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詹姆斯·厄尔·卡特 - 美国第39任总统詹姆斯·厄尔·卡特

詹姆斯·厄尔·卡特 - 美国第39任总统詹姆斯·厄尔·卡特

来自网络的图片

詹姆斯·厄尔·卡特(James Earl Carter),习称吉米·卡特(Jimmy Carter),1924年10月01日生于佐治亚州普兰斯。

曾于1955年至1962年任佐治亚州萨姆特县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亚州参议员。在此期间还先后担任过平原发展公司、萨姆特县发展公司总经理,佐治亚州中西部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佐治亚州改进作物协会主席等职务

1974年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议员竞选委员会主席。1977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1980年争取连任落选。

1982年起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任名誉教授。200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黎明前一小时》是美国第39任总统吉米·卡特撰写的童年回忆录,西北大学出版社获得授权出版中文版。于2017年5月31日在第27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正式发布。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詹姆斯·厄尔·卡特

外文名称; James Earl Carter Jr

别名; 吉米·卡特

国籍; 美国

出生地; 佐治亚州

出生日期; 1924年10月1日(甲子年)

职业; 政治家,军人,工程师

毕业院校; 美国海军高等学校

信仰; 浸信会

主要成就; 1977-1981年任美国第39任总统 1976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获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

代表作品; 《烽火连天》《为什么不是最好的?》

夫人; 埃利诺·罗莎琳·史密斯

政党; 民主党 人物经历

早年 詹姆斯·厄尔·卡特于1924年10月1日生于美国佐治亚州普兰一个花生农场主家庭。卡特与父亲同名,故称小詹姆斯·厄尔·卡特,昵称吉米·卡特。老卡特从事农业和商业,是州议会议员。母亲莉连·戈迪是个随和的妇女,不像老卡特那样严厉。

1941年至1943年先后在佐治亚州西南大学和理工学院读书。1943年入马里兰州美国海军军官学校(即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学习,1946年毕业,获理学士学位,随后加入海军服役7年,至到1953年。

服役

1946年至1953年,卡特在美国海军服役。1948年转入潜艇部队,先去康乃狄克州的潜艇学校学习半年,然后到太平洋舰队常规潜艇"鲳鱼号"服役。此后一年多,他随舰在太平洋海域执勤,并多次到达中国港口。

50年代初,卡特参加了美国第一批核动力潜艇的研究工作。其间,研究项目负责人、后来被誉为"美国核潜艇之父"的海曼·里科弗上校,对他影响极大。里科弗是位勤奋出名和对下属要求极严格的人,在他的栽培下,卡特很快成了核反应炉技术专家,同时,他对卡特的严格要求,使得卡特在以后的日子,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

1952年12月在加拿大的乔克河实验室中的试验性核反应堆发生了氢气爆炸事故,卡特作为当时美国的核反应堆专家参与了这次事件。

经商 1953年,卡特的父亲去世,他决定退役还乡继承父业,退役时军阶为海军上尉。他退役回家乡经营卡特农场、卡特仓库等业务,到七十年代中期,卡特农场已拥有土地3100英亩,资产总值100万美元。他还从事政治活动,当过基督教南方浸礼会执事、主日学校教师。1955年至1962年任佐治亚州萨姆特县学校董事会董事长。1962年至1966年任佐治亚州参议员。在此期间还先后担任过平原发展公司萨姆特县发展公司总经理,佐治亚州中西部计划和发展委员会以及佐治亚州改进作物协会主席等职。

州长 卡特关心和参与当地的社会活动。他广泛地与群众接触,尽量扩大联系面,逐渐成为普兰斯镇的头面人物。1970年,被称为"乡下佬"的卡特竞选成功,成为佐治亚州第76届州长。

1970至1974年任州长期间,在当时南方的年轻州长中,他以办事富有实效、积极消除种族歧视赢得声誉。

总统 1974年卡特任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议员竞选委员会主席,宣布竞选总统,获得民主党提名。1976年,他经过艰苦的竞选战以微弱优势击败福特总统,出任美国第39任总统。

