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州區
襄州區是襄陽市轄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漢水中游,東經111°44′-112°23′、北緯31°46′-32°28′。東接棗陽市,西接老河口市、穀城縣、南連宜城市、南漳縣,北與河南省的鄧州市、新野縣、唐河縣接壤。總面積2306平方千米。總人口103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2個街道、13個鎮:張灣街道、劉集街道、龍王鎮、石橋鎮、黃集鎮、伙牌鎮、古驛鎮、朱集鎮、程河鎮、雙溝鎮、張家集鎮、黃龍鎮、峪山鎮、東津鎮、米莊鎮(其中,劉集街道、米莊鎮由襄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代管)。區政府駐張灣街道。
地處鄂西北山地與大洪丘陵交會地帶,地勢由四周向中部緩緩變低。北部為波狀土崗地,南部為低山後陵區,中部為漢江和唐、白、滾、清河沖積平原。有漢江、唐河、白河、唐白河、滾河、清河、淳河七大水系,共有大小河流82條;唐、白、青、滾4河呈扇狀入漢江。全區崗地面積占總面積的65.8%,低山丘陵占13%,沿江河沖積平原占21.2%。襄陽機場位於境內。景點有鹿門寺國家森林公園[1]等。
目錄
歷史沿革
襄州區原為襄陽縣、襄陽區。襄陽縣以原縣治於古城襄陽而得名。「襄陽」名稱的來歷,據《襄陽縣誌》記載:因「地在襄水之陽,故名。」西漢初年置縣,轄漢水以南、中廬縣以東、 縣以北的地區。新莽時期曾一度改稱「相陽」,東漢建武元年(25)復稱襄陽縣,屬荊州南郡;建安十三年(208)屬襄陽郡。唐武德四年(621)屬襄州,北宋宣和元年(1119)屬襄陽府,元屬襄陽路,明、清屬襄陽府。
1914年屬襄陽道,1932年屬第八行政督察區,1936年屬第五行政督察區。1948年1月,襄陽縣愛國民主政府成立,屬桐柏行政公署第三專署及漢南辦事處。1949年屬襄陽專區。1950年將縣轄昭明、樊城兩鎮劃出組建襄樊市。1970年縣屬襄陽地區,1983年10月屬襄樊市。1992年8月1日,民政部批覆(民行批[1992]86號)同意襄樊縣政府駐地由襄樊市市區遷至襄樊縣張灣鎮。
1996年,襄陽縣面積3232平方千米,人口約131.8萬人。轄20個鎮、8個鄉:雙溝鎮、太平店鎮、牛首鎮、黃集鎮、張灣鎮、竹條鎮、龍王鎮、石橋鎮、黑龍集鎮、伙牌鎮、古驛鎮、黃渠河鎮、朱集鎮、程河鎮、張家集鎮、黃龍鎮、峪山鎮、東津鎮、歐廟鎮、泥咀鎮、朱坡鄉、肖集鄉、馬集鄉、埠口鄉、方集鄉、王河鄉、法龍鄉、新集鄉。縣政府駐張灣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襄陽縣常住總人口1289584人(24個鎮、4個鄉),其中:張灣鎮152391人,竹條鎮37711人,牛首鎮40210人,太平店鎮66873人,龍王鎮35833人,石橋鎮36149人,黑龍集鎮31330人,黃集鎮51947人,伙牌鎮48191人,古驛鎮30148人,黃渠河鎮39295人,朱集鎮62662人,埠口鎮30138人,程河鎮33884人,雙溝鎮86456人,張家集鎮51652人,黃龍鎮42435人,方集鎮18037人,峪山鎮32112人,東津鎮55258人,歐廟鎮60516人,法龍鎮39042人,新集鎮28392人,泥咀鎮45180人,朱坡鄉23632人,肖集鄉28894人,馬集鄉25107人,王河鄉42573人,湖北化纖13536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襄陽區常住總人口904957人,其中:張灣鎮156631人,龍王鎮53636人,石橋鎮70131人,黃集鎮69289人,伙牌鎮50976人,古驛鎮63950人,朱集鎮63164人,程河鎮56993人,雙溝鎮84352人,張家集鎮50366人,黃龍鎮41111人,峪山鎮48570人,東津鎮95788人。
2010年11月7日,經省民政廳批准,劉集街道辦事處正式成立。2012年3月,正式將劉集街道移交襄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
視頻
襄州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襄陽人真幸福!又一森林公園被國家「蓋章」,位置在...... ,搜狐,2019-05-19
-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