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读《女优之像》(吕延梅)

读《女优之像》
图片来自创意悠悠花园

《读《女优之像》》中国当代作家吕延梅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读《女优之像》

……但我愿一死了却尘缘,因为爱情亦要死灭。

——英国诗人邓(Donne)

读傅雷翻译的莫罗阿名作《女优之像》,被其中的文字吸引了。颇有才华和美貌的女戏剧演员西邓斯夫人,事业上经历过失败的打击。著名演员茄列克告诉她:“如果你不能对一张桌子谈恋爱,如对一个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一般,你将永远不会成功一个演员。”他还说:“留神你的手臂,在悲剧里,一个动作永远不该从肘子上出发的。”之后,她回到家乡,后来时来运转,成为名噪一时的女优。

我又读到木心的一首诗《女优之像》,是根据此文中一段话的内容写成了。

但我愿一死了却尘缘

因为爱情也要澌灭

如同在培斯城那样

看年青的女优演悲剧

观众痛哭流涕

已成了伦敦的风气

四十年没有湿过的眼睛也热泪盈眶

英王英后见此情景不禁仰面又低头

反对党在座池里拭眼睛

怀疑主义者Sharidan向壁抽泣

戏院内部的人一片唏嘘

两个年老的喜剧演员相互问道

“朋友,我的脸和你一样苍白么”

凡是没有泪水的眼,便被人看不起

如果不读莫罗阿的原文,很难读懂此诗的含义。前两句是英国诗人Donne的诗句,是《女优之像》的题记,即整篇内容的灵魂,是写莎丽和玛丽亚为爱情而死。后面的诗句写女优在培斯城表演的艺术效果。女优之像,是指那个男主人公画家洛朗斯为女主人公画的画像。而因为她的魅力,招来此男子的爱慕,一直追随在她身边,以至于两个女儿都爱上他。

而这个天才男人最初和十七岁莎丽相爱,又被十四岁的妹妹吸引。后来又厌倦了妹妹玛丽亚,回心转意,和莎丽恢复关系。最初莎丽是深沉地爱上了,却不得不忍受自己爱的人移情别恋,因为爱太深了,又不忍心伤害,等来回心转意,该是喜极而泣吧。当失去时,才觉得它的好,失而复得,该如何珍惜。我怀疑会有这样大度的人,何况她才十七岁,已经受了爱的背叛。其实爱得越深,伤得越深。伤过了,伤疤就容易疼。这男人在他们热恋不久就移情别恋了,以后日月长着呢,会经常如此吧。说不定哪一天就挽不回来了,最后还是悲剧

“一个天才在人生中常常获得唯暴君方能获得的宽容;人家原恕他的使性,什么规律也不能制服他的怪癖;凡是做他的妻子或情妇的人,必得要有超人的忍耐性才行,在洛朗斯永远的笑容之下,掩藏不了他的自私与苛求的性格。”天才,你必须忍受他另类。傅雷的爱情也如此。他的妻子忍了她,最后还陪他一起死。以你的爱去成就他的人生,也算是有价值。至于俗人,这种付出是不值得的。

爱情来的快,去的也快,当洛朗斯厌倦了玛丽亚时,虚弱的玛丽亚经过失恋的煎熬,加上肺结核病重,就要离开人世了。临终她让姐姐发誓,不要再爱那个男人了,本来莎丽不答应,因为她爱着他。在那种境况下,不能不答应她。妹妹去世了,洛朗斯没有一点愧疚。莎丽不得已拒绝了他的爱,却一直在伤心犹豫要不要背叛对妹妹的誓言。他很快又寻了新欢。世界上有一等人物把爱情看得那么美满,所以既想不到爱情会终了,也不能再来一次恋爱:莎丽便是这样的女子。二十七岁时,她的身体和精神极端衰弱,她想到死,毫无恐惧一毫无遗憾。生,于她久已成为一场空虚的幻梦。她慢慢地遁入幽灵的静谧的世界。

我在想,爱情固然值得歌颂,生死的爱情更是如此。可爱情是双方的,中国古代的爱情悲剧,都是两个人的爱情悲剧,牛郎织女,梁山伯祝英台,焦仲卿刘兰芝,林黛玉贾宝玉,即使莎士比亚罗密欧朱丽叶也是如此。单相思的爱情是不在其列的。

如果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太悲催了。

爱他,全身心的爱。却换不来相应的回报。对他,可有可无。只害了自己,何苦来着?

不爱那么深,至少还能保全自己的生命。年轻时不理解李敖的爱情观:不爱那么深,只爱一点点。调侃的口气,“人家的爱情比海深,我的爱情浅”,总感觉有些玩世不恭。如今看来,浅有浅的好处。“多情总被无情恼”,爱情里受伤的总是那个用情更深的人。

相爱就爱了,不爱也别强求。以牺牲自己作为结果,实在不值得。或者,这也不是男人想要的。你的死,和他无关。他爱,是他的意愿。他不爱,也是他的自由。反之,你觉得他值得爱,他也爱你,那就去爱。如果他不爱你,就不必纠缠;或者他不值得去爱,即使他爱你,那也散了吧。何必委屈自己,非要一棵树上吊死。司马迁说过,有些人的死,重如泰山;有些人的死,轻如鸿毛。为不爱的人殉身,这应该属于鸿毛,至于更深的意义,我看寥寥。

此文的主人公西邓斯夫人,作为母亲,因为一个男人失去了两个女儿,却因为虚荣心又和他交往如初。即使她在舞台上表演的悲剧再怎么感动人,自己人生悲剧的毒酒谁又替你饮呢?人说戏子无情,对人逢场作戏,对己就不需要了吧。舞台上的悲剧成为现实,才是真正的人生悲剧,而这都是“女优之像”惹的祸,题目的本意在此吧。[1]

作者简介

吕延梅,笔名,绿叶子。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生活在孔孟之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