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西湖泛舟入靈隱寺

西湖泛舟入靈隱寺》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的作品。林逋詩集在北宋曾經刊刻,或至少有抄本流傳。《林和靖先生詩集》在宋元明清傳播及遠播海外的情況,說明林逋的詩集,為歷代詩人所重視,他的詩作,在宋代及宋以後的詩壇,都有重要的影響。林逋善繪事,惜畫從不傳。工行草[1],書法瘦挺勁健,筆意類歐陽詢李建中而清勁處尤妙。

林逋墓在建於元代的放鶴亭旁,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養"鶴皋"的鶴冢。這裡曾被譽為"梅林歸鶴",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今存詞三首,詩三百餘首。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2]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西湖泛舟入靈隱寺

目錄

簡介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復,後人稱為和靖先生、林和靖,漢族奉化大里黃賢村人。

林逋少孤力學,好古,通經史百家。及長,漫遊江淮,40餘歲後隱居杭州西湖,以湖山為伴,相傳20餘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並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3]有詩唱和。

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後,曾漫遊江淮間,後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天聖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諡"和靖"[4]

陸游謂其書法高絕勝人。蘇軾高度讚揚林逋之詩、書及人品,並詩跋其書:"詩如東野(孟郊)不言寒,書似留台(李建中)差少肉。"黃庭堅雲:"君復書法高勝絕人,予每見之,方病不藥而愈,方飢不食而飽。"明沈周詩云:"我愛翁書得瘦硬,雲腴濯盡西湖綠。西台少肉是真評,數行清瑩含冰玉。宛然風節溢其間,此字此翁俱絕俗。"。林逋書法存世作品僅3件,《自書詩帖》是其中篇幅最長者。

視頻

西湖泛舟入靈隱寺 相關視頻

悅讀之林逋長相思
書法名家師慶華行草斗方,一首林逋《山園小梅》酣暢淋漓

參考文獻

  1. 各種書法字體的特點_各種書法字體分類及特點,學習啦,2017-06-13
  2. 宋林和靖先生詩集,光明之門,2020-03-24
  3. 梅堯臣,古詩文網
  4. 作者介紹,詩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