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进步与贫困

内容简介

亨利·乔治(1839—1897),十九世纪末期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和经济学家,《进步与贫困》是其代表作。本书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依据通过一般观察和根据常识即可得来的事实,探究了“工业萧条以及财富增长与匮乏增加同时并存的原因”,并指出补救的方法。在作者看来,“只要土地属于私人,不管人口怎样增加,物质进步的后果必然迫使劳动者得到只能维持最低生活的工资”。该书出版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在美国和英国,此书廉价平装本的销量超过了当时最受欢迎的小说。

书评

亨利•乔治的这本书大致可以算作地利共享的鼻祖文献。 一百多年前的美国,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没有给当时的社会带来普遍的幸福,工人阶级的生活反而愈发贫困,在温饱线上挣扎,同时还伴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作者以强烈的社会关怀写下了这本影响深远的著作。认为土地私有并不能带来土地的高效利用,由于土地是不能移动的,地主们的财富来源于其对土地的垄断性所有权,而土地的增值则是全社会共同努力与经济发展的结果。因此,地主们一觉醒来就暴富是不正义的,土地增值分配的不公加剧了社会的不公。 作者主张,应该创设一种机制以实现地利共享。并进一步指出,这并不需要将所有的土地充公,而只需要以土地增值税代替其他所有的税收,并利用这一收入改善其他阶层的生活与福利。 乔治的主张对孙中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孙所提倡的“平均地权”实际上就是来自于乔治的涨价归公的地利共享理念。但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平均地权并非平均土地的所有权,而是受益权,就是说每个国民都有权利享受土地增值的好处,是指向结果的,而非手段。 孙中山的理想最后在台湾得到了实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土改、三七五减租到《平均地权条例》的颁布,再到市地重划,以一种温和的改良主义方式将经济发展的成果分享给所有人。 海峡此岸的大陆,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一百年前的美国还有五十年前的台湾何其相像!若能有所借鉴,功莫大焉!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