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戎三代对其边界西方的部落的泛指,也可以指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家,是汉族先民之一[1][2],但与战国以后的胡人各民族并没有任何关系[3],后来“西戎”被汉族用来代指位于汉族以西的各个非汉民族。

西戎
50da81cb39dbb6fd6f014cff0b24ab18962b3794.jpg

在晚商以前,华北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的‘戎狄’族群是之后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史记《匈奴列传》和《秦本纪》载:周人先祖公刘部落在豳(郴县-旬邑县),三百年后古公亶父因西戎攻打而南迁于周原。周宣王让秦非子率人到西犬丘(甘肃东南部)养马,后来戎人东迁而战争不断,专家说是西周时期黄河中游地带大旱数百年而西人来争水草地。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比如“赫赫南仲,薄伐西戎。”在史学界有“秦为西戎”学术观点。

西戎使西周亡国,最后西戎大部分被华夏文化所同化,在汉代演变成为了汉族。而后来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草原民族与先秦时期的北狄各部并没有任何关系。

目录

汉族“西戎”

西戎是周时期中原人对西方诸部落的统称。春秋时期有华夏和戎、狄、蛮、夷的区分。中原各诸侯国而自称为华夏,他们把中原周边四方的小国或部落称之为戎、狄、蛮、夷 ,纵使这些戎狄蛮夷同样是炎黄子孙,比如姜戎就是四岳的后裔。

在距今6000-4000年期间,陇西、河湟等地区是一个湿热同步的气候最适宜期。以旱作农业为主要生业的仰韶文化的分布,有了很大的扩展,典型遗址有秦安的大地湾、天水的西山坪、师赵村、礼县的高寺头、庆阳的南佐疙瘩梁、平凉的庙庄等。在青海东部的循化县也发现了庙底沟因素的遗存。西进的仰韶文化人群在湟水和大通河流域创造出以精美陶器为特色的马家窑文化。代表马家窑文化晚期最高发展水平的马厂类型,向西分布到河西走廊西端的酒泉、安西等地,甚至向北分布到腾格里沙漠和额济纳旗地区。在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以种粟为主的旱作农业文化呈持续的逐步发展状态。

夏朝时,气候开始由温湿转向干冷,陇西等地在前2200-前2000年是气温和降水量快速下降的阶段,而前2000-前100年则是气温和降水量继续匀速渐降的阶段。这令聚落缩小。而当地居民的生业,也相应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向半农半牧发展。但这一切并没有马上导致农业文化的全面衰退,在某些地区仍存在着农牧相结合的经济形态。虽然养羊开始发达,不过没有发现驯养马的确切证据,所以即使养羊为主的牧民虽可能在一年之内就数易牧场,却不可与后来专化的游牧业溷为一谈[4]

虽然在先秦夷夏观中,西戎和东夷北狄南蛮合称四夷,但其实与周代中原原住民同出一源[1]。有时又称鬼戎,古本《竹书纪年》载:“武乙三十五年,周王季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诗经》中常有周朝与西戎战争的史诗,“赫赫南仲,薄伐西戎。”

传说犬戎是黄帝后裔[5],与中原姬姓诸国同祖[6][7]

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东进击败西戎,收复周朝旧地,“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

秦穆公时西戎有八国,即绵诸(今甘肃东部)、(今甘肃东部)、之戎(今陕西北部);岐山、梁山(今陕西韩城与洛川之间)、泾水、漆水以北有义渠(今甘肃宁县西北)、大荔(今陕西大荔东)、乌氏(今甘肃平凉西北甘宁交界处)、朐衍(今宁夏盐池一带),皆位于陇山(今宁夏六盘山)附近。其后全都被秦穆公所征服。

西羌是隶属于西戎的别支,从事牧羊[8]

语言学家白一平沙加尔上古汉语的读音进行重构,认为“戎”在上古汉语中读作“*nuŋ[9]

分类

春秋时,戎有7种,即:己氏之戎;北戎,即山戎或无终;允姓之戎,即阴戎或陆浑之戎;伊洛之戎;犬戎,亦称畎犬、昆夷、绲夷;骊戎;戎蛮。秦西北有狄邽冀之戎、义渠之戎、大荔之戎等。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山戎,各分布山谷间,有许多部落,不相统一。