在国内,卡特欲意实行行政和经济改革,但遭到国会的强烈反对。在国际上,强调人权。他当政时期,把巴拿马运河的管理权交还给了巴拿马,实现了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正常化,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推动中东实现了和谈。伊朗扣留"人质"和苏联出兵阿富汗,成了卡特头痛的问题。卡特在埃及与以色列的和谈并签署戴维营协议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卡特在任内取得一系列内政与外交成就,但因贸然下令特种部队发起"鹰爪行动"拯救在伊朗的美国人质遭到惨败,令他在选民中的声望一落千丈。1980年他争取连任败给里根,但他从未放弃拯救人质的努力,伊朗最终在卡特离开白宫那一天释放了所有人质(卡特卸任33分钟后人质登上了飞机)。

退休

1980年争取连任落选,吉米·卡特离开白宫时,被认为是政绩最差的美国总统之一。但是自那以后,卡特频繁出访世界各地,到处倡导民主和人权事业,证实自己是最受尊敬的卸任总统

1982年起卡特在亚特兰大的埃默里大学任名誉教授。卸任后回到故乡,一面撰写回忆录,一边不时接受临时使命,穿梭于国际,充当和平使者。卡特退休后陷入财政困境,当总统期间委托别人经营的花生农场破产,不得不靠写书还债,连夫人罗莎琳都要靠出版回忆录挣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卡特夫妇一起创办了卡特中心,致力于协调国际冲突。在上世纪80年代的海地危机中,尽管美国战机已经起飞,卡特仍不顾生命危险留在海地首都谈判至最后一刻,最终说服军政府交权避免流血战争。

卡特也是访问古巴第一人。2002年卡特访问古巴并与卡斯特罗举行会谈,是自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以来,美国历任总统中访问古巴的第一人,为改善美古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并在2011年3月28日再次访问古巴。

除了担任国际和平协调人的角色,卡特与夫人还积极为全球范围内的无家可归者启动住房工程,常常不顾年事已高,亲自参加施工为无家可归者搭建福利房。自1984年以来,前总统卡特允许国际人类栖身地 (Habitat for Humanity International) 组织以他的名义实现年度吉米·卡特工作计划(Jimmy Carter Work Project)。卡特每年抽出一个星期,穿上蓝色牛仔裤,系上木工围裙,为穷人盖房造屋。

从2011年4月26号开始,美国前总统卡特再一次前往朝鲜进行访问。在六方会谈陷入长时间的僵局、美朝之间的对话完全停滞之时,卡特已经两次来到朝鲜展开"私人外交"。

2015年8月12日下午,即将91岁的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通过卡特中心发布了一份声明,宣布他于8月初接受肝脏手术时发现得了癌症,将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表以便在医院接受治疗。

2015年9月15日宣布,卡特接受了第二次化疗,以抗击脑部的黑色素瘤。

为政举措

消除种族隔阂

就任州长后,卡特以强调政府效率、社会生态学和消除种族隔阂而引人注目。他在就职演说中宣布,"种族歧视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他最有代表性的行动就是把马丁·路德·金的肖像挂在州议会大厦里,并宣布起用黑人参政。他着手精简机构,大刀阔斧地把原来州政府的65个机构缩减为22个,以节约开支和提高办事效率。同时,他又对财政制度加以整顿,规定凡是需要经费的单位,一律重新申请并由政府重新审核,如开支不当,政府可以拒绝批准。以后,他又采取了许多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资源以及加强法制的措施。这一系列做法,为卡特树立了"最有成就的州长"的形象。按该州的法律,州长只能任期一届,但4年州长任期期满时,他已有了一段可以用来竞选总统的资历。

