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蝕刻版畫。原圖鏈接

蝕刻版畫是一種版畫的作畫方法,先在金屬板上雕刻,然後用強酸腐蝕,製成凹版,再用油墨印刷成版畫。現代也有用其他材料和其他化學腐蝕劑的方法。

目錄

簡介

蝕刻版畫(etching)來自於高地德語「azzen」或荷蘭語「etsen」,即「腐蝕」,是一種印刷工藝,常用的方法是把畫稿複製到透明的滌綸紙上,,經過蝕刻和染色,在鋁板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立體線條的彩色版畫。蝕刻在十七世紀躍登版畫舞台,與當時巴洛克藝術風格席捲全歐的現象有密切關係。 一幅蝕刻版畫的產生需要先在蠟塗布的金屬板上作畫,畫完後將整塊版浸入強酸溶液中腐蝕。繪製了圖案線條的部分,因為缺少蠟的保護會被腐蝕形成凹版,所以當金屬板上墨壓印的時候,紙張就會吸收附在線條裡的油墨而形成反向圖像。[1]

作畫方法

做蝕刻版畫的金屬板一般用板,先塗上一層,畫家用針作畫,也可以用寬畫粗面,畫出的線和面的蠟被去除,然後放到酸浴中浸泡或用酸洗,去除蠟的部分被腐蝕凹進去,完成後將蠟洗去,塗上油墨,擦去表面的油墨,只剩下凹線中的油墨,再用壓力轉印到紙上。一張版可以印製幾百張版畫,直到版面磨損。畫家在製作蝕刻版畫時,有時也直接刻制、修復部分線條。

腐蝕工序

首先在塗有防腐層的金屬表面上描線,劃出防腐層,露出金屬版。然後浸泡在酸液中(這道工序叫「腐蝕」),露出的金屬板上的劃痕被腐蝕成細槽,金屬板上墨後,圖像被忠實的轉印下來。常用的方法是通過對原畫稿進行製版,把畫稿複製到透明的滌綸紙上,用絲網印刷或照相感光技術轉印到板上,經過蝕刻和染色,在鋁板表面上形成有凹凸立體線條的彩色版畫。

銅版蝕刻

鐵版蝕刻因為版本身很快產生銹斑,印張數目因而有限。1520年左右,銅版蝕刻技法引入,才改變此一情況。由於版蝕刻的線條表現,較鐵版顯得更加精緻,並且較易控制腐蝕的過程,不久後便取代了鐵版。

重要的銅版蝕刻技法,非常可能在製作盔甲的作坊中發明。工匠利用腐蝕的方法,將裝飾花紋印入鐵製的盔甲上。十六世紀初,剛開始的蝕刻作品多半使用鐵版,然而蝕刻線條相較於直刻,雖然不夠明朗精確,但在動態處理與活潑的層次表現上,卻勝過直刻線條。

繪畫性風格

到了十七世紀,西洋藝術出現一種史家所謂的繪畫性風格,由光影的明暗來主導畫面,並不刻意凸出輪廓,因而畫面物體具有變動不居的動感。蝕刻的線條由於腐蝕的時間及次數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層次。腐蝕時間短且少的線條,便顯得嬌弱柔和,隨著時間的加長、次數的加多,線條的表現力度逐步加強。在放大鏡下觀察,蝕刻線條的線邊呈不規則狀,不像直刻線條有如刀切般的齊整劃一。這種線條構成的造型,與直刻相比,帶有模糊朦朧的效果,適合表達繪畫性風格的作品。荷蘭大畫家林布蘭特的版畫作品幾乎全以蝕刻方式創作。[2]

創新技術

新型的金屬蝕刻版畫採用了原有技術中所沒有的結構設計:用一塊金屬平板,金屬平板上有凹進的圖案,凹進的圖案上覆有一層薄塗料,在塗料上及整個金屬平板上覆有一層保護膜。優點:結構新穎、造型美觀、高雅,畫面經久不變。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裝飾藝術品,可廣泛用於家庭辦公場所的裝飾,並可作為高雅的禮品用於饋贈。畫面結構的獨特性使其具有很強的立體感和藝術感染力,而且幾乎永遠不會變色和老化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