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
中文名稱;遵義紅軍烈士陵園 地理位置;貴州遵義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建立時間;1984年 |
紅軍烈士陵園坐落在市內鳳凰山周歲麓的小龍山上,整個陵園坐北朝南,前臨湘江河,後靠蔥蘢翠綠的鳳凰山,與當年紅軍鏖戰的紅花崗,老鴨山遙遙相望。
目錄
序言介紹
1949年11月21日遵義解放後,人民政府清理了1935年初在遵義戰役中犧牲的紅軍烈士遺骸,先後找到了19位佚名烈士。1957年,國防部長彭德懷致函貴州省委,提請務必找到他的親密戰友鄧萍的遺骸,經省、地、市黨政軍的共同努力,1958年終於在松子坎找到了。同年,市政府即報請上級批示興建"遵義市紅軍烈士陵園"。【省人委(58)省計史字第719號通知】同意在遵義市修建和紀念碑,並撥款30萬元,遂於1958年9月動工興建。
當時市政府劃定陵園範圍為103畝。按照規劃,始建盤山車道和289步石階(後經改建為316步),由湘江邊的公路直通陵園的紀念活動坪場。陵園正中,用遵義的紅砂石為鄧萍建造一座墓室。上述工程於次年初竣工,清明節專門舉行了隆重的遷葬儀式,將盛有鄧萍遺骨的棺木安埋在小龍山石砌墓室內,同時亦將找到的其他紅軍烈士遺骨遷葬此地,群眾見此情景,自發地稱之為"紅軍山",實為"紅軍烈士陵園"。市政府為此批准設立了陵園管理所。
紀念碑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遵義人民不忘長征途中在這裡犧牲的紅軍將士,在當年戰場遺址找到了77位紅軍烈士墳墓,1953年,市政府確定在小龍山上修建紅軍烈士公墓,將烈士遺骸陸續集中遷至山上,同時把早已遠近聞名的"紅軍墳",從桑木椏也移到小龍山。從此,遵義人民習慣把小龍山稱為"紅軍山"。經過40年來的維修整理,現已建成頗具規模的紅軍烈士陵園。
走進陵園大門,沿石階而上,在陵園項端的平台上,首先映入的眼帘的是一座座氣勢雄偉磅礴,造型設計新穎別致的紅軍烈士紀念碑。碑的正面,是1984年11月2日鄧小平同志題寫的"紅軍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陰刻貼金。整個碑高30米,下寬6米見方,預寬2米見方。碑的頂端,是5米高的鐮刀錘子標誌,該標誌表層是氮化鈦合金片呈魚鱗狀結構,在陽光照射下熠熠閃光。碑的外圍是一個直徑20米,高2.7米,離地面2米的大圓環;賀環外壁上鑲嵌着28顆閃光的星,象徵着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艱苦奮鬥,取得了全國政權。這一勝利是千千萬萬烈士鮮血換來的,他們雖死猶榮,他們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圓環內壁是4組漢白玉石浮雕,內容是"強渡烏江"、"遵義人民迎紅軍"、"婁山關大捷"、"四渡赤水"。大圓環還由4個5米高的紅軍頭像托着,頭像用紫色花崗岩石雕鑿而成,東南側為老紅軍形象,西南側是一個青年紅軍形象,東北側是赤衛隊員形象,西北側是女紅軍形象,寓意着紅軍威震四方。
烈士墓
"紅軍烈士紀念碑"是1984年為紀念遵義會議50周年建造的,由著名雕塑家葉毓山教授設計。
紀碑的北面小山坡上,是"鄧萍烈士之墓"。鄧萍的遺骸,是1957年夏,在中央軍委和時任國防部長,長征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親自關懷下,經黨政軍民和各界人士的調查研究,在老城乾田壩找到的。1958年開始動工修建鄧萍墓,次年初建成。墓地在陵園平台正中位置,由正墓室、左右側室及石雕花圈組成。墓身均用紅砂石料扣左,通寬32。55米,正墓室高於側室,呈"凸"字形,墓頂正中豎一紅色五角星。1959年清明時節舉行了遷葬儀式,將盛有鄧萍遺骨的棺木放在正墓室中。1984年,為修建"紅軍烈士紀念碑",鄧萍墓移至碑的北面。
1979年10月,當年和鄧萍一起在前沿陣地察看玫路線的紅十一團政委張愛萍為鄧萍撰寫了墓志銘:
鄧萍同志四川富順人,第一次大革命時期加入中國共產黨,黃埔軍官學校早期畢業生。一九二七年大革命失敗與黃公略同志一起黨派到國民黨第三十五軍第一師第一團作兵運工作,該軍第一團在彭德懷同志領導下於一九二八年平江起義改編為工農紅軍,鄧萍同志歷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紅五軍軍長、紅三軍團參謀長等職,一九三五年二月紅軍第二次攻占遵義城戰鬥中光榮犧牲,鄧萍同志對人民革命事業、對黨忠心耿耿,艱苦奮鬥,深謀遠慮,風華正興,任勞任怨,平易近人,英勇善戰,為黨獻身。鄧萍同志永垂不朽!
張愛萍
一九七九年十月寫寄自北京
紅軍墳
距鄧萍墓西面處,有一座紅軍衛生員墓,群眾稱為紅軍墳。
相關視頻
參考資料
- ↑ 遵義紅軍烈士陵園36年的守護者 , 中國青年網 2021-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