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豆科(拉丁学名:Leguminosae sp.)为双子叶植物纲蔷薇目支下的一个科,属于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植物。模式属为Faba P. Miller 。约650属,18000种,广布于全世界。[1]

豆科在中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布。豆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豆科最常见的三个亚科,一是蝶形花亚科,代表植物:国槐(豆科,国槐属。羽状复叶)。二是云实亚科,代表植物:紫荆(落叶灌木,有荚果,花紫色,先叶开放)。三是含羞草亚科,代表植物:含羞草与合欢(乔木)。

目录

形态特征

乔木、灌木、亚灌木或草本,直立或攀援,常有能固氮的根瘤。叶常绿或落叶,通常互生,稀对生,常为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少数为掌状复叶或3小叶、单小叶,或单叶,罕可变为叶状柄,叶具叶柄或无;托叶有或无,有时叶状或变为棘刺。花两性,稀单性,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通常排成总状花序、聚伞花序、穗状花序、头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被2轮;萼片(3-)5(6),分离或连合成管,有时二唇形,稀退化或消失;花瓣(0-)5(6),常与萼片的数目相等,稀较少或无,分离或连合成具花冠裂片的管,大小有时可不等,或有时构成蝶形花冠,近轴的(adaxil)1片称旗瓣,侧生的2片称翼瓣,远轴的(abaxil)2片常合生,称龙骨瓣,遮盖住雄蕊和雌蕊;雄蕊通常10枚,有时5枚或多数(含羞草亚科),分离或连合成管,单体或二体雄蕊,花药2室,纵裂或有时孔裂,花粉单粒或常联成复合花粉;雌蕊通常由单心皮所组成,稀较多且离生,子房上位,1室,基部常有柄或无,沿腹缝线具侧膜胎座,呸珠2至多颗,悬垂或上升,排成互生的2列,为横生、倒生或弯生的胚珠;花柱和柱头单一,顶生。果为荚果,形状种种,成熟后沿缝线开裂或不裂,或断裂成含单粒种子的荚节;种子通常具革质或有时膜质的种皮,生于长短不等的珠柄上,有时由珠柄形成一多少肉质的假种皮,胚大,内胚乳无或极薄。

分布范围

约650属,18000种 1),广布于全世界。我国有172属,1485种,13亚种,153变种,16变型;各省区均有分布。

主要价值

本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它是人类食品中淀粉、蛋白质、油和蔬菜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上的豆类作物有大豆、花生、蚕豆、豌豆、赤豆、绿豆、豇豆、四季豆和扁豆等。本科植物的根部常有固氮作用的根瘤,是优良的绿肥和饲料作物,如苜蓿、紫云英、田菁、三叶草、黄花草木樨、苕子等。药用植物中有儿茶、决明、甘草、黄芪、葛、苦参、鸡血藤等。有些种类的枝干和树皮常含有单宁、树胶及染料,用于医药、印染及其他工业中,如黑荆、金合欢、阿拉伯树胶、苏木等。绿化造林树种中有台湾相思楹树铁刀木凤凰木格木刺槐黄檀等,木材可供建筑、家具、农具等用。田菁和瓜尔豆的种子胶还可配制成水基压裂液,可增加含油地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井的产量。

物种亚科

本科包括3个亚科,亦有学者主张将这3亚科提升为3个独立科的:即含羞草科Mimosaceae,云实科Caesalpiniaceae和蝶形花科Papillionaceae。这3科的分别点为:含羞草科的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稍不相等,芽时最上的在内面,雄蕊10枚或少于此数,常分离;蝶形花科的花两侧对称,花冠蝶形,最外的或最上的为旗瓣,侧面一对为翼瓣,最内一对为龙骨瓣,雄蕊10,全部分离或其中1枚分离而其他9枚合生或全部合生,或有时少于10枚,参阅各该科。

含羞草亚科

常绿或落叶的乔木或灌木,有时为藤本,很少草本。叶互生,通常为二回羽状复叶,稀为一回羽状复叶或变为叶状柄 (phyllodium)、鳞片或无;叶柄具显著叶枕;羽片通常对生;叶轴或叶柄上常有腺体;托叶存在或无,或呈刺状。花小,两性,有时单性,辐射对称,组成头状、穗状或总状花序或再排成圆锥花序;苞片小,生在总花梗的基部或上部,通常脱落;小苞片早落或无;花萼管状(稀萼片分离),通常5齿裂(稀3-4或6-7),裂片镊合状(极少覆瓦状)排列;花瓣与萼齿同数,镊合状排列,分离或合生成管状;雄蕊5-10(通常与花冠裂片同数或为其倍数)或多数,突露于花被之外,十分显著,分离或连合成管或与花冠相连;花药小,2室,纵裂,顶端常有一脱落性腺体;花粉单粒或为复合花粉;心皮通常1枚,稀2-15,子房上位,1室,胚珠数枚,花柱细长,柱头小。果为荚果,开裂或不开裂,有时具节或横裂,直或旋卷;种子扁平,种皮坚硬,具马蹄形痕 (pleurogram) 。

