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蛤仔兰三十六社

葛玛兰

图片来自xuite

葛玛兰,又作蛤仔兰蛤仔难荷兰时期称为“卡贝兰湾”(Bay of Kabelang),是荷兰当局归纳的十一个地区之一,根据记载一共有72社。清朝文书称之为蛤仔兰三十六社蛤仔难三十六社,是台湾清治时期文献对分布于兰阳平原上的噶玛兰族村社的统称,被归类为“山后生番[1]。事实上,兰阳平原上的村社数目存在超过六、七十个以上。满清文献《噶玛阑志略》中又将噶玛兰分为东势十六社西势十八社

目录

历史

大航海时代

西班牙人占领北部之后,在其文献中,被称为“Cabaran”,而后在荷兰文献中,蛤仔兰被称为“卡贝兰湾”,共计有72社,被归在淡水地方会议区内,双方维持良好外交关系。该地各有法律,和平相处。荷兰人无法征服这个地域,只能与之和平并立相处,从事各种商业贸易和奴隶贩卖等。

汉人侵垦

1768年,漳州林汉生率众进入宜兰平原开垦,侵略葛玛兰领土,因此旋遭葛玛兰联军抵御,拓垦失败。

1773年,吴沙渡海来台,于淡水上岸,后移居三貂,与葛玛兰从事贸易活动,培养信任,双方关系良好。1776年,林元旻乌石港北边的河流上溯,成功入垦淇武兰〈今日礁溪乡〉,为汉人入垦兰阳平原最早者[2]。事隔11年(1787年),吴沙自组拓垦垦号,带领200移民进入葛玛兰,往宜兰平原开发。在葛玛兰传统狩猎的地方进行试探性开垦,彼此相安无事,是为宜兰拓垦之始。

1796年,吴沙见时机成熟,便率领乡勇游民通译等千馀人攻占乌石港,遭到葛玛兰反击抵御,死伤惨重,连吴沙之弟吴立阵亡,吴沙于是率众退回三貂角[3]隔年,葛玛兰流行天花,病死甚众。吴沙谙汉方,乃主动医治原住民,终得葛玛兰信任,经与葛玛兰申请同意后入兰开垦。

不料,吴沙率众人乘机入侵宜兰头城地区,文武兼用,以漳州移民为主力,配上泉州人客家族群,以十数人为一结、集合数十结人群为一围等形式,陆续开发头围、二围、三围地区,最终占领宜兰。宜兰县志记载:‘惟当时吴(沙)使用火器甚猛,平埔族终于不敌溃走,撤至西势哆啰美远珍仔满力辛仔罕三社为后图,吴乘势侵入,沿途无敌,遂入头围。’

汉人入侵葛玛兰,早期是以武力做后盾,后来逐渐利用兵不血刃的方式,以土地买卖、货物交易等方式取得土地所有权;之后又因熟悉噶玛兰的生活习惯方式,利用其风俗上的弱点巧取土地。噶玛兰人厌恶被尸体污染过的地方,他们称这样地方为Malin(马邻)或Baisin(百幸),意指有恶灵出没的不洁之地,因此会放弃而他迁。汉人就利用噶玛兰人的这种习性,故意污染土地进而巧取。最终,葛玛兰势力一步步衰亡。

灭亡

嘉庆十五年(1810年),闽浙总督方维甸因漳泉械斗而来台巡视时,在汉人何绘的斡旋下,噶玛兰头目包阿里于艋舺上呈户口清册,方维甸遂上奏折请求“设官经理”,并派台湾府知府杨廷理与巡检胡桂前往勘察,初委候补知府杨廷理筹办设治事宜,1812年二月始正式核定设厅,杨廷理选定五围建城,设噶玛兰厅于五围(今宜兰市),葛玛兰正式灭亡,宜兰地区进入清领时期。

此时的噶玛兰人已经被逼到山边或水涯,处于前有汉人,后有泰雅族的危及状况,于是部分族人选择远离故乡,往南方的奇莱平原迁移。噶玛兰族南迁花莲并且建立部落。噶玛兰族人在新城地区聚居成了加礼宛、竹仔林、武暖、瑶歌、七结仔、谈仔秉六个部落,加礼宛成为头领的大社

行政区划

参考文献

  1.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卷之五 城池
  2. 清朝汉人拓垦兰阳平原的历程. [201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7-13). 
  3. 宜兰县志大事记. 宜兰: 宜兰县文献委员会. 民国58年12月: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