至战国时,义渠、大荔等与秦相接诸戎,自春秋以来逐渐并灭于秦。林胡、楼烦并灭于赵。而山戎不复见于史,东胡有其地,燕却东胡设北边与东北五郡。故戎或往往与胡杂处,名称也往往相混。

鬼戎

鬼戎的“戎”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此一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有相同称谓的各部落,他们已进入阶级社会,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在战争中各部落也许有一定的结盟统一号令。

犬戎

古代部落名,又叫猃狁,古代活跃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到西周末期,长期的农耕和平环境,使得君王荒淫无度,玩物丧志,烽火戏诸侯。君主性格软化,无心富国强兵,结果周幽王被野蛮强悍的犬戎族攻杀,幽王的宠妃褒姒被掳,都城丰、镐西北被犬戎占领。强盛约三百年的西周覆灭。此后,犬戎便成了周部落最可怕的敌人,直到唐朝,汉民族还用“犬戎”和“戎狄”代指一切西北游牧民族。

春秋初期,犬戎成为秦国的强敌。

外族“西戎”

被汉族视为“西戎”的外族或国家:吐谷浑、吐蕃藏族、焉耆、龟兹、大宛、康居国大秦国[10]泥婆罗、党项羌、高昌、疏勒、于阗、天竺、罽宾、康国、波斯拂菻大食[11]狮子、奄蔡、嚈哒吐火罗[12]、羌族。

地理分布

晋国北戎部落

条戎在中条山北鸣条陌,奔戎与条戎并列应相距不远。汾、隰为晋中两水名,汉代有隰县,今山西省离石县境,其地在晋国之北,故晋人称之为北戎。

从以上可以看出,宣王时与诸戎部落的战争重心在陇山地区的西戎,同时在霍太山南北,戎人与周与晋也发生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战争。

申的另一支,与周王保持密切的甥舅关系。周宣王封其舅申伯于谢邑(今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控制南方。周幽王后也来自谢邑之申国,幽王无道,失信于诸侯,宠褒姒,废申后及其所生太子宜臼。公元前771年(幽王三十一年)申侯联合增国(也在今南阳市境内)及犬戎攻镐京,杀幽王,立宜臼为周平王。为避西戎,迁都于雒邑,史称东周;当前中国史界以平王元年,即公元前770年为春秋时期的开端。

春秋诸戎部落

王钟翰《中国民族史(上下)》“第二编 华夏及华夷五方格局的形成”介绍:进入春秋时期,诸戎分布很广,而且在中原与周王及诸夏发生了错综复杂的关系。可分为镐京与岐周地区、伊洛地区、鲁西及豫北地区、晋国周围地区、陇山与陇以西地区。

平王东迁,封秦襄公为诸侯,命襄公从西戎手中收复岐周地区,并将岐以西赐秦。至公元前750年(周平王二十一年),秦文公击败西戎,“于是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岐以东献之周”。实际上岐以东仍为诸戎部落所占据。秦又经过几十年与诸戎的斗争,至秦武公灭戎人彭戏和小虢,于是东至华山。公元前677年(周僖王五年),秦德公迁居雍,,今陕西省凤翔市,,,从此秦在崤函以西发展为强国,而秦与西戎的斗争转向陇山及陇以西地区。

鲁西及豫北地区,主要是戎州已氏之戎,春秋初与鲁、齐、郑等国的关系,已在本编第二章第一节述及。

伊洛地区,在平王东迁以前已经有不少戎人部落,其中见于《左传》有名可考者有扬拒、泉皋、伊洛之戎。公元前649年,周襄王三年,王子带作乱,招扬拒、泉皋、伊洛之戎攻王城,烧东门。此后,伊洛之戎曾与鲁、晋会盟,又曾攻宋,在陆浑之戎迁来以前是伊洛地区主要的戎患。

