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學院介紹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是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綜合性研究機構,是省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其前身為 1960 年成立的中國科學院貴州分院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所,1979 年更名為貴州省社會科學院。全院現有12個研究所(馬克思主義研究所、區域經濟研究所、城市經濟研究所、農村發展研究所、對外經濟研究所、歷史研究所、社會研究所、文化研究所、民族研究所、法律研究所、工業經濟研究所、傳媒與輿情研究所),2個科輔部門(《貴州社會科學》編輯部、圖書信息中心),8個行政處室(黨政辦公室、人事處、機關黨委、監察室、科研處、智庫工作處、財務處、離退休幹部處)。全院核定編制225人,現有在職幹部職工195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150人,管理及工勤技能人員45人。離退休人員131人。
專業隊伍
不斷加強隊伍建設,人才逐步實現「雙高」化。已形成了一支結構趨於合理,進一步適應研究需要的專業人才隊伍。全院在職在編人員中,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1]人員29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稱人員61人;新世紀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2人,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2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8人;二級研究員2人,貴州省核心專家2人,省管專家11人,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甲秀文化人才)24人;研究生以上學歷人員近70人,特別是博士(含在讀)人數由2010年的2人增長到2019年的近50人。
不斷突出研究優勢和特點,引領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作用更加凸顯。在省委、省政府正確領導下,貴州省社會科學院以基礎理論研究為依託,以應用對策研究為重點,以貴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為主攻方向,着力實施「科研立院、人才強院、管理興院」三大戰略和以質量為中心的科研轉型升級。多年來,形成了以陽明文化研究、三線建設研究、貴州佛教文化研究、抗戰文化研究、苗族文化研究等為重點的基礎理論研究體系;構建了以民族法學、民族文化與認知科學、大數據治理學、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學、中國歷史?專門史?黔學為重點的學科體系。
戰略合作
不斷開放創新,服務決策的能力和水平不斷提高。通過中國社會科學院和貴州省人民政府戰略合作,創新「院省、院院、院地、院校、院企」合作機制,成立了貴州省第一個文科博士後科研工作站[2],建立了貴州省唯一的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工作站,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聯合開展重大項目研究,組建了中社科(北京)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貴州分院、貴州省黔學研究院、貴州省三線建設研究院、貴州省大數據政策法律創新研究中心、貴州省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等近20個研究機構。以「省領導指示、圈示課題」、《社科內參》和《甲秀智庫專報》為主要渠道的服務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機制逐步完善、成效明顯,較多成果得到中央領導、省領導的肯定性批示。省領導指示圈示課題累計完成200多項,由省社科院一家完成擴展到聚集中國社科院、省內高校等優質力量合力完成。以《貴州法治發展報告》、貴州三大戰略行動藍皮書為代表的貴州藍皮書系列(18種,2010年為3種)在數量、質量和社會影響等方面居地方社科院前列。以此為依託,不斷加大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實問題的研究闡釋力度,許多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進入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決策。積極舉辦各級各類學術會議,每年主辦或承辦的國際性、國家級、省級會議近10次。主辦的後發趕超論壇、甲秀智庫論壇、甲秀智庫青年論壇和承辦的「生態文明與反貧困」主題論壇等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核心期刊《貴州社會科學》以名刊建設為目標,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品牌力和影響力與日俱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地方實踐高端智庫獲批全省首批新型特色智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貴州省社會科學院積極參與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繼續朝着「全省哲學社會科學綜合研究中心,黨委、政府『思想庫』『智囊團』和西南地區領先的知名智庫」的目標不斷前進!
視頻
貴州省社會科學院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什麼是職稱?,搜狐,2018-11-26
- ↑ 通知 | 2020年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開始申報了! ,搜狐,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