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水陸庵壁塑博物館
藍田水陸庵壁塑博物館位於藍田縣城東南約10公里的王順山下。水陸庵的水陸殿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至明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修建,殿內13面牆壁上精雕細塑着大量泥制彩繪塑像、壁塑、懸塑,總計3000多尊,其造型、身姿、表情、服飾等繁複各異。它是陝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繪泥塑群,泥塑內容、結構和彩繪非常特殊,保存了多種歷史藝術文化信息,具有極高的藝術、歷史和佛教研究價值。為六朝名剎,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見的彩塑而聞名,被譽為「中國的第二個敦煌」。
目錄
歷史
水陸庵坐落在一個形似臥魚的小島尾部。據記載,今日水陸庵本是古時的悟真峪北普陀蘭諸庵內的水陸殿,庵毀後,人們便把這個殿宇叫做水陸庵。據《藍田縣誌》及碑所記載,水陸庵系六朝古剎,唐時與上、下悟真寺組成了一個佛寺群。五代、宋、元、明、清多次重修。水陸庵是一坐規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間山門,南北兩邊各有廂房13間,院中有3間中殿,西有5間大殿,是一座完整的佛家寺院,整個院落顯得清幽古樸。彩色泥質壁塑是水陸庵的精華所在。所說壁塑,也稱「隱塑」或「影壁」,是中國繪畫[1]、雕壁合一的藝術形式,多以山水、花卉為題材,並施以色彩,形成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特殊樣式。
庵內概況
壁塑全部在庵內的大殿裡,共分為南北山牆、殿中正隔間兩壁及兩檐牆4部分,共有大小不等的佛像3700多尊。進入大殿迎門,中隔壁分為3個區間:
中隔正壁間,塑釋迦、藥師、阿彌陀佛,均端坐須彌座上。釋迦牟尼佛左右侍立着跡葉、阿難。藥師、阿彌陀兩佛左右側,也各有協侍侍立,均五指合十。最令人注目的是3尊佛像均有金碧輝煌的背光。釋迦的背光上有四佛、八大菩薩、四大金剛、八部護法等。阿彌陀佛身後的背光則有西方三聖,中為阿彌陀佛,左為觀世音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另外尚有象徵西方極樂世界的龐大的伎樂隊伍。藥師佛的背光上則是西方三聖,中為藥師佛,左右各為日光、月光二菩薩。中隔正壁的背麵塑有三大菩薩。觀音高坐在龍台之上,左為文殊菩薩騎青獅,右為普賢菩薩騎白象。
中隔北壁間,正面是地藏菩薩,背牆上是地藏變。北壁間背面是十六臂觀音像,像後壁上則是妙善公主剜眼割手為父治病的經典故事。
水陸庵壁塑博物館
中隔南壁間,正面是藥王菩薩,壁上則是我國歷代名醫像。藥王菩薩兩側各有一小殿,分別供奉藥王孫思邈[2]和神醫華佗。南壁向背面則是孔雀靈王的塑像,身後為孔雀靈王的經典故事。
水陸庵大殿內的彩色泥塑最為引人注目,相傳出自於唐代着名雕塑家楊惠之親手。泥塑分南北兩牆、殿正中隔間壁牆、西檐牆四部分,其中以南北牆上的泥塑最為精彩,它採用連環畫的形式,演繹了佛祖釋迦牟尼一生傳略故事,十分生動逼真。泥塑有山水橋樑、園林瀑布、亭台樓閣和殿宇寶塔等建築,有諸佛菩薩、二十四諸天、五百羅漢過海、千人聽經圖、釋迦牟尼涅盤塑像,還有鳥、獸、麒麟等。整體布局嚴整,惟妙惟肖,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巨匠豐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雕塑技巧。
1957年水陸庵被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修築了直達水陸庵的公路。從1960年起國家多次撥款修建。現在水陸庵建築已全部整修,大殿「水陸庵」3字為當代書法家趙朴初所寫。
水陸庵在王順山,輞川遊覽線上,來此可作一日游、二日游,即使只有周末短短的兩天時間,也可以一覽湖光山色和有名的文化古蹟。
博物館特色
水陸庵
一是不管南北壁塑的人物如何精緻,整個造型和表述的內容都是圍繞釋迦牟尼的降生和涅盤而進行。壁塑通過佛祖的生死過程來教化人的思想,幫助人們擺脫苦難。
二是水陸庵壁塑所倡導和表述的基本思想是道、佛、儒三教合一的思想,即:道教的無、佛教的空、儒家的仁。用儒教治世,用佛教治心,用道教修身,其實也是古代帝王所推崇的法寶。釋迦牟尼和孔夫子對世界的影響近乎相仿,兩者生活的時代近乎相同,兩者的信徒在數目上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三是水陸庵所有的觀音菩薩在造型上都留有鬍鬚,這屬於罕見。其實觀音本來就是男相,男相也是他本來的面貌,佛教在西漢傳入中國時,由於中國人的喜愛,逐漸把觀音菩薩演化成女相了。所以通常我們在寺廟看到的菩薩都是女相,而在藍田水陸庵,觀音菩薩全留有鬍鬚。當然,從根本來看,不管菩薩是男是女都可以做菩薩,如果去掉鬍鬚,這裡的菩薩仍是善眼慈眉,慈母形象,關鍵是要有菩薩心。
四是寺廟雖然叫水陸庵,但卻沒有尼姑,而是和尚,這讓人聽起來好像反常。但最終的原因在於歷史上悟真寺被毀後,所有的和尚就在下悟真寺里,而下悟真寺就是現在的水陸庵。當然,這些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而造成的。
視頻
藍田水陸庵壁塑博物館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中國繪畫的四大技法 ,搜狐,2018-02-04
- ↑ 藥王孫思邈丨五龍泉傳說,搜狐,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