瓜州迁戎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秦穆公与晋惠公迁陆浑之戎于伊川,同时迁姜戎于晋南。陆浑戎周詹桓伯说是“允姓之奸,居于瓜州”,晋范宣子对戌子驹支说:“昔秦人逐乃祖吾离于瓜州。”这个瓜州在秦晋西北,杜预认为在敦煌,但敦煌在秦雍都以西千数百里之外,其地在汉武帝时始立郡,若远在敦煌,对秦毫无威胁,秦也无力驱除他们。允姓,因猃狁而得姓,与鬼方愧姓相同,西戎本有九州之名,瓜州大概为其中之一,在秦雍都附近,泾、洛二水中上游及陕北一带。秦因陆浑与姜戎近都,务在驱除,而晋惠公原逃亡在外,得秦国支持才获得晋侯地位,他的母亲又是允姓戎之女,允姓戎是他的舅族,因而迎合秦国,招允姓陆浑之戎安置于伊水流域,嵩山附近,而姜戎安置于晋南。

陆浑之戎,南迁后除伊川之外,还有一些分布于熊耳、外方诸山之北,黄河之南,山北水南称为阴,所以黄河与熊耳之间称为阴地,故陆浑戎又称阴戎,又因其原居地已有九州之名,称为九州之戎。南迁后,成为周王新的威胁,在晋楚争霸期间,依违于晋楚之间。公元前606年(周定王元年),楚庄王伐陆浑,公元前525年,周景王二十一年,晋国灭陆浑,陆浑酋长奔楚,而余众属晋,不久晋国即完全吞灭九州之戎而筑城有其地。

戎晋杂处

晋国周围,西周以来不仅有许多姬姓与异姓诸侯,也有许多戎狄部落杂处其间。西周初,成王封其弟虞于唐,在河、汾以东,地方百里,唐国在今山西省翼城县境。其后分为翼城、曲沃两支。公元前679年(周僖王三年),曲沃武公并晋湣侯之地,迁居翼城,统一晋国,并得到周王承认为晋侯。其境域仍限于汾涑平原。武公于公元前677年去世,献公继位,大肆扩张兼并,《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记述晋国女叔侯说:“虞、虢、焦、滑、霍、杨、韩、魏,皆姬姓也。晋是以大。

若非侵小,将何所取?武献以下,兼国多矣。”《韩非子·难二篇》记述晋烛过说:“昔者吾先君献公,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可见献公以前晋国周围小国林立。即晋献公并国如此之多,还是“戎狄之民实环之”,直到公元前527年(周景王十八年)晋国籍谈仍声称:“晋居深山,戎狄与之邻而远王室,王灵不及,拜戎不暇。”此时已是春秋晚叶,籍谈的话显然有夸大,但也反映了晋国周围戎狄分布的复杂情形。自夏代以来,直到春秋初叶,霍太山南北戎狄分布的基本状况,没有根本的改变。但到春秋中叶以前,戎与狄不加区分,至春秋中叶,始有“狄”的称呼,晋国及郑、卫、邢等国北边各部落,一般都称为狄,有赤狄、白狄、长狄各部落,将在北狄一节叙述。晋国境内杂居之戎及晋国南边之戎,有名可考者有条戎、奔戎,已在前面述及。晋穆侯“七年伐条,生太子仇”,此即前所述周宣王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败绩,故晋侯生子取名为“仇”。

献公结好

晋献公一方面兼并许多小国,同时注意结好于诸戎。他“娶二女于戎,大戎狐姬生重耳,小戎子生夷吾”。杜预注:“大戎,唐叔子孙别在戎狄者。”“小戎,允姓之戎子女也”。大、小二戎是以戎之二女年次相对而言,不是部落名称。按上引《左传》杜《注》显然出于不同部落,而《史记》说:“重耳母,翟之狐氏女也。夷吾母,重耳母女弟也。”春秋时戎狄经常相混,狐氏出于唐叔,与晋同祖而在戎狄部落,从狐氏对重耳在外流亡及后来夺晋侯位是为晋文公并且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事业所作的突出贡献看,狐氏的华化程度相当深。