中美关系

卡特在担任美国总统期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1978年4月,卡特总统公开宣布:美国承认一个中国的概念,同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符合美国的最大利益。12月4日,中美双方达成三项协议,即: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的立场,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中美关系正常化之际,美国政府宣布立即断绝同台湾的"外交关系",在1979年4月1日以前从台湾和台湾海峡完全撤出美国军事力量和军事设施,并通知台湾当局终止《共同防御条约》;从1979年1月1日起,中美双方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3月1日互派大使,建立大使馆。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在北京和华盛顿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简称《中美建交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12月31日,台湾驻华盛顿"大使馆"的旗帜降落,台湾"大使馆"正式关闭,台湾在美国14个城市的"领事馆"也同时关闭。

詹姆斯·厄尔·卡特表示,美中1979年建立外交关系,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历史事件,我对为此作出的贡献,感到自豪。美国当时就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多年来一直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美中政治制度不同,但可以相互包容。我对中国美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并将继续推动两国关系的不断发展。

2009年1月来华出席中美建交30周年纪念活动。2010年9月来华出席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和第四届中国芷江国际和平文化节。[7] 2012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中南海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4] 会见中,习近平强调,新形势下,中美双方要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积累正能量,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开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新局面。2012年,卡特获得南京大学名誉博士学位。[3]

所获荣誉

1990年7月4日获费城自由勋章。

1995年1月10日获得1994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费利克斯·乌弗埃·博瓦尼和平奖。

1997年11月,印度英·甘地纪念基金会授予他1997年度英·甘地奖,以奖励他为全球和平、裁军和发展所作的贡献。

1998年12月10日,获1998年度联合国人权奖。

2002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2007年,他曾以《我们濒危的价值观:美国道德危机》(Our Endangered Values: America's Moral Crisis)荣获格莱美有声读物获奖。

2016年2月,以自传《充实的一生:九十岁回忆录》(A Full Life: Reflections at 90)有声读物获得格莱美奖中的"最佳朗读专辑奖"。

2016年10月3日,获得了首届"吕志和奖-正能量奖"。

个人作品

卡特在1975年出版自传《为什么不是最好的?》,以后又陆续写了《一个与其人民一样诚实的政府》(1977年)和《保持信心,一个总统的回忆录》(1982年),《一位候选人、一个州和一个国家成熟的转折点》,回忆录《黎明前一小时》,《老龄的优势》等。

2003年11月出版的小说《烽火连天》是他的第18本著作。

人物评价

从美国南部佐治亚州农场走出的美国第三十九任总统吉米·卡特,曾被称为政绩*差的美国总统之一。随着岁月的流逝,卡特给美国和世界带来的印记却让世人越来越回昧。特别是他在卸任后,在重大国际事件中充当的别人无法替代的调停者角色,为他赢得2002年诺贝尔和平奖。 离任后的他以行动赢得美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尊重,成为美国"最佳卸任总统"。

"不会说谎",是卡特在任期间及离任后,包括他的反对派在内,美国各界及国际社会的一致评价。

卡特自曝罹患肝癌后,奥巴马总统鼓励卡特力克难关,称赞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奥巴马在声明中写道:"米歇尔和我祝福你早日康复,全美国都在力挺你。"[10]

个人生活

婚姻 1946年,卡特与罗莎琳·史密斯结婚。罗莎琳是他的同乡。他们有三子一女。

家庭成员 父亲:詹姆斯·厄尔·卡特

母亲:莉莲·戈迪·卡特

夫人:埃利诺·罗莎琳·史密斯(1927年-),于1946年7月7日结婚,

孩子:约翰·威廉·卡特(1947年-);

詹姆士·厄尔·卡特III(1950年-);

唐奈·杰弗里·卡特(1952年-);

埃米·林恩·卡特(1967年-)

