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

中文名稱:   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

外文名稱:   China northwest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Military Area Command

地理位置:   陝甘寧晉綏

時        期:   解放戰爭時期

時        間:   1945年8月

西北軍區一般指中國人民解放軍西北軍區,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建立的一級軍區之一,西北地區最高軍事領導機關。1945年8月,晉綏軍區(轄呂梁雁門綏蒙3個軍區)從陝甘寧晉綏聯防軍中劃出,由聯防軍司令員賀龍、晉綏軍區政治委員李井泉領導,擔負擴大與鞏固晉綏解放區的任務;陝甘寧邊區所屬綏德、關中、延屬、隴東、三邊等 5個軍分區仍沿用陝甘寧晉綏聯防軍番號,由王世泰任代司令員,擔負保衛陝甘寧邊區的任務。1947年7月,晉綏軍區再度劃歸陝甘寧晉綏聯防軍領導,仍由賀龍任聯防軍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1]。1947年7月,解放戰爭進入第2年,中共中央軍委為統一西北地區人民武裝建設和對後方工作的領導,將晉綏軍區劃歸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建制。1948年3月17日,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賀龍任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下轄晉綏、呂梁、綏蒙軍區和延屬、綏德、三邊、隴東、關中、黃龍等6個軍分區,以及軍事政治幹部學校[2]

目錄

軍區成立

1949年2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軍委1948年11月1日關於統一全軍編制及部隊番號的命令,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區改稱西北軍區,賀龍任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王維舟任副司令員,張經武任參謀長,李卓然任政治部主任,朱早觀任副參謀長,陳希雲任後勤部部長,劉海濱任後勤部政治委員。下轄晉綏軍區(賀龍兼任司令員,李井泉任政治委員)、晉南軍區(馬佩勛任司令員,馬明方任政治委員)和警備第2旅、軍政幹校,以及延屬、綏德、三邊、隴東、關中、黃龍、西府、榆林等8個直屬軍分區。5月,晉南軍區併入晉綏軍區(後撥歸華北軍區建制)。8月20日成立甘肅軍區。至此,西北軍區下轄甘肅軍區(許光達任司令員,王世泰任政治委員)、伊盟軍區(王悅豐任司令員,高增培任政治委員)、陝北軍區(牛書申任代司令員,李合邦任政治委員)、陝南軍區(第19軍兼,劉金軒任司令員,張邦英任政治委員)和隴東、渭南、大荔、咸陽、邠縣(今彬縣)、寶雞、三原等7個軍分區,西安警備區,獨立第1、第2師,騎兵第2師,以及軍政大學、軍政幹校[3]

1949年11月,賀龍率西北軍區機關一部和第18兵團等部進軍四川,後併入西南軍區。11月3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西北軍區與第一野戰軍合併,稱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彭德懷任司令員,習仲勛任政治委員,張宗遜趙壽山任副司令員,甘泗淇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閻揆要任參謀長,王政柱韓練成任副參謀長,張德生任政治部副主任,黎化南任後勤部部長,黃靜波任後勤部政治委員。至12月,相繼成立陝西、寧夏、青海、新疆軍區。此時,第一野戰軍暨西北軍區下轄第1、第2、第19、第22兵團,陝西軍區(第19兵團兼)、甘肅軍區(第2兵團兼)、寧夏軍區(第65軍兼)、青海軍區(第1軍兼)、新疆軍區(第1兵團兼)和獨立第2、第3軍,獨立第2師、騎兵第2、第6師,以及軍政大學、軍政幹校[4]

軍區擴展

1951年5月,成立西北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同時組建西北軍區騎兵司令部。6月和9月,分別成立西北軍區炮兵司令部和空軍司令部。1952年11月,騎兵第6師與西北軍區騎兵司令部合編為西北軍區司令部防空處。1949年9月~1953年10月,在各族人民群眾的支援下,西北軍區部隊進行大規模的剿匪作戰,先後投入兵力10萬餘人,共殲滅匪特12.9萬餘人,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權,安定了社會秩序,保證了經濟恢復工作和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在此期間,還積極參加生產建設和修築鐵路公路等工程;加強了部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和邊防建設;並把起義的國民黨軍改造成為人民解放軍。1954年8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寧夏行政區劃歸甘肅省的決定,撤銷寧夏軍區機構。1955年5月1日,根據國務院2月11日關於全國軍區重新劃分的決定,西北軍區改編為蘭州軍區,同時撤銷第一野戰軍番號。原屬西北軍區的新疆軍區改編為大軍區[5]

視頻

西北軍區相關視頻

我是特種兵:西北軍區調用特種部隊

參考資料

  1. 習仲勛和賀龍的戰友情誼 ,人民網,2016-04-13
  2. 在陝人民解放軍(1),三秦游網,2013-8-6
  3.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6軍,山東兵網,2012-3-17
  4. 賀龍 ,博雅人物詞典
  5. 蘭州軍區空軍 ,美篇,2018/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