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資源分配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

關於漢字的起源[1],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為,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2]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布者。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目錄

名詞解釋

資源分配是指同域物種為了保持自己的生存和減少種間競爭消耗,通過自然競爭形成不同物種在選擇利用食物資源的大小和分布位置等方面的差異。在澳大利亞沙漠中三個同域的Ctenotus蜥蜴,其個體體重分別為14.4、6.59和1.79g,而其獵獲物主要部分的大小正好按三種蜥蜴個體大小不同而錯開。在新幾內亞雨林中生存14種鴿子,其攝食的果子的大小也因鴿子個體大小而異,14種鴿子可以按大小分為四組,分別攝食直徑為7、20、30和40mm 的果子,從而分組分配享用林中果實資源。資源分配對同域物種是一個普遍現象,是同域物種共存的必要條件,是自然選擇的必然結果。

科技名詞

科技名詞,是指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類名詞、術語,屬於科技術語。是科學技術形成、記錄、積累、交流、傳播的前提和基礎,是科學思維的基礎和工具

統一、規範科技名詞是國家科技基礎條件的重要內容,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構建新時代中國科技話語體系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中國融入全球科技創新體系、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戰略性舉措,意義重大而深遠。

1990年6月23日,國家科委中國科學院、國家教委、新聞出版署發出《關於使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科技名詞的通知》。

2020年6月2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京發布2019年中國語言文字事業和語言生活狀況,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近6萬條科技名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