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1961~1990) 约翰·肯尼迪(1961) 若望二十三世(1962) 马丁·路德·金(1963) 威廉·威斯特摩兰(1965) 婴儿潮世代(1966)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1965) 阿波罗8号(1968) 中产阶级美国人(1969) 维利·勃兰特(1970)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71)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1971) 亨利·基辛格(1972) 约翰·西里卡(1973) 费萨尔(1974) 美国女性(1975) 吉米·卡特(1976)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77) 赛义德·鲁霍拉·霍梅尼(1979) 罗纳德·里根(1980) 莱赫·瓦文萨(1981) 个人电脑(1982) 罗纳德·里根(1983) 尤里·安德罗波夫(1983) 彼得·尤伯罗斯(1984) 科拉松·阿基诺(1986) 濒危的地球(1988)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1989) 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1990)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1991-2012 昂山素姬(1991) 里戈韦塔·门楚·图姆(1992) 纳尔逊·曼德拉(1993) 德克勒克(1993) 阿拉法特(1994) 西蒙·佩雷斯(1994) 伊扎克·拉宾(1994) 约瑟夫·罗特布拉特(1995) 西门内斯·贝洛(1995) 大卫·特林布尔(1998) 金大中(2000) 科菲·安南(2001) 吉米·卡特(2002) 希尔琳·艾芭迪(2003) 旺加里·马塔伊(2004) 穆罕默德·尤纳斯(2006) 马尔蒂·阿赫蒂萨里(2008) 贝拉克·奥巴马(2009) 埃伦·约翰逊-瑟利夫(2011) 欧洲联盟(2012) 1961-1990 达格·哈马舍尔德(1961) 莱纳斯·卡尔·鲍林(1962) 马丁·路德·金(1964) 勒内·卡森(1968) 诺曼·E·勃劳格(1970) 勃兰特(1971) 亨利·基辛格(1973) 黎德寿(1973) 肖恩·麦克布赖德(1974) 佐藤荣作(1974) 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1975) 贝蒂·威廉斯(1976)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1978) 梅纳赫姆·贝京(1978) 特蕾莎修女(1979) 阿道弗·佩雷斯·埃斯基维尔(1980) 阿尔瓦·米达尔(1982) 阿方索·加西亚·罗夫莱斯(1982) 列赫·瓦文萨(1983) 埃利·维瑟尔(1986) 奥斯卡·阿里亚斯·桑切斯(1987) 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1990) 1931-1960 简·亚当斯(1931) 尼古拉斯·默里·巴特勒(1931) 诺曼·安吉尔(1933) 阿瑟·亨德森(1934) 卡尔·冯·奥西埃茨基(1935) 卡洛斯·萨维德拉·拉马斯(1936) 考代尔·霍尔(1945) 爱米莉·巴尔奇(1946) 约翰·瑞利·马特(1946) 约翰·博伊德·奥尔(1949) 拉尔夫·约翰逊·本奇(1950) 列翁·茹奥(1951) 史怀哲(1952) 乔治·卡特莱特·马歇尔(1953) 莱斯特·伯勒斯·皮尔森(1957) 乔治·皮尔(1958) 菲利普·诺埃尔-贝克(1959) 艾伯特·约翰·卢图利(1960) 1901-1930 琼·亨利·杜南(1901) 弗雷德里克·帕西(1901) 埃利·迪科门(1902) 夏尔莱·阿尔贝特·戈巴特(1902) 威廉·兰德尔·克里默(1903) 贝尔塔·冯·苏特纳(1905) 西奥多·罗斯福(1906)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1907) 路易·雷诺(1907)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1908) 弗雷德里克·贝耶(1908) 奥古斯特·贝尔纳特(1909) 保罗·德康斯坦(1910) 托比亚斯·阿赛尔(1911) 阿尔弗雷德·赫尔曼·弗里德(1911) 亨利·拉方丹(1913) 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1919) 莱昂·布儒瓦(1920) 卡尔·亚尔马·布兰廷(1921) 克里斯蒂安·劳斯·朗格(1921) 弗里乔夫·南森(1922) 奥斯丁·张伯伦(1925) 阿里斯蒂德·白里安(1926) 古斯塔夫·施特雷泽曼(1926) 费迪南·爱德华·比松(1927) 路德维希·克魏德(1927) 弗兰克·B·凯洛格 纳坦·瑟德布卢姆(1930)[1]

参考文献

  1. 吉米·卡特, 360国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