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母
血母(shǔ liáng),学名:Dioscorea cirrhosa Lour.,俗名:红药子、山猪薯、红孩儿、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朱砂七、金花果,赭魁、薯良、鸡血莲、血母、
异名:Dioscorea matsudai Dioscorea formosana Dioscorea angusta Dioscorea rhipogonoides Dioscorea matsudae ,
是薯蓣科,薯蓣属藤本植物,长可达20米。块茎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
断面新鲜时红色,茎绿色,无毛,单叶片,革质或近革质,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
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网脉明显;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蒴果不反折,
近三棱状扁圆形,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4-6月开花,7月至翌年1月结果。[1]
目录
薯莨形态特征
薯莨是 藤本植物,粗壮,长可达20米左右。块茎一般生长在表土层,
为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外皮黑褐色,凹凸不平,
断面新鲜时红色,干后紫黑色,直径大的甚至可达20多厘米。茎绿色,无毛,右旋,有分枝,下部有刺。
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叶片革质或近革质,
长椭圆状卵形至卵圆形,或为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5-20厘米,
宽(1-)2-14厘米,顶端渐尖或骤尖,基部圆形,有时呈三角状缺刻,
全缘,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背面粉绿色,基出脉3-5,网脉明显;叶柄长2-6厘米。
雌雄异株。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10厘米,通常排列呈圆锥花序,
圆锥花序长2-14厘米或更长,有时穗状花序腋生;雄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宽卵形或卵圆形,
长约2毫米,内轮倒卵形,小;雄蕊6,稍短于花被片。雌花序为穗状花序,
单生于叶腋,长达12厘米;雌花的外轮花被片为卵形,厚,较内轮大。
蒴果不反折,近三棱状扁圆形,长1.8-3.5厘米,宽2.5-5.5厘米;
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四周有膜质翅。花期4-6月,果期7月至翌年1月仍不脱落。
薯莨主要价值
【药性】味苦;性凉;小毒。 [2]
【功效】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咳血;咯血;呕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月经不调;痛经;
经闭;产后腹痛;脘腹胀痛;痧胀腹痛;热毒血痢;水泻;关节痛;跌打肿痛;疮疖;带状疱疹;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绞汁或研末。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磨汁涂。
【使用注意】孕妇禁服
块茎富含单宁,可提制栲胶,或用作染丝绸、棉布、鱼网;也可作酿酒的原料。
作染料用:过去薯榔除了用来染衣服及纱线外,也大量地用来染棉麻编制的鱼网,
这主要是因薯榔富含单宁酸及胶质,染色之后能加强纤维韧性,并防止海水腐蚀鱼网纤维之故。
另外,先民也以薯榔鞣制皮革,据说也曾有不小的产量。
参考来源
- ↑ 薯莨, 植物智,
- ↑ 薯莨_功效与作用_薯莨的药理作用_图片-,中药一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