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螳螂目
原图链接
螳螂化石
原图链接

螳螂目MANTODEA), 螳螂目是一个小目,在这个目之下所有的成员通称为“螳螂”。全世界目前约2000种,台湾已知约17种。螳螂目外观上的最大特色是:头部呈倒三角形、具有很发达的镰刀式前脚,脚上还长著尖锐的锯刺。翅膀是发达的,前翅革质,形成翅盖,后翅膜质、呈扇状。螳螂不论成虫或若虫都是纯肉食性。由于螳螂只捕食活虫,因此弱肉强食、大吃小的情形经常发生。大部分螳螂是昼行性的,是捕食猎物的功夫高手。

螳螂产卵时,同时分泌泡沫状胶质来包覆卵粒,当这些泡沫状胶质硬化之后,便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卵囊。每一种螳螂的卵囊都有特定的形状与大小。一般卵囊内有20~40粒卵排成数列,每只雌螳螂可产4~5个卵囊。台湾大螳螂或宽腹螳螂的卵囊内则含有数百粒卵。[1]

在全世界的螳螂中,人们己认识和描述过的螳螂有2,400 多种,大概有430个属。它们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在温带地区也有在全世界的螳螂中,人们己认识和描述过的螳螂有2,400 多种,大概有430个属。它们分布。关于螳螂在系统分类中,曾一直与竹节虫(beenstick insects)、蜚蠊(cockroaches)、蛩蠊(rock crawlers)一起被划入直翅目中。后来,它们才分别划为螳螂目(Mantodea)、竹节虫目(Phasmatodea)、蜚蠊目(Blattodea)和蛩蠊目(Grylloblattodea)。

1991年,Kristensen把螳螂目、蜚蠊、白蚁合并为一个目,叫网翅目 Dictyoptera),把螳螂归到网翅目下的螳螂亚目中。现在,人们公认所有螳螂应归为一个目,即螳螂目(Mantodea)。

“Mantodea”一词,源自古希腊语的“μάντις”和“εἶδος”, μάντις (mantis)的意思是 “预言家、先知”,εἶδος (eidos)的意思是“类型、形式”。1838年,德国昆虫学家Hermann Burmeister创造了Mantodea这个术语。 在我国,Mantodea这个目的昆虫统一叫做“螳螂”,或简作“螳”;英文中统称为“mantes”,是希腊语“mantis ”的拉丁化复数形式。在阅读昆虫学文献时,需要注意的是,“mantis ”与“mantid”不太一样,“mantid”只是螳螂科(Mantidae)的种类,所指范围比“mantis ”小得多。螳螂目的昆虫,在英文中还有个通用名(俗名,common name),叫做“, praying mantis”(意即“祈祷的螳螂”)(though in Europe mainly to Mantis religiosa), 因为螳螂在停止不动时,一对前足折叠起来,就象是在祈祷的样子。[2]

目录

分科

最早把螳螂目分科的是Beier,1968年,他把螳螂目的昆虫分成8个科。2002年,Ehrmann把该目分成15个科,这个分类系统被广泛采纳,并沿用至今。

这15个科是:

  • 棘螳科(Acanthopidae)、
  • 怪足螳科(Amorphoscelididae)、
  • 缺爪螳科(Chaeteessidae)、
  • 锥头螳科(Empusidae)、
  • 方额螳科(Eremiaphilidae)、
  • 花螳科(Hymenopodidae)、
  • 虹翅螳科(Iridopterygidae)、
  • 短螳科(Liturgusidae)、
  • 螳螂科(Mantidae)、
  • 类螳科(Mantoididae)、
  • 金螳科(Metallyticidae)、
  • 巫螳科(Sibyllidae)、
  • 塔拉螳科(Tarachodidae)、
  • 细足螳科(Thespidae)
  • 扁尾螳科(箭螳科,Toxoderidae)。[2]

化石

现在发现的最早的螳螂化石形成于1亿3500百万年之前,是在西伯利亚发现的。到2007年,人们己鉴定了25种化石螳螂。Fossil mantises, including one from Japan with spines on the front legs as in modern mantises, have been found in Cretaceous amber.大多数琥珀中的化石螳螂是螳螂的若虫虫态,岩石中的有成虫虫态。在巴西克拉图(Crato)发掘的化石螳螂中,体长约10 mm的Santanmantis axelrodi是中生代的肉食性螳螂,它的形态与现代螳螂相类似,具有一对发达的适合捕捉猎物的前足。[2]

参考资料

  1. 螳螂目 (中文). 
  2. 2.0 2.1 2.2 简谈螳螂的名称、分类与进化. 每日头条. 2018-05-07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