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內部結算價
名詞解釋
20世紀70年代後期,人民幣匯率出現嚴重高估,長期以來的貿易與非貿易單一匯率制度已無法適應進出口貿易發展的要求,特別是對擴大出口不利。如1979年出口1美元的商品,全國平均換匯成本為2.41元,而出口企業按銀行牌價只能得到1.5550元人民幣,因此每出口1美元,企業要虧損0.8555元,從而造成出口越多虧損越大,而經營進口反而賺錢的不合理現象。
為了發展對外貿易、獎出限入、促進企業經濟核算,以適應外貿體制改革的需要,1979年8月國務院決定改革匯率制度。1981年起試行雙重匯率制度(貿易外匯內部結算價Vs官方公布的牌價)。
具體內容
自1981年1月1日起,試行人民幣對美元的貿易內部結算價,主要用於進出口貿易外匯的結算,規定貿易內部結算價按照1978年全國平均換匯成本2.53人民幣/美元加上10%的出口利潤計算出來的,計算出來2.8人民幣/美元。1981—1982年由於全國出口平均換匯成本變動不大,貿易內部結算價沒有變動。同時公布牌價,仍採用「釘住匯率制」的計價原則。這樣人民幣匯率在改革開放初期形成了貿易內部結算價和官方牌價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制度。貿易內部結算價限於進出口貿易外匯的結算,而官方匯率主要適用於旅遊、運輸、保險等勞務項目和經常轉移項目下的僑匯等外匯結算。
貿易內部結算價的採用,解決了外貿部門出口換匯成本過高以至於出口虧損的問題,加上當時國內物價較為平穩,而美元匯率因採取擴大財政赤字、緊縮通貨等政策處於升值狀態,西方經濟走向復甦,我國的貿易收支明顯好轉,外匯儲備明顯增加。1984年外匯儲備年末累計餘額170.42億特別提款權,為歷史上和20世紀80年代最高水平。
但實行內部結算價也暴露了一系列問題,它只是對經營進出口貿易的自負盈虧的部分地區和外貿公司起到了一定的鼓勵作用,卻影響了非貿易部門的積極性,一定程度上使外貿虧損增大,在對外經濟中陷入被動,造成了外匯管理的混亂,更加重了國家的財政負擔。因此實行內部結算價註定成為一個過渡時期的應急措施。
參考文獻
- ↑ 【薦讀】細數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一二三四五」 ,搜狐,2018-02-11
-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2022-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