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
辄 |
辄是一个汉字,读音为zhé,左中右结构,部首为车。
一般释义为总是、就。
也指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出自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目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辄
繁体; 輙
拼音; zhé
一般释义; 总是;就
汉字结构; 左中右结构
笔顺; 横折竖横横竖竖横横横折
基本信息
写法:辄
繁体:輙
拼音:zhé
一般释义:总是;就
繁体字:辄
汉字结构:左中右结构
造字法:形声
简体部首:车
辄的部首笔画:4
总笔画:11
笔顺:横折竖横横竖竖横横横折
五笔86:LBNN
五笔98:LBNN
详细字义
〈名〉
1.形声。本义:车箱左右板上端向外翻出的部分,亦称"车耳"。
2.同本义 [sides of a chariot,etc., that point downward at the front]
3.姓
〈动〉
1.专擅,独断专行,专权[act personally in all affairs; decide and act alone]
辄,专辄也。--《广韵》
辄,遇事既然也。皆倚恃妄作之意。--《韵会》
臣辄敕主者及黄门令罢爽羲训吏兵,以就第。--《三国志》
甘受专辄之罪。--《晋书·刘弘传》
2.又如:辄代(擅自替代);辄行(辄自行使);辄尔(任意);辄悔(擅自反悔;随便反悔)
〈副〉
1.立即;就[immediately]
饮少辄醉。--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东晋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公(袁可立)一日视西城,有内珰杀人者,公辄按捶问抵罪。"
明 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盖时见公(袁可立子袁枢)墨沈,不觉小巫气索,欲下笔而辄止者数四。"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二十四回:"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性陶情,有何不可?"
《东周列国志》第七十八回:"三百人从栅内发矢,中者辄倒,阳越身中数箭而死。"
大风东来辄飘去,君复为构"烟云万顷亭"。--明·宋濂《看松庵记》
故有所览辄省记。(因为迫切的要读书,又得不到书,所以有看过的就记在心里。所览,所看过的书。辄,副词,立即,就。省记,用心记住。省,深思。)--清·袁枚《黄生借书说》
又如:辄议蠲除(马上商议取消或废除);辄造(就来造访;冒然造访);辄斩(就杀;立即斩杀)
2.总是,每次[always]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明·袁宏道《满井游记》
迨试而辄困。--《温病条辨》叙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明史·马文升传》
又如:动辄得咎
3.则[then]
地方百里之增减,辄为粟百八十万石。--《汉书·食货志》
相关成语
浅尝辄止。浅:一点;辄:就;止:停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工夫深入钻研。有时也用来形容不深入说明,点到为止。
动辄发怒。动:动不动。辄:就。即动不动就生气的意思。
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臣等生长 汉 地,开口仰食,岁时赏赐,动辄亿万。"【宋】李纲《辞免知枢密院札子》:"臣本书生,进由庠序,以忠义自许,妄意事功,而性刚才拙,动辄多忤。"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佃户曹二妇,悍甚,动辄诃骂风雨。"鲁迅《书信集·致陶亢德》:"因为我其实不能幽默,动辄开罪于人。"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广韵》陟叶切《集韵》《韵会》陟涉切,$音敿。《说文》车两輢也。
又《广韵》专辄也。
又《增韵》忽然也。《韵会》每事卽然也。
又足疾也。《春秋·昭二十年》秋,盗杀卫侯之兄辄。《谷梁传》辄者何,两足不能相过也。齐谓之綦,楚谓之踂,卫谓之辄。
又姓。◎按《说文》从车耴声。俗或作輙,非。
辄的书法
辄的书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