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鯨系列水下機器人
藍鯨系列水下機器人深之藍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之藍」)成立於2013年,註冊資金3.67億元,是國內首家從事全系列水下智能裝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在有纜水下機器人和自主水下航行器的研發能力和市場占有率上均處於國內航行領軍地位。已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等體系認證,具備完整軍工資質,先後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天津市瞪羚企業、天津市技術領先型企業,建有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分站,是天津市企業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也是中國潛水打撈行業協會理事單位。
目錄
簡介
公司以「探索水下新世界,為人類水下資源開發保駕護航」為使命,提供纜控潛水器(ROV)、自主水下航行器(AUV)和水下滑翔機(AUG)、COPEX浮標產品及行業解決方案。產品在救援打撈、防汛搶險、水下安防、水利水電、交通運輸、海洋資源調查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參與國家科技部「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範」、「綜合交通運輸與智能交通」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服務對象包括國內某海軍單位、國內某核電公司、中國某海洋研究所、天津某水運科學研究院、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浙江大學[1]、山西防汛搶險中心、貴州某消防總隊、某紅十字會救援隊、中國電建下屬多個院所、中電科、南水北調等。
「藍鯨」系列產品由水下潛器、岸上控制平台和傳輸信息用的臍帶纜(零浮力纜或鎧裝纜)組成,水下潛器採用框架式架構和模塊化設計,提供若干高速和低速擴展接口,用戶可根據不同需求選配輔助攝像頭、聲吶、單功能機械手、兩功能機械手、水下定位系統、高度計等多種傳感器及作業工具進行組合作業,以應對不同的任務,適用於各種水域環境。岸上控制平台通過臍帶纜將電源、控制信號傳輸至水下潛器。臍帶纜在淡水中呈現零浮力的特性,可儘可能減輕其對水下運動平台的拖拽,使用過程中操作人員可以直接使用臍帶纜對水下機器人進行拖拽回收。
2020年,深之藍應邀參加山東省棗莊市、福建省廈門市等多地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實現洪澇災害安全高效救援預演,可為實戰應用提供技術支持。「藍鯨」系列水下機器人擴展性強、可實時響應有效減少潛水員下水危險,與蛙人救援隊、無人船、無人機等結合,形成海陸空聯合的科技救援方案,能夠極大地提高搜尋救援效率。
水下環境惡劣危險,人的潛水深度有限,使得水下搜尋難度大、時間長、危險性高,潛水員在工作中易造成次生傷害。超過30米的水下更是有很大安全風險。「藍鯨」系列水下搜尋救援搶險智能纜控機器人[2]是深之藍全新一代小型纜控水下機器人,它匯集了深之藍多年來的研發設計精粹,可代替潛水員在水下救助打撈過程中完成很多水下工作,如水下搜尋、水下檢測、水下清障、切割取樣等,尤其是在深水環境或危險環境中,可極大地減少潛水員的參與,開展無人化水下應急救援、惡劣水況協同搜救與快速打撈,協助消防救援隊進行目標搜尋、救撈,有效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圖片134.png圖片135.png圖片136.png圖片137.png圖片138.png
2020年,深之藍應邀參加山東省棗莊市、福建省廈門市等多地防汛搶險聯合應急演練,實現洪澇災害安全高效救援預演,可為實戰應用提供技術支持。「藍鯨」系列水下機器人擴展性強、可實時響應有效減少潛水員下水危險,與蛙人救援隊、無人船、無人機等結合,形成海陸空聯合的科技救援方案,能夠極大地提高搜尋救援效率。圖片139.png
便捷性
相對於作業級水下機器人整套系統動輒百噸級的重量,應急救援的情況下在內陸運輸相當不便,且作業時需要較大的作業母船,在內河、內陸水庫的救助打撈過程中,調遣、布放、使用存在較大問題。而深之藍纜控水下機器人(ROV)水下潛器「藍鯨」,體積緊湊、動力強勁、操控性優異,可以適合2~3人在野外實施布放和水下作業,具有抗水流性、長時間作業等特性。同時可以在岸邊或小型船隻甚至快艇上進行布放及水下操作,極大地提高了應急救援、大壩檢測使用的便利性。
經濟性
2010年以前,在國內在水下檢測、搜救打撈領域有過應用的小型水下機器人基本為VideoRay、Seabotix、OceanModule等國外的小型水下機器人,該類小型水下機器人存在價格昂貴、動力較弱、維修時間長的缺點。而深之藍纜控水下機器人(ROV)「藍鯨」在採用較大推力的動力系統的情況下,普遍價格是同級別進口水下機器人的二分之一,且後期維護周期短、價格低,性價比高,可大量投入使用。
智能性
「藍鯨」多元信息融合的集成檢測技術,支持水下攝像機、聲吶、運動控制等多路信息同時輸入輸出,實現對水下目標物的辨識和顯示,多系統協作完成水下探測或打撈任務,智能化程度高。
參考文獻
- ↑ 浙江大學有哪些專業和學院及院系排名,大風車網,2020-04-23
- ↑ 機器人取代人類工作,機器人的技術到底有哪些? ,搜狐,2016-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