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州府
基本信息
景观
雁峰烟雨(今回雁峰)、石鼓江山、朱陵后洞、青草渔家(今石鼓书院、院侧朱陵洞及附近青草桥)、花药春溪、岳屏雪弄(今岳屏公园岳屏山及原岳屏山西南已毁的花药寺)、东洲桃浪(今东洲岛)、西湖白莲(今西湖公园)为衡州八景。
衡州大道是湖南省、衡阳市重点工程,全长18.7公里,工程总投资22.2亿元,东至京广港高速铁路衡阳东站,西接潭衡高速公路和衡桂高速公路,道路按城市主干道I级标准设计,双向六车道,路幅宽度64米。
衡州大道为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条东西向交通性主干道,也是衡阳市城市路网"田"字型骨架的重要一"横",又是京广高铁连接东西外环路的配套工程。它的修建对于拉开城市骨架,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衡州大道是湖南省最大的"三跨"工程(跨公路、跨铁路、跨河流),衡州大道湘江大桥是衡州大道的枢纽工程,包括两端引桥和跨铁路桥,全长2.62公里,是中国同类型桥梁跨度第二大的系杆拱桥。
历史
公元1368年,明朝开国。改衡州路为衡州府,直属于湖广行省(治地武昌,今武汉市武昌区)。衡州府辖衡阳、衡山、耒阳、常宁、安仁、酃县(今炎陵)、临武、蓝山、嘉禾等9县和桂阳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为湖南、湖北两省。置衡永郴道,衡州府属于湖南衡永郴道。道府均治衡阳县
1676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州府改称应天府,为周国都。
康熙二十年(1681年),周亡复名衡州府。仍属于湖南衡永郴道。
民国三年(1914年),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废衡州府为衡阳县,道治所在衡阳县,衡州府存在546年。
1927年废衡阳道。
1937年设第二行政督察区。区治衡阳县(今衡阳蒸湘区)。
1942年,湖南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县东华、雁峰、西湖、石鼓、江东5镇和城郊的广福、奇罡、酃湖3乡区域设置衡阳市。到2016年衡阳建市已经有74年历史。
1943年,衡阳市升为省直辖。
新中国
1949年设衡阳专区,专署驻衡阳市。衡阳市改为衡阳专区管辖。
1950年衡阳市改由省直辖。
1970年衡阳专区改为衡阳地区。
1980年2月20日,国务院批准衡阳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
1983年7月,原衡阳地区与衡阳市合并,实行市管县新体制。
1984年5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衡阳市南岳区,以衡山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986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86]170号)撤销耒阳县,设立耒阳市(县级)。1996年11月26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86号)撤销常宁县,设立常宁市。
2009年10月,衡阳市管辖蒸湘、石鼓、雁峰、珠晖、南岳5区,常宁、耒阳2市,衡南、衡阳、衡山、衡东、祁东5县。全市共有111个镇、72个乡(含一瑶族自治乡)、28个街道办事处,162个村区居委会,4897个村民委员会。仍治蒸湖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