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強颱風伊布都
超強颱風伊布都(英語:Typhoon Imbudo,國際編號:0307,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9W,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務管理局:Harurot)為200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7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伊布都」一名由菲律賓提供,意思是「水管」。
由於伊布都在菲律賓、中國大陸造成重大損失,因此「伊布都」的名字在風季後被退役[1],由「莫拉菲」替代。
目錄
發展過程
伊布都於7月17日在關島西南約730公里處發展為一個熱帶低壓,大致向西偏北移動,當晚增強為一個熱帶風暴。7月19日清晨再增強為強熱帶風暴,翌日清晨進一步增強為颱風。
伊布都增強為颱風後在7月22日於菲律賓伊莎貝拉省迪娜皮圭登陸,並在當晚進入南海。7月24日早上在廣東省茂名市電白縣博賀鎮附近登陸[2],並在當日下午減弱為強熱帶風暴。7月25日清晨在內陸繼續減弱為熱帶風暴,當日中午再減弱為低壓區。
影響
菲律賓
當地發出之最高風暴信號:四號風暴信號
伊布都在穿越呂宋期間引致22人死亡及數百人受傷,超過14,000人需要遷離家園,部分地區的通訊和電力供應中斷,大量農作物被洪水淹沒,農作物損失超過3,500萬美元。當地氣象部門一度發出四號風暴信號,表示當地風力大於每小時185公里。
台灣
7月21日,於菲律賓東部增強為中度颱風。伊布都繼續向西偏北移動並影響台灣近海,因此中央氣象局於21日晚上8時半發布海上颱風警報,至23日解除警報。
香港
香港天文台在7月22日晚上8時20分發出一號戒備信號,當時伊布都位於香港之東南約760公里(當時天文台才在前一晚取消為強熱帶風暴天鵝發出的一號信號,令一號信號相隔僅一天再度發出)。由於伊布都移動快速,且初期預測相當接近香港,因此天文台剛發出一號戒備信號後的首篇熱帶氣旋警報中便罕有地指翌日日間會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更表示明晚不排除發出八號烈風或暴風信號。隨着伊布都移近香港,香港風力逐漸增強,天文台於7月23日下午1時40分發出三號強風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之南偏東約400公里。當時亞熱帶高壓脊較預期強,其引導氣流使伊布都改以一個相對偏西的路徑移動,穿越南海北部。然而,伊布都繼續移近香港,香港開始吹東北烈風,天文台在晚上8時40分發出「熱帶氣旋之特別報告」,宣布預計在晚上10時40分或之前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並於晚上10時40分發出八號東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南偏西約310公里。伊布都與香港的距離比預期中遠,其於7月24日凌晨5時左右最接近香港,在香港之西南約280公里掠過。香港廣泛地區受烈風影響,離岸海域及高地更吹暴風。隨着風向轉變,天文台在7月24日凌晨5時15分改發八號東南烈風或暴風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之西南約280公里。天文台指,伊布都將於短期內移離香港,對香港的威脅將有所降低。
天文台在早上8時15分改發三號強風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之西偏南約280公里。隨着伊布都於陽江附近登陸,天文台在下午12時40分取消所有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時伊布都集結在香港以西約310公里。
在伊布都的吹襲下,香港一名男子被強風從6米高的工作檯上吹倒墜海死亡。市面發生多宗高處墮物及83宗大樹倒塌事故,共導致11人受傷。一艘開往澳門的噴射船在大嶼山附近海面遭遇巨浪,船上18名乘客及4名船員受傷。另一艘大陸貨船因機件失靈,在大亞灣附近海面漂流,16名船員由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救出。香港機場有超過20班航機取消及十多班航機延誤,往離島的小輪以及部分巴士線亦一度停止服務。
視頻
超強颱風伊布都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被除名的颱風,搜狐,2011-06-10
- ↑ 颱風「伊布都」在廣東登陸 中心有12級大風(圖) ,搜狐,2003-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