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书
《蛮书》,川剧《蛮书》又名《太白醉写》胡琴传统戏单折。
川剧,俗称川戏,主要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川渝云贵四省市的汉族地区,是融汇高腔、昆曲、胡琴(即皮黄)、弹戏(即梆子)和四川民间灯戏五种声腔艺术而成的传统剧种。川剧分小生,须生,旦,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尤以“三小”,即小丑,小生,小旦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目录
剧目介绍
事出《警世通言·李太白醉草吓蛮书》。唐玄宗时,渤海国进贡蛮书一部。番使扬言,贵国如有能臣能识能诵,年年朝贡;如无人认读,唐室江山划入渤海国版图。玄宗展开一看,愁锁眉头。杨国忠、高力士面面相觑。贵妃请以李白试之。李于醉中上殿,领了圣意,故意叫杨、高殷勤侍候。李白大显才能,当着番使将蛮书读罢,并奉旨用番语回书,番使叩头谢罪而去。
重庆市川剧院藏李述成口述本抄本。
中国戏曲
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点和风格的艺术样式之一。其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用来娱神的原始歌舞。《尚书尧典》上说:“于!子击石拊石,百鲁率舞。”《吕氏春秋古乐》上也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一曰《载民》,二日《玄鸟》,三日《遂草木》四日《奋五谷》五日《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 如在许多古老的农村, 还保持着源远流长的歌舞传统,如“傩戏[1]”;同时,一些新的歌舞如“社火”、“秧歌”等适应人民的精神需求而诞生。正是这些歌舞演出,造就出一批又一批技艺娴熟的民间艺人,并向着戏曲的方向一点点迈进。《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神时歌舞的唱词。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从汉魏到中唐,又先后出现了以竞技为主的“角抵”(即百戏)、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2]”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这些都是萌芽状态的戏剧。
视频
蛮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傩戏是什么?傩戏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网,2015-07-18
- ↑ 历史知识 > 参军戏,国学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