晋献公伐骊戎,得骊姬,骊戎也是姬姓之在戎狄者。骊姬有宠,生子奚齐,晋献公晚年杀太子申生,迫重耳与夷吾出亡,夷吾逃至秦国,在晋献公死后得到秦穆公支持归晋夺位,即晋惠公。骊戎一般以为分布在今西安市临潼附近骊山,顾颉刚先生依当时晋东西诸国形势推断骊戎应是居于晋国绛都,在翼城附近为晋献公所筑新都城,东边的“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在今山西省翼城县以东析城、王屋一带。

姜戎部落南迁

晋国南部最活跃的是姜戎。前已述及,晋惠公招姜戎安置在晋国南部。这一部落群,大概就是周宣王三十九年所伐的申戎。申,姜姓,故称姜戎。姜戎于公元前638年南迁,公元前627年(周襄王二十五年)帮助晋国邀劫袭郑未成功的秦师于崤,俘虏秦国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可见姜戎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晋国在晋文公称霸以后,楚国强大起来,晋一度失去霸主地位,公元前569年(周灵王三年),晋国魏绛向晋侯建议和戎,以物产换取戎人部落的土地,并且得到诸戎的支持,数年间晋国重振霸业。戎狄与晋国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对晋国的兴衰有一定的影响。

夏境诸戎

诸戎迁徙到诸夏境内,当然会接受诸夏的文化影响,但直到春秋的中晚叶,仍大体保持畜牧业的特点。公元前559年,周灵王十三年,姜戎子驹支追述晋惠公因诸戎部落是四岳之后,才把诸戎安置在晋国南部,成为晋国“不侵不叛之臣”。然而此时距南迁已80年,驹支仍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蛰币不通,言语不达”,与姬姓华夏部落的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到春秋战国之际,情况就不同了,伊洛地区诸戎部落已被韩、魏并灭,姜戎部落也不复见于记载,其它鲁西豫北及豫南地区诸戎部落,也都已被楚国及齐、鲁等兼并,崤山以东诸戎部落已被吞灭,戎人部落也都已加入华夏部落行列,被华夏部落所涵化。只有陇山地区及陇以西,或与秦长期交往被华化,或在陇以西逐渐形成氐羌族群,成为秦汉以后氐羌民族的前驱。

西部羌人

只是在青铜文化有所发展,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高,当地各部落才突破自然的限制,来到广大草原上发展了畜牧业,成为游牧部落。西戎氐羌在起源时代,是由原始的农业各部落,到青铜时代才发展为游牧的各部落的,他们成为游牧部落是在中原已建立夏、商王朝的时期。《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

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许慎、应劭所作的这种诠释,都是指夏商以来中国西部的羌人,若说氐羌起源时代,则都是以原始农业为主,兼事渔猎的各部落与部落。

到秦汉时期,西戎氐羌部落在与东方汉王朝的对抗中遂渐发展成为氐羌民族,同时,汉王朝的九州以华夏部落为主体,加上巴蜀部落、百越部落等诸部,开始形成汉民族。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 (明)严从简着 《殊域周咨录》余思黎点校 中华书局 ISBN 71010006078
  • 原建军,实习生:李楠、郝成刚 探寻秦根 2005/02/07
  • 1.0 1.1 《农业类型的演变与戎狄族群的兴起》指出“晚商以前北方地区皆为华夏族群的活动地域,所谓‘戎狄’族群应当是下一历史阶段里从华夏族群中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因此,华夏与戎狄在血缘上本亦同源。”
  • 汉族名称的来历.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6月7日). 
  • 林沄《戎狄非胡论》
  • 林沄《夏至战国中国北方长城地带游牧文化带的形成过程》
  • 《山海经.大荒北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有人名曰犬戎。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 《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周后稷,名弃。其母有邰氏女,曰姜原。姜原为帝喾元妃。”
  •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帝喾高辛者,黄帝之曾孙也。”
  • 《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
  • Baxter, William H. and Laurent Sagart. 2014. Old Chinese: A New Reconstr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94537-5.
  • 出自《晋书卷九十七.列传第六十七.四夷.西戎》
  • 出自《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
  • 出自《太平御览.四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