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鸥
遗鸥,英文称Relic Gulls,学名是Larus relictus。它们是中国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级的濒危候鸟,中型水禽,体长为40厘米左右, 它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近乎苛刻,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生育后代,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物种。
在国际上,遗鸥是为数甚少的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和《迁徙物种公约》的鸟种之一。它们在渤海湾越冬,夏季在陕北、内蒙古自治区、河北坝上的一些湖心岛上繁殖。由于栖息环境的恶化,近几年种群数量逐渐减少。
遗鸥于1929年在内蒙古西部弱水下游的葱都尔首次被发现,直到1971年才被确定为一个独立的物种,被认为是人类命名最晚的一种鸥类。由于长久以来被人类所“遗忘”,故命名为遗鸥,意为“遗落之鸥”[1]。
目录
体性特征
成年的遗鸥整个头部的羽毛由深棕褐色过渡至黑色,与白色颈部相衔接,眼的上下方及后缘具有显著的白斑,背部呈淡灰色,腰和尾上覆羽和尾羽则是纯白色。
生存现状
目前世界上遗鸥总量大约为1.2万只,而在天津滨海新区沿海滩涂越冬的遗鸥达1.1万只[2]。遗鸥的分布如此集中,栖息地一旦破坏,遗鸥有可能遭到毁灭性打击。滨海新区近年来发展迅速,填海造地的规模大,加上其它人为因素的影响,遗鸥栖息地的现状令人担忧。
生活习性
水生昆虫和水生无脊椎动物等是遗鸥的主要食物。遗鸥筑巢于沙岛上,常与燕鸥、噪鸥、巨鸥的巢混在一起,以枯水草为材,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3]。
刚出壳的雏鸟体重50克左右,全身披着浅灰色的绒羽,嘴、脚均为黑色,趾间有蹼。出壳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行走,小雏鸟在亲鸟(鸟类在孵化和育雏期间,相对于幼体的双亲,被称为“亲鸟”)的嘴里啄食,十分怕冷,时常依偎在亲鸟的翅膀下面,10月份南迁。
遗鸥是一种性情温和而且极其专一痴情的鸟。求偶时,雄鸟会以优美的舞姿和婉转的吟唱表达对雌鸟的爱意,如果情投意合,则组成恩爱有加的家庭,且终生一夫一妻永不叛离。
遗鸥也是一种非常勤劳的鸟。“它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为生存而繁忙劳碌。在闲暇之余,也享受天伦之乐,水上嬉戏怡然自得,浅水漫游其乐融融;集体引吭高歌,空旷的四野顿时热闹非凡。”
生态保护
繁育基地保护
康巴诺尔国家湿地公园共有野生植物90种,鸟类146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遗鸥、金雕、大鸨和世界极危水鸟青头潜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小天鹅、大天鹅、灰鹤、蓑羽鹤、白琵鹭、黄嘴白鹭、草原雕等。每年迁徒和在此繁殖的鸟类约10多万只。
由于独特的自然条件,在此繁殖的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数量不断增加,近年来达到7000只,占全世界遗鸥总数量约百分之六十,是目前遗鸥全球范围内的最大繁殖地,2017年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遗鸥之乡”称号[4]。
越冬基地保护
2019年5月21日,滨海新区农业农村委员会和中新天津生态城管委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保护珍稀鸟类遗鸥栖息地禁止在八卦滩滥采乱挖的通告》。通告指出,由于大量游客到生态城八卦滩区域赶海,滥采乱挖蛤蜊,破坏了遗鸥物种的生存条件,即日起将对八卦滩滩涂进行保护性管理。
每年来咱们滨海新区湿地滩涂越冬的遗鸥超过全球的90%。特别是生态城八卦滩区域,每年冬春,大量遗鸥会聚集此地,规模壮观,堪称“遗鸥天堂”。遗鸥已经成为这片海滩的亮丽名片。
遗鸥缘何选择这片海滩呢?因为这里的滩涂产出的蛤蜊等贝类,为遗鸥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更为形象的说法是,这片海滩是遗鸥的食物补给站。
赶海拾贝原本是市民假日生活的小情趣,但是您可能不知道,无度的滥采滥挖,抢夺了遗鸥赖以生存的食物,对遗鸥越冬栖息地造成了破坏。如果这种行为持续下去,亮丽的名片就会褪色,遗鸥种群将会受到威胁。为了年年的遗鸥之约,我们要立刻行动起来,保护好这片滩涂,守护好遗鸥天堂[5]。
视频
遗鸥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中国•康保遗鸥保护摄影周 暨第四届中国野生动物摄影高端论坛拉开帷幕 ,搜狐网 , 2018-7-12
- ↑ 天气转暖 天津滨海新区海边聚集大量遗鸥,新华网,2019-3-19
- ↑ 遗鸥,中国网, 2006-12-1
- ↑ 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遗鸥数量不断增加,科学网 ,2019-7-30
- ↑ 保护遗鸥的文明倡议书,人民网,2019-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