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趙抃
趙抃
出生 1008年
逝世 1084年
籍貫 浙江衢州
研究領域
政治人物、詩詞、書法

目錄

人物簡介

趙抃(1008~1084) 字閱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1034)進士,任殿中侍御史,趙湘之孫。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長厚清修,日所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於天。

年四十餘,究心宗教。初在衢州,常親近蔣山法泉禪師[1],禪師未嘗容措一詞。及在青州,政事之餘多晏坐,一日忽聞雷震,大悟。乃作偈云:「默坐公堂虛隱几,心源不動湛如水。一聲霹靂頂門開,喚起從前自家底。」累官至參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後諡清獻[2],蘇軾曾為之作《清獻公神道碑》。

趙抃是名臣、大臣。他最後退下來,回到家裡,寫了一首詩:「腰佩黃金已退藏,箇中消息也尋常,世人慾識高齋老,只是柯村趙四郎。」不要看錯了,說他腰裡都是黃金美鈔所以退休了。這個黃金不是黃金美鈔,看京劇就知道,所謂「斗大黃金印,年高白玉堂。」古代方面大員的印信,實際上是一顆銅的大印,叫作「黃金印」,有如現在中央部會的印,鑄印局用銅鑄的,也可叫黃金印。「腰佩黃金已退藏」,是說退還了那顆黃金印。「個中消息也尋常」,一生風雲人物,其實很平常。「世人慾識高齋老」,他下來以後所住的地方叫高齋,他說你們以為住在高齋的這個老頭子有什麼了不起,而想認識認識他是何等樣的人嗎?「只是柯村趙四郎」,其實還是當年住在柯村的趙老四啊!他是那麼平淡,那麼平凡。所以一個最了不起的人,是最平凡的人。真做到平凡,才是真了不起。而趙拤最後的諡號是兩個字「清獻」,歷史上的趙清獻公,就是趙拤,他一生都奉獻給國家,而一生清正,到達這個程度是很難的。 元豐七年(1084),趙抃逝世,終年76歲。贈太子少師,諡曰清獻。蘇軾撰《趙清獻公神道碑》贊稱:「東郭慎子清,孟獻子之廉,鄭子產之惠,晉叔向之賢,抃一人兼而有之」。宰相韓琦贊趙抃為「世人標表」。

為政成就

由於面顏黑,人稱「鐵面御史」。與當時的包拯齊名,其實戲曲中的包拯形象正是趙忭。他當成都知府的時候,一清如水。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養了一隻鶴,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污;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 景祐元年(1034)進士,任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

文學成就

擅豪翰,筆跡 勁麗。為政相當清簡,不喜歡 繁文縟節。他同時也是個相當重視自身修為,學道有成的人,每到夜晚,必先沐浴、焚香,再將日間作為恭謹地秉告上天。 宋神宗立,召知諫院,並對他說:「聞卿匹馬入蜀,以 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 《折新荷引/折新荷》 雨過迴廊,圓荷嫩綠新抽。越女輕盈,畫橈穩泛蘭舟。芳容艷粉,紅香透、脈脈嬌羞。菱歌隱隱漸遙,依約回眸。堤上郎心,波間妝影遲留。不覺歸時,淡天碧襯蟾鈎。風蟬噪晚,餘霞際、幾點沙鷗。漁笛、不道有人,獨倚危樓。 《次韻孔憲蓬萊閣》 山巔危構傍蓬萊,水閣風長此快哉!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遙思坐上游觀遠,愈覺胸中度量開。憶我去年曾望海,杭州東向亦樓台。

書法成就

趙抃工詩善書,和他同時代的 蘇轍就曾稱頌他:「詩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他的作品之《致知府閣下尺牘》用筆端正嚴謹,點畫 潤澤,取法北宋初期書壇所流行的 顏體,偏向「麗」的書風。另一作品《致知郡公明大夫尺牘》卻結字則較寬散,用筆也樸質得多。細韌的筆畫加上傾側的字態,顯得清勁而古雅,可說是偏向「勁」的書風。

相關史料

趙抃任成都轉運使,到官時隨身只帶一琴一鶴。見宋沈括 《夢溪筆談·人事一》、《宋史·趙抃傳》[3]。後來稱人為官清廉,常用此語。按:宋趙善璙《自警篇·嗜好》稱抃赴官攜一琴一鶴,朱長文《琴史》卷五及葉夢得《石林詩話》則以琴鶴龜三事並言。《宋史·趙抃書》原話為:「帝曰:聞卿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亦稱是乎!」 在四川崇州(古蜀州)後人為紀念趙忭與陸游在罨畫池旁修一廟宇稱趙陸公祠,後改稱「二賢祠」。其後人為紀念此事以此為堂號曰琴鶴堂。

相關文章

越州趙公救災記 曾鞏 宋神宗熙寧八年夏天,吳越一帶遭遇嚴重旱災。雖未立見饑荒,但時任越州長官的趙忭卻敏銳預見到災難即將來臨。因此,在這年九月百姓未被饑荒所苦之前,趙忭就下文書詢問所屬各縣遭受旱災的有多少個鄉?百姓能夠養活自己的有多少戶?應當由官府供給救濟糧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修築溝渠堤防的有多少處?倉庫里的錢糧可供賑災的有多少?可以徵募出糧的富戶有多少?令各縣呈文上報,以為救災的前期準備。

