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觀復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總占地面積八畝。1997年1月18日正式對公眾開放。著名文物收藏家、鑑定家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和現任館長。

目錄

介紹

觀復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先生為創辦人[1]。2004年實行理事會制。

展覽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觀復博物館在廈門和上海深圳(正在建設中)、天津設有地方館。

觀復博物館設有陶瓷館、家具館、工藝館、門窗館和油畫館,常年舉辦各類展覽。布展側重開放形式,強調人與歷史的溝通,突出傳統文化的親和力。

陶瓷館

陶瓷館展出的瓷器,為唐、宋、遼、金、元、明、清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2]。宋代,我國的制瓷業進入繁榮時期,在藝術水平上迅速達到了高峰,汝窯、鈞窯、官窯、哥窯、定窯等五大名窯瓷器以釉色取勝,價值連城。磁州窯等民間窯場的瓷器各具特色,注重實用價值,深受人們的喜愛,眾多窯場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

遼代、金代的瓷器粗獷自然,既具有漢族的藝術特點,也具有北方民族的豪邁氣息。元代,隨着海外貿易的需要,制瓷工藝和裝飾藝術更加成熟,為明清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

明代時,隨着社會的穩定和城市經濟的繁榮,瓷器的需求量大增,景德鎮所燒造瓷器的品種繁多,成就顯著,成為了全國的制瓷中心。清代,康、雍、乾三代的作品最為出色,工藝精巧、造型別致、品種繁多,達到了制瓷歷史的顛峰。

陶瓷館不定期舉辦陶瓷類特展,如《瓷之色——中國古代顏色釉瓷器展》、《瓷之紋——中國古代紋樣瓷器展》等。

歷史

該館館名「觀復」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意思是多次觀看,探究其本質。

1996年10月30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獲批准成立,館長及創始人為馬未都。該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獲國家批准的四家私人博物館之一,這四家均位於北京市,1996年10月30日由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成立,其他三家是古陶文明博物館、何揚·吳茜現代繪畫館、北京遺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館。其中北京遺箴堂碑帖拓片博物館因資金不足而找不到合適場館,一年後未通過年檢而被取消辦館資格。1997年1月18日,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上述四家私人博物館中第一個開放者。成立之後,該館多次遷址。

2004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改革制度,實行理事會制。2007年,觀復古典藝術博物館正式更名為「觀復博物館」

視頻

觀復博物館 相關視頻

直播回看:馬未都帶你逛觀復博物館
馬未都帶你逛上海觀復博物館(騰訊文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