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在山間(葦岸春風)
作品欣賞
蜿蜒在山間
我的家鄉在西邊的西岩山下,鎮子在家鄉東邊的九皋山下,一條曲曲折折的沙土路連接着家鄉和小鎮。1984年,我在鎮上的重點初中上學,每周往返,我用匆匆的腳步無數次丈量過這一段18里的路程。我記得,這條沙土路有一輛架子車寬,是村里人趕集、到鎮上醫院看病的唯一交通要道。這條路有近3里的路段在河灘里,夏季山洪暴發,路就斷了。一到陰雨連綿的天氣,我和同伴們就只好把鞋子脫掉提在手裡,赤腳走在泥濘不堪的道路上。冬日,下午放學回家,每次我都是一路小跑往家趕的,我害怕夜的黑暗,更害怕天黑以後道路上出現的野獸,尤其是狼。
1987年秋天,我師範畢業後,回到母校教書。月工資58元,除去吃飯穿衣等開銷,一個月能積攢20多元錢。一年後,我拿出全部積蓄買了一輛飛鷹牌自行車,我可以騎車上下班了。我發現,我腳下的這條連接在長嶺大坡河谷之間的沙土路,變成了砂石路。比之以前,好走了,也方便多了。我不再飽嘗長途跋涉之累,不再遭受泥濘裹腳之苦,也不再害怕夜的黑暗。
黨的十六大召開以後,國家實施村村通工程。蜿蜒在東西兩山之間的這條砂石路在一個春天裡,舊貌換新顏,變成了一條亮光閃閃的水泥路,宛如游龍,一頭連着鄉村,一頭連着小鎮。這個時候,我的工資漲到了1000多元,我又買了一輛摩托車,騎行在鄉間公路上,田野里果實纍纍,林子裡鳥在啁啾,空氣里飄着花香,眼前處處風景。
2014年,我的工資漲到三四千元,我買了一輛私家車。開車行駛在這條公路上,只覺得路窄,3.5米寬的村村通公路讓兩輛小轎車錯車都很難,從單位回家時,我總是選在大清早、晌午頭或下午這些行人車輛稀少的時段,即使這樣,也總能遇見頂頭車。當年,這條路還是沙土路時,我幻想什麼時候它能變成砂石路。後來,這條路成了砂石路時,我盼望這條路什麼時候能變成水泥路或者柏油路。再後來,這條路成了水泥路時,我的願望是什麼時候這條路能變成雙車道的水泥路。
在十九大召開前夕,我寫了一個《拓寬農村村村通公路 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議案交給有關部門,案由是近幾年隨着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私家車數量急劇增加,原先的農村道路已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出行的需要,存在很多安全隱患。兩周後,相關部門派專人帶着書面材料到學校與我溝通,說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計劃在一兩年內拓寬全部村村通道路,按照路面5米、兩側路基1米的要求重新規劃農村公路,到那時候,就可以基本解決農民出行難的問題。聽着他們的談論,我仿佛看到了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蜿蜒在西岩山和九皋山之間,路上的行人無不歡欣鼓舞。
作者簡介
葦岸春風,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