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中國石油大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中國石油大學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中國最早建立的也是最大的一所石油高等學府。目前已發展成一所「以工為主、工管理文相結合」的全國重點大學。

歷史沿革

中國石油大學的前身北京石油學院成立於1953年[1],歷經北京石油學院、華東石油學院、石油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四個重要發展階段,辦學體制由行業院校轉制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1952年11月,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下達《文教企字466號通知》,正式批准建立北京石油學院。1953年5月29日,政務院第180次政務會議批准的1953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計劃明確將清「華大學石油工程系獨立為北京石油學院」。經政務院同意,由北京市計劃委員會指定,在北京清華園以東的文教區東北部分,即海淀區九間房村一帶建校。這裡原是一片田野,1952年至1953年,政府在這裡計劃興建了地質、鋼鐵、礦業、醫學航空、農機、林業和石油等許多單科性高等院校,號稱北京「八大學院」。新建的北京石油學院,即是其一。

1953年10月1日,1000多名師生員工聚集在半是工地半是田野的校園裡,舉行了北京石油學院歷史上第一次開學典禮,從而揭開了中國石油高等教育的序幕。10月1日這一天,也被定為學校的校慶日。此時的北京石油學院匯聚了清華大學石油系,大連工學院化工系液體燃料組四年級學生及部分教師,西北工學院採礦系、化工系石油組部分學生北京地質學院部分學生,北京財經學院部分幹部和教師,中國人民大學部分幹部。

1960年10月22日,中共中央發布(60)868號文件,宣布將全國重點高等學校增加到64所。北京石油學院成為第二批44所重點高校之一,從此躋身全國重點大學行列。北京石油學院自1953年成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經過近13年的發展,已具有相當規模。自1953年至1965年,學院共培養了本科畢業生12000多名,研究生153名。全院教職工總數:1966年為1548人。批准為重點院校時,學校設置專業21個,在校生5686人,教職工1705人,其中教師548人,實驗室63個,研究室1個,圖書資料25萬冊,校舍面積13.5萬平方米。

1969年中蘇關係嚴重惡化,10月18日林彪發出《林副主席指示第一號令》,全軍進入緊急備戰狀態,各大中城市也進行了疏散人口、下放幹部、外遷大專院校的緊急動員。10月21日,石油部軍管會下達了北京石油學院遷校山東東營的命令。1969年10月27日~11月7日。師生員工、家屬分三批乘專列遷往東營。僅兩周時間,遷出人員4200人,家具5400件,其它物資11000多箱。遷校使學校元氣大傷,教學固定資產由800萬元減至400萬元;圖書由30萬冊減至20萬冊;教師流失300多人。遷校山東的北京石油學院與勝利油田實行廠校合作辦學,由山東省革委會領導。

1970年3月19日,山東省革命委員會、石油部軍管會聯合發文。決定將北京石油學院改名為華東石油學院。1966年至1970年,高校因「文革」而停止招生。華東石油學院於1970年下半年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7年恢復高考,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教育部《關於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宣布統一考試招生。1978年3月和10月,77級、78級共1665名本科生、20名研究生相繼入學。1978年2月,國務院轉發教育部《關於恢復和辦好全國重點高等學校的報告》,華東石油學院等88所高校重新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

1981年6月22日,石油部、教育部聯合發文,宣布成立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研究生部設在原北京石油學院校址。

1984年7月,經國家計委與北京市建委研究,同意在北京昌平選址建設華東石油學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研究生部的成立和發展,使學校逐步形成兩地辦學的格局。

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批准在華東石油學院和北京研究生部等基礎上組建石油大學,實行山東、北京兩地辦學。1989年石油大學(北京)恢復招收本科生。1990年石油大學(華東)開始單列計劃招收碩士生,1995年開始單列計劃招收博士生。

1997年11月26日。國家計委批准石油大學作為「211工程」項目院校進行建設,成為首批進行「211工程」建設的院校[2]

2000年2月12日,石油大學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整體劃轉教育部管理,成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高校。

2000年5月26日,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學試辦研究生院。與此同時,伴隨着「高校擴招」的大潮,石油大學也進入到高速擴張時期。

2005年1月,經教育部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石油大學(原名「石油大學」)。

視頻

中國石油大學 相關視頻

中國石油大學2019招生季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