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創新學派代表作。約瑟夫·熊彼特著。1942年在紐約和倫敦出版。1947年第2版,1950年第3版,1946年譯成德文和西班牙文出版,後又被譯成了法文、意大利文、日文出版。中譯本商務印書館1979年出版,絳楓譯。

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第1版有序言1篇和正文5篇,1947年第2版增加了第2版序言和1章正文,1950年第3版又增加了1章,中譯本約40萬字。本書一方面攻擊了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學說,另一方面也承認社會主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性。認為資本主義制度不是一種永恆的制度,說一旦經濟進步使一切都「非人身化」和「自動化」,無需「人的作用」,創新活動本身降為例行事物,企業家就會因創新職能減弱,投資機會日漸消失而用不着了,資本主義就將活不下,並將自動地、和平地進入「社會主義」。但對社會主義的定義是「生產資料和生產本身的控制屬於一個中央當局」的一種制度形式,這同科學社會主義是迥然有別的。序言簡述了寫作原因及本書內容。第2版序言就再版問題作了說明。第1篇共4章,作者集中地歪曲和攻擊了馬克思、恩格斯所首創的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的經濟理論,以及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階級鬥爭和社會主義革命的學說。第2篇共10章,提出了「資本主義能不能活下去」的問題,答案是「不。我不認為它能活下去」。原因是由於企業家的「創新職能」日弱,「投資機會」日漸消失所致。第3篇共5章,回答了「社會主義能否行得通」的問題,答案是「當然行得通」。他說的「社會主義」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的社會主義相去甚遠,認為社會主義社會是指一種制度模式,在這個社會中,對生產資料和生產本身的控制權是授予一個中央當局的,社會的經濟事務原則上屬於公眾,而不屬於私人方面。第4篇共4章,在「社會主義與民主的關係如何?」回答是:「在我們所解說的社會主義和我們所解說的民主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兩者之中任何一個都能夠沒有另一個而單獨存在。」第5篇共6章,綜述了各社會主義政黨史略後,認為「馬克思對資本主義崩潰方式的診斷是錯誤的;但預言資本主義終將崩潰這一點卻沒有錯」。

熊彼特無論在理論上或方法上,對當代資產階級經濟學的影響都是很大的。特別是美國和日本經濟學界的許多頭面人物,都受過他的薰陶,並在不同程度上一直傳播和宣揚熊彼特的學說和學風。本書對我們全面了解熊彼特在哲學、政治學、經濟學等方面的理論與觀點很有幫助。

作者簡介

約瑟夫·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 1883—1950),美籍奧地利人,當代經濟學家。1909—1918先後在奧匈帝國的捷爾諾維茲大學和格拉茲大學任教授,1919年任奧地利政府財政部長,1925—1932年間任德國波恩大學教授,1932年遷居美國,從那時到1950年逝世,一直擔任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還曾任世界經濟計量學會會長、美國經濟學會會長。主要著作還有《國民經濟理論的本質和主要內容》、《經濟發展理論》、《教條與方法論的時代》、《稅收國家的危機》、《商業循環》、《帝國主義和社會階級》、《十大經濟學家》、《約·阿·熊彼特文集》、《經濟分析史》等。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書籍,是思維的結晶,知識的寶庫,智慧的源泉,人類最主要的精神食糧。名著,則是書籍中的精華[1]。它標誌着人類認識發展的水平,影響乃至支配人們的思想和行動,影響乃至支配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在浩如煙海的書籍中,篩選出價值高、作用大、影響廣的一萬部名著,把它們匯集一起,根據科學文化知識體系的區別和聯繫加以分門別類,並逐部作出精要的詮釋。可以說,這是對科學文化的一次總結,是一項很有價值的科學文化建設工程。這部辭典是一部很有用的工具書[2]

視頻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 相關視頻

資本主義民主制度的首要特徵
5分鐘帶你理解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

參考文獻

  1. 100部科普經典名著,豆瓣,2018-04-26
  2. 工具書及其分類,豆丁網,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