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年8月24日-1986年6月14日),阿根廷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生於布宜諾斯艾利斯(Buenos Aires)一個有英國血統的律師家庭。在日內瓦上中學,在劍橋讀大學。掌握英、法、德等多國文字。 作品涵蓋多個文學範疇,包括:短文、隨筆小品、詩、文學評論、翻譯文學。其中以拉丁文雋永的文字和深刻的哲理見長。[1]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

外文名稱 Jorges Luis Borges

民族 猶太

出生地 阿根廷

出生日期 1899年8月24日


逝世日期 1986年6月14日

職業 詩人、作家、翻譯家

畢業院校 劍橋大學

代表作品 《老虎的金黃》、《小徑分岔的花園〉〉

寫作特點

詩歌、散文和短篇小說是博爾赫斯三大創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輝映。有一種很生動的說法是:"他的散文讀起來像小說;他的小說是詩;他的詩歌又往往使人覺得像散文。溝通三者的橋樑是他的思想。"他是與帕斯、聶魯達齊名的拉美三大詩人之一,他的詩歌語言質樸,風格純淨,意境悠遠。他的散文大多非常短小,但構思新穎,結構巧妙,安德烈·莫洛亞:"博爾赫斯是一位只寫小文章的大作家。小文章而成大氣候,在於其智慧的光芒、設想的豐富和文筆的簡潔--像數學一樣簡潔的文筆。"

他的作品反映了"世界的混沌性和文學的非現實感"。例如他最著名的短篇集《虛構集》(1944)和《阿萊夫》(1949)中就匯集了很多共同的主題:夢、迷宮、圖書館、虛構的作家和作品、宗教、神只。他的作品對幻想文學貢獻巨大。研究者們也注意到博爾赫斯不斷惡化的眼疾似乎有助於他創造性的文學語言,畢竟,"詩人,和盲人一樣,能暗中視物"。 博爾赫斯的文體很特別,他的小說寫的很像詩歌又很像散文,帕斯說博爾赫斯的文體幾乎是三位一體,這樣一種特殊的文體,是獨一無二的。

他早年深受柏拉圖和叔本華等人的唯心哲學,還有尼采的唯意志論的影響,並且從休謨和康德那裡接受了不可知論和宿命論、以及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蘇格拉底等人的哲學影響。他對笛卡爾的思想也瞭然於心,在上述哲學家的觀點的基礎上,他採用時間和空間的輪迴與停頓、夢境和現實的轉換、幻想和真實之間的界限連通、死亡和生命的共時存在、象徵和符號的神秘暗示等手法,把歷史、現實、文學和哲學之間的界限打通,模糊了它們的疆界,帶來一個神秘的、夢幻般的、繁殖和虛構的世界,在真實和虛幻之間,找到了一條穿梭往來的通道,並不斷地往返,並獲得神奇的閱讀感受。

人物評價

半個多世紀以來,貼在博爾赫斯身上的標籤也非常多:極端派、先鋒派、超現實主義、幻想文學、神秘主義、玄學派、魔幻現實主義、後現代主義,這些標籤似乎都呈現了他的一個側面,一個部分,或一個階段。

然而,"作家們的作家",這是人們對博爾赫斯的至高評價。越來越多的當代評論家--無論是文學教授,還是翁貝托·艾柯這樣的文化批評家--均已認定,博爾赫斯獨特而怪異地預言了萬維網的存在。薩松·亨利女士乃美國海軍學院(USNA)語言研究系的副教授,她形容博爾赫斯"來自舊世界,卻有着未來派的眼界"。[8] 庫切曾經評價道:他,甚於任何其他人,大大創新了小說的語言,為整整一代偉大的拉美小說家開創了道路。

秘魯-西班牙作家略薩說:"博爾赫斯不僅是當今世界最偉大的文學巨匠,而且還是一位無與倫比的創造大師。正是因為博爾赫斯,我們拉丁美洲文學才贏來了國際聲譽。他打破了傳統的束縛,把小說和散文推向了一個極為崇高的境界。"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說:"博爾赫斯非常具有知識分子氣質,他寫的作品都很短小,也很精彩,涉及歷史、哲學、人文等許多方面,我當然受過他的影響。不過,我不覺得我的作品和他相似。"另一個美國作家蘇珊·桑塔格(1933-2004)說:"如果有哪一位同時代人在文學上稱得起不朽,那個人必定是博爾赫斯。他是他那個時代和文化的產物,但是他卻以一種神奇的方式知道如何超越他的時代和文化。他是最透明的也是最有藝術性的作家。對於其他作家來說,他一直是一種很好的資源。"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