚柱直徑70厘米。祭台正中奉若望塑像,左邊奉聖母瑪利亞塑像,右邊奉耶穌塑像。若望聖像上方以羅馬文字書天主教十誡;左面Ⅰ、Ⅱ、Ⅲ為十誡中的前三誡,右面Ⅳ—X為十誡中的後七誡。祭台框塔內為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的苦像。左右兩壁牆體掛耶穌苦路14處油畫。附屬房屋為中西合璧式。
1980年12月8日,開始了籌備復堂的各項工作。1984年12月12日,榮昌縣人民政府批准天主堂正式對外開放。開放初期,由覃友靈神父代管,隨後,劉文明、汪啟倫、劉賢源、夏偉等司鐸任本堂神父。
1998年,榮昌縣政府(榮府發[1998]433號)文,將天主堂列為文物保護單位。上百年的五棵銀杏樹和兩棵羅漢松樹也被列為文物保護之列。2004年,縣政府將天主堂確定為「魅力榮昌一日游」重要旅遊觀光景點之一。2009年12月15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將榮昌天主堂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後,每年接待國內外前來朝聖、參觀的信徒、遊客數千人次。法國包神父、香港董神父,以及隨重慶市援外軍官培訓團前來的柬埔寨、坦桑尼亞信徒軍官參觀後十分讚賞。2012年,獲市民宗委授予的「和諧寺觀教堂」稱號。
1984年,信徒1200餘人;2015年,信徒4500餘人。
教堂簡介
榮昌天主堂具有典型的哥特式建築特徵,房頂上豎立着十字架,大門門額書「真道惟一」4個大字,大門楹聯「宣人宣義聿昭拯濟大權衡,無始無終先作形聲真主宰」為清康熙皇帝題聯,榮昌人林之彬書,藍振棟鐫刻。大門前為3000平方米的廣場。
教堂系磚、木、石結構,牆體基部青條石砌0.44米高,上部磚砌,頂蓋小青瓦。左右牆體上有8孔窗戶,窗高約3米,寬1.6米,上部為半圓形,下部條木方格嵌白色玻璃。前端是五層鐘樓,原樓高80米,遭暴風雨襲擊和雷擊後,部分垮塌。修復後高度49米。鐘樓中上部裝置巨型齒輪鍾和大型吊鐘,報時聲聞數里。
歷任神父
法國籍:范若瑟—董若望—高連城—馬弼樂—蘭名德—詹若瑟—榮伯多祿—華芳濟—高嘉烈—季伯吉—牟甫澤—杜志高—劉、黃—(以下中國籍)覃蒞中—石道義—楊培園—覃友靈。
1991—2015年:劉文明(1991—1997)—汪啟倫(1997—2003)—劉賢源(2003—2008)—夏偉(2008—2016)
歷任愛國會主任
李富謙(1981-1986) 羅澤貴(1986-1991) 劉文明(1991-1997) 汪啟倫(1997-2003) 劉賢源(2003-2008) 夏偉(2008-2016)
彌撒時間
每天早上8:00
哥特式教堂
哥特式教堂是伴隨着市民社會的崛起而迅速流行起來,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其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立柱、飛券以及新的框架結構支撐頂部的力量[1],使整個建築高聳而富有空間感,再結合鑲嵌有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氛圍。
哥特式教堂以其高超的技術和藝術成就,在建築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第一座哥特式教堂是1143 年在法國巴黎建成的聖丹尼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決了各拱間的肋架拱頂結構問題,有大面積的五顏六色的花窗玻璃,有些呈三角形,有些則為圓形,我們叫它玫瑰窗。這種建築則為以後許多教堂所效仿。最著名的哥特式教堂有巴黎聖母院大教堂、意大利米蘭大教堂、德國科隆大教堂[2]等。
參考文獻
- ↑ 【頂級建築】歐洲十大中世紀哥特式教堂,個人圖書館,2016-01-28
- ↑ 《科隆大教堂》_紀實台,央視網,20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