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審計
財政審計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用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財政審計,是指審計機關依據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對國家財政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的審計監督。
財政收支,是指依照《預算法》和國家其他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以及下列財政資金中未納入預算管理的收入和支出:行政事業性收費;國有資源、國有資產收入;應當上繳的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政府舉借債務籌措的資金;其他未納入預算管理的財政資金。
財政審計的對象
主要是參與國家財政收支管理和與財政收支有關的經濟活動的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各級財政的預算單位和其他管理分配使用財政資金的單位。主要包括:
1、管理分配使用財政資金的本級政府及其組成部門、直屬機構,下級政府和其他有關部門、單位;
2、負責徵收財政收入的稅務、海關和其他有關部門、單位;
3、其他取得財政資金的單位和項目等。
財政審計的內容
財政審計的內容主要有:
1、本級政府財政部門具體組織本級預算執行和決算草案情況。掌握預算執行的總體情況,揭示財政管理、預算執行、資金分配以及決算草案編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2、本級政府發展改革部門組織分配本級政府投資情況。掌握投資總體規模,揭示組織投資分配過程、投資計劃下達、項目審批程序和投資項目的效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3、稅務、海關等部門組織財政收入情況。主要圍繞稅收部門的稅收計劃完成、稅源管理、稅收政策執行、稅收征管制度執行以及稅收退庫等情況;海關部門的關稅等稅費徵收、關稅法規政策的執行、對進出口貨物的監管等情況,進行審計。
4、下級政府預算執行和決算情況。主要揭示下級政府和財政部門在貫徹國家統一政令和執行上級政策、管理和使用上級轉移支付資金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財政審計的地位
財政審計是國家審計的基本職責和永恆主題,是審計機關的第一位任務。
1、從財政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來看,聚財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執政,執政的目的是為了服務人民。只要國家存在,為國家運轉提供保障的財政就存在,對財政進行審計監督的需求就存在。
2、從國家審計的本質來看,國家審計本質上是國家治理這個大系統中一個內生的,具有預防、揭示和抵禦功能的「免疫系統」,其基本職責是推動完善國家治理。而財政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和重要支柱,對財政進行審計監督,符合國家審計的本質要求。
3、從國際通行做法來看,世界各國無一例外都是將國家財政審計作為國家審計的主要職責,有的將國家審計定義為國家財政監督。
財政審計的新變化
近年來,隨着我國公共財政體系的不斷建立完善,財政審計工作有了較大發展,主要變化集中體現在:
1、深化了財政審計的領域。確立了「凡是政府管的錢就是國家財政」的觀念,提出並踐行「揭露問題,評價整體,規範管理,促進改革,提高績效,維護安全」的財政審計思路,努力圍繞當年財政預算的編制、分配和執行來實施審計、報告審計結果。實行當年預算、當年審計、當年報告,增強了審計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以及審計建議的有效性。
2、創新了財政審計的方式。提出構建財政審計大格局,並按照這個要求逐步推進。財政審計的目標進一步明確,資源進一步整合,成效進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設也有所推進。財政審計的整體性和協調性得以增強,重複進點的問題也逐漸減少和改進。
3、提升了財政審計的層次。以維護國家財政安全、促進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推動完善公共財政和政府預算體系、增強財政政策有效性、促進依法民主科學理財和提高預算執行效果為目標,深化預算執行審計,強化財政管理審計,探索從財政科目入手審計重點專項資金,推進政府性債務審計,跟蹤分析財政體制運行情況,增強了財政審計的宏觀性、政策性、綜合性和建設性。
財政審計取得的主要成效
近年來,財政審計在促進深化財政改革、規範財政管理方面發揮了明顯成效。主要體現在:
1、促進健全政府預算體系,將全部財政資金納入預算管理。2008年以來,財政審計着重揭示影響預算完整性的突出問題,比如一些基金沒有納入預算管理、採取退庫等方式解決應該由預算安排的支出、一些財政資金既沒在預算報表中反映也沒通過備註加以說明等,提出有針對性的審計建議。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要求採納審計建議,逐步減少和取消了預算外資金,完善了政府性基金預算,開始編制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等,健全了政府預算體系,增強了預算的完整性。
2、促進規範專項資金的分配,強化重點支出保證,加強專項資金管理。通過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揭示了專項資金分配、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規範和加強專項資金管理的建議。有關部門按照審計建議,先後出台了規範和加強重大科技專項資金、小型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教育費附加等專項資金分配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定。
3、促進優化轉移支付結構,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在優化轉移支付結構、整合轉移支付項目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在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了兩個比重「過高」,即轉移支付占財政支出的比重過高、專項轉移支付占轉移支付的比重過高,以及轉移支付在結構上與改善民生、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方面的要求還不相適應等問題,引起了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4、促進改進預算編制,提高預算執行質量。這些年的財政審計揭示了預算編制不規範、不合理,預算執行不嚴格,支出反映不完整等問題。有關部門採取了很多措施,制定了很多辦法,在預算編制和提高預算執行質量方面有了很大的改進和提高。
5、促進財政預算、決算的公開透明。根據審計情況,2008年審計署曾向國務院建議,從2010年開始,用3年左右實現中央部門預算全部公開。國務院責成相關部門加快推進部門預算公開的進程和步伐,2008年試點公開了10個部門的預算,到2012年預決算公開實現常態化、機制化,「三公經費」公開也取得重要進展。各地各部門預決算公開和「三公經費」公開也在積極推進中。
參考文獻
- ↑ 中國「漢字」從何而來?每個漢字,都是倉頡造出來的嗎?,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倉頡,為何叫「倉頡」?甲骨文揭開了顛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