各州縣官吏匯總的結果是,全州孤兒、老人、疾病、體弱不能養活自己的共有二萬一千九百多人。按歷來的規矩,官府每年發給窮人的救濟糧限額為三千石。若死守此數,將有一部分災民得不到救助。怎麼辦?趙忭徵收富戶上繳的和僧道士多餘的糧米,共得穀物四萬八千多石。這樣,就可以用來補助缺口了。 饑荒果然來臨,糧食分發到位。從十月初一開始,每人每天可領一升救濟糧,孩童則為半升。領米的人多,趙忭擔心發生相互踐踏,又規定男人女人分別在不同的日子領米,並且每人一次可領兩天的口糧。他又擔心鄉民會因災流離失所,就在城鎮郊外設置了發糧點共五十七處,讓鄉民就便領糧,並通告大家,離開居住地的不發給糧食。災民有了穩定的糧食接濟,憂慮大減。

為使有錢買糧的人買得到糧,趙忭告誡富人不得囤積糧米不賣。還採取措施,調出官糧五萬二千餘石,低價賣給百姓,平抑市場糧食價格。又設置賣糧點十八處,為買糧者提供方便。對無錢買糧的人,他的辦法是雇用他們修補城牆,然後發兩倍的工錢、糧食。對願意出利息借錢的老百姓,勸告富人家儘量出借,並承諾等田中谷熟,由官府出面責令償還,讓富人借貸無慮。對被拋棄的小孩,設專人予以收養。

災後必有疫情,第二年春瘟疫嚴重。官府設病院安置無家可歸的病人,每處招募兩位通醫僧人照料病人的醫藥和飲食;對病死的人及時就地安葬;「生者得食,病者得醫,死者得葬。 」

當時的法律規定,遇災發放救濟三個月為限,但趙忭這次卻發放了五個月才停。他要求下屬從實際災情出發,便宜從事,不要死守陳規。若上面追究責任,他一人承擔,絕不牽連下屬。在救災期間,趙忭早晚操勞,從未稍微懈怠,事無巨細,親自處理,還自掏腰包,為病人買藥買糧。

趙忭的救災部署,環環緊扣,周到周全。對此,宋朝大散文家曾鞏寫有《越州趙公救災記》。他在文中不無感慨地寫道:「其施雖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雖行於一時,其法足以傳後。」這就叫「其荒政可師」。

相關記載

紀念建築

趙抃祠

趙抃祠在衢州市區鐘樓底,始建於宋咸淳四年(1268)。郡守陳蒙清於朝而立,位於抃公故里「孝悌里」,今衢州沙灣書院村。明弘治十二年始,每春秋仲月知縣率僚具常服隨府行禮。嘉靖十三年秋,郡守鄭柏興築清獻祠於城南(今衢州道貫巷南端),時以遇風雨不便,遷元妙觀右(今新衢小學)官地數畝作趙公祠,作堂三楹、退堂三楹、門一楹、周圍築牆。萬曆十三年間,郡守廖希元復移址於浮石門內的祥符寺(今衢州城區北隅鐘樓底西側),將原劉都憲羽泉之祠轉他處,改建為趙公祠;其間康熙、同治年代數次修茸,最後一次修建於民國九年,占地447平方米,現為衢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構

現存為清代建築,坐北朝南,占地447平方米,平面為縱長方形,自南而北依次為大門、門廳、前廳和後廳,前後廳之間有一天井。旁為高齋,緊靠趙抃祠東面,坐西朝東,占地124平方米,西邊天井旁有清代鄭永禧書《重建趙清獻公高齋碑記》。清羅以智撰有《趙清獻年譜》一卷[清抄本 清王棻校],南京圖書館藏。

特色

位於衢州老城區鐘樓底西側,平面呈長方形,坐南朝北,為四合院布局。有正祠、正室三楹、兩廂等。跨進厚實的大門,即會感到一股威嚴的氣息,或許真的是一代廉吏的氣勢在心理上產生一種由衷的敬佩之情;入門處有一幕大屏風,屏風正面是一張放大了的「曠代廉吏」塑像照片,背面是清時劉國光的

四首題詩。祠內從左至右按順序記載了清獻公的主要生平和功績,按「家世源流」、「宦遊地方」、「年譜」、「履歷表」等展區一一陳列,使瞻仰者一目了然;正殿上方端坐着清獻公的塑像,面容嚴謹,神態自若,兩邊站着書童,一人執琴,一人牽鶴,充分體現了清獻公的清廉本色。

傳承

趙抃一生廉政為民,書法詩詞獨具一格,其精神和作品對後世都有着深遠的影響,不僅是眾多執政官員的行為楷模,尤其對於正處於成長階段的青少年有着很好的教育引導作用。趙抃精神、趙抃詩詞越來越受到重視。 2009年12月8衢州市趙抃廉政文化節·中小學趙詩詞吟唱團體賽在書院中學大禮堂舉行。來自書院中學初二、初三年級的5個班級參加了本次比賽,學生們身穿校服以班級為單位先吟唱後誦讀了趙詩詞《廉泉》。最後,初一年級登台表演,同學們身着古裝手持竹簡,齊聲吟唱《廉泉》。「伯夷死後泉流在,能使貪人一飲無」這首趙詩詞《廉泉》經由書院中學程鋼老師譜曲後,被演繹的或深沉低回,或粗獷豪邁。

書院中學是在趙抃興辦的「清獻書院」舊址上興建的,為了讓趙抃思想文化得到繼承和發揚,在音樂課和班會課上學校都組織學生背誦趙抃詩詞,學習趙抃精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