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雅
《通雅》明代科学家、文字学家方以智撰,共52卷,收入四库全书。《通雅》内容广泛,考证名物、象数、训诂、音声等。通雅全书24门:音义、读书、小学大略、诗说、文章、天文、地理、身体、称谓、姓名、官制、礼仪、乐曲、乐舞、器用、宫室、饮食、金石、算数、动植物、脉考等,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1]。
目录
作者简介
方以智,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卒于清康熙十年,字密之,号曼公,自号龙眠愚者,浮山愚者、密山愚者、泽园主人、鹿起山人,密山子、愚者密等。江南安庆府桐城人,是明清之际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我国古代自然科学哲学的批判总结者。明亡后,他更名吴石公,流亡岭南,出家后,改称弘智、行远、无可、药地、墨历、极丸、浮庐等,人尊为木大师、青原尊者、四真子。
作品简介
在《自序》中作者表明:“此书非类书”。“函雅故,通古今,此鼓箧之必有事也。”……今以经史为概,遍览所及,辄为要删,古今聚讼,为征考而决之,期于通达,……名日《通雅》。”
这部书包括了天文、地理、算学医学等“志艺”之学,记录和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许多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介绍了当时传入国内的一些西方科学知识,并批判地加以吸收总结,广征博引,成为当时科学,学术成果的总汇集。在书中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方以智的“质测之学”。
相关评价
清纪昀《四库全书提要》十分推崇方以智的《通雅》,他认为明中叶的杨慎虽博洽但好伪说;焦竑也喜考证,但动辄引用佛典,失于芜杂;“然以智崛起于崇祯中,考据精核,回出其上,风气既开,国初顾炎武、阎若璩、朱彝尊等沿波而起,始一扫悬揣之空谈,其中千虑一失,或所不免,而穷源溯委,词必有证,在明代考证家中,可谓卓然独立者矣”。
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初学海波澜余录》中指出方以智治学方法[2]有三大特点:
- 推崇疑问:“物理无可疑者,吾疑之,而必深求其故也”,“学不能观古今之通,又不能疑,焉贵书簏乎”。
- 重视旁证:“是正古文,比籍他证,乃可明也”。
- 不盲从古人,全书每条都有自己的见解。
视频
通雅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清代禁毁古籍善本方以智《通雅》白纸大开初刻初印存世极稀见,华夏收藏网 , 2019-8-7
- ↑ 试论方以智的治学精神与方法,道客巴巴,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