约56属,2800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少数分布于温带地区,以中、南美洲为最盛。通常生长于低海拔热带雨林,稀树干草原以及热带美洲和非洲的干旱地区。我国连引入栽培的有17属,约66种,主产西南部至东南部。

云实亚科

乔禾或灌木,有时为藤本,很少草本。叶互生,一回或二回羽状复叶,稀为单叶(或单小叶);托叶常早落;小托叶存在或缺。花两性,很少单性,通常或多或少两侧对称,极少为辐射对称,组成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很少组成穗状花序;小苞片小或大而呈花萼状,包覆花蕾时则苞片极退化;花托极短或杯状,或延长为管状;萼片5(-4),离生或下部合生,在花蕾时通常覆瓦状排列;花瓣通常,片,很少为1片或无花瓣,在花蕾时覆瓦状排列,上面的(近轴的)一片为其邻近侧生的二片所覆叠;雄蕊10枚或较少,稀多数,花丝离生或合生,花药2室,通常纵裂,稀孔裂,花粉单粒;子房具柄或无柄,与花托管内壁的一侧离生或贴生;胚珠倒生;1至多数,花柱细长,柱头顶生。荚果开裂或不裂而呈核果状或翅果状;种子有时具假种皮,子叶肉质或叶状,胚根直。

约180属3000种。分布于全世界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属(如皂荚属 Gleditsia Linn. 和肥皂荚属 Gymnocladus Lam.)分布于温带地区。我国连引入栽培的有21属,约113种,4亚种,12变种,主产南部和西南部。

蝶形花亚科

乔木、灌木、藤本或草本,有时具刺。叶互生,稀对生,通常为羽状或掌状复叶,多为3小叶,稀单叶或退化为鳞叶,无二回以上的复叶,叶轴或叶柄上无腺体凸起;托叶常存在,有时变为刺,许多种、属有小托叶。花两性,单生或组成总状和圆锥状花序,偶为头状和穗状花序,腋生、顶生或与叶对生;苞片和小苞片小,稀大型;花萼钟形或筒形,萼齿或裂片5,基部多少合生,最下方1枚通常较长,作上升覆瓦状排列或镊合状排列,或因上方2齿较下方3齿在合生程度上较多而稍呈二唇形;下方全部合生成1齿时则呈焰苞状;花瓣5,不等大,两侧对称,作下降覆瓦状排列构成蝶形花冠,瓣柄分离或部分连合,上面1枚为旗瓣在花蕾中位于外侧,翼瓣2枚位于两侧,对称,龙骨瓣2枚位于最内侧,瓣片前缘常连合,有时先端呈嚎状以至旋曲,并包裹着花蕊,在个别属中退化仅存旗瓣或具二型花,闭花受精的花冠退化;雄蕊10枚或有时部分退化,连合成单体或二体雄蕊管,也有全部分离的,花药2室,纵裂,基部有时具附属物,同型或两型,两型时花药背着和底着,花丝长短交互排列,花粉粒由单细胞组成,椭圆形或球形,具3孔沟;子房由单心皮组成,1室,上位,有时由背腹缝线内伸形成或宽或窄的隔膜,具柄或无柄,通常生于具蜜腺的花盘上,胚珠弯生,数目1至多数,边缘胎座,花柱单一,通常上弯,有时作螺旋状卷曲或扭曲,无毛或被髯毛,柱头通常小,头状或歪斜。荚果呈各种形状,沿1条或2条缝线开裂或不裂,有时具翅,有时横向具关节而断裂成节荚,偶呈核果状;种子1至多数;通常具革质种皮,无胚乳或具很薄的内胚乳,种脐常较显著,圆形或伸长成线形,中央有1条脐沟,种阜或假种皮有时甚发达;胚轴延长并弯曲,胚根内贴或折叠于子叶下缘之间,子叶2枚,卵状椭圆形,基部不呈心形。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