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子草
形態特徵
1.長節耳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除花冠簡喉部和萼裂片有時被毛外,全部無毛。莖粗壯,銳四稜柱形,節間特長。
葉對生,無柄或具短柄;托葉三角形,長12mm,基部合生,邊緣有疏離小齒或撕裂狀;
葉片紙制裁,長圓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3.7-7.5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或下延,側脈4-5對,纖細。
花序頂生或腑生,密集成頭狀,直徑12-16mm;無總花梗;
花無梗或梗極短,萼簡倒圓錐形,長約1mm,先端4深裂,裂片長約3mm;
花冠白色,簡狀,長約2mm;雄蕊着生於花冠簡喉部,內藏;
柱頭2裂,粗糙。蒴果倒卵形,長2mm,直徑1.8-2mm,先端平,具宿存萼裂片,熟時2理解。種子有棱。花期夏季。
2.糙葉長節耳草 多年生草本,高20-35cm 。莖被短毛。
葉對生;長卵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輪狀簇生,密集成圓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花無柄,淺紫紅色。蒴果小,革質。花期夏秋。
生境分布
性狀
性狀鑑別
(1)長節耳草 莖略具四棱,節間長6-11cm。葉對生,多皺縮,
完整者展平後呈矩圓狀披針形或矩圓狀卵形,長3-8cm,先端漸尖,
基部下延或楔尖,側脈4-5對;托葉三角形,基部合生;葉柄短。花序頂生或腋生,
密集成頭狀;花4數,萼簡倒圓錐形,裂片披針形,花冠類白色,裂片披針形,
雄蕊着生於花冠簡喉部。蒴果倒卵形,開裂為2果瓣,具宿萼。氣微味淡。
(2)糙葉長節耳草 與長節耳草的主要區別:莖有短毛;葉革質而粗糙;花淡紫色。
性味
味辛;甘;微苦;性平[2]
歸經
胃經[3]
牙疳藥的功效與作用
祛風除濕;健脾消積。主牙疳;小兒疳積;風濕關節炎;泄瀉;痢疾;皮膚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或泡灑。外用:適量,搗敷。
各家論述
1.《南寧市藥物志》:清血熱,理牙疳,牙癰。治小兒疳積煩渴,跌打腫痛。
2.《廣西藥植名錄》:葉:涼血。
3.《雲南中草藥》:祛風濕,健脾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