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窯:搬出大山奔富(王志英)
作品欣賞
邵家窯:搬出大山奔富
鹽湖區席張鄉邵家窯,現有61戶,259人,原本住在中條山深處,由6個山莊窩鋪組成,分散住在十幾華里長的綿綿大山中,1700多畝瘠薄耕地全部掛在山山嶺嶺的半山腰中……
2005年8月,時任鹽湖區區委書記于波組織機關人員來到這裡調研,他們發現這裡幾乎沒有文化,沒有科技,沒有現代信息……收禾靠肩挑,吃水靠手提,照明靠油燈,看病靠鬼神,缺醫少藥,缺菜少肉,還缺水喝。他們來到一個山溝里,那裡有棵老槐樹,樹下滲出一窪水,這就是附近幾戶居民唯一的吃水水源,舀出來的水裡還遊動着小蝌蚪呢;行路也難,山高路險,出來進去就靠兩條腿。前些年政府曾在這裡開過一條出山路,但只能過去一輛蹦蹦車;孩子上學,還得送到山下……
親聞目睹,深深刺痛了于波的心,他一回到城裡,就緊急召開區委區政府聯席會議,專題研究部署邵家窯整村搬遷問題。
不久,黨和政府向邵家窯投資了400多萬元,建成了48座青磚水泥結宅構院;鋪設並綠化了5條水泥街巷;建成了一個100立方米的蓄水池,埋設管道300米,將自來水送進了家家戶戶;架設低壓線路300米,結束了邵家窯世世代代使用煤油燈的歷史;後又建成一座300餘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內設辦公室、會議室、圖書閱覽室……
2007年9月13日,邵家窯279位村民集體告別深山,整村搬遷到了地勢平坦、交通便利的山下新村--距東底張村只有一華里。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12年來,邵家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適齡兒童100%入學,15名學生走進大專院校;100%人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100%人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全村以勞務輸出為主導產業,經商者和外出打工者129人,占全村總人口的50%,年總收入362.8萬元,人均1.4萬元。加上其他收入,2018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8300元,是2006年底年人均純收入200元的41.5倍。
有些家戶,收入更高。如李全樂,全家8口人,本人在周邊做零工,年收入1.5萬元。孫子在外搞裝修,年收入10萬多元。孫媳婦在解州關帝廟上班,年收入3.36萬元,共14.86萬元,年人均純收入起碼在1.5萬元以上;邵學民,全家5口人,和妻子在家開了一個「學民饃鋪」,採用農家酵面饃的蒸法,每天能蒸3-4袋面,遠銷董村、解州、運城一帶,夫妻倆年純收入5萬多元。兒子邵豆豆在外給人打工做小食品,年純收入近5萬元,全家年人均純收入2萬元;還有七、八個青年在外賣泵、賣房、搞裝修,年純收入也在12萬元左右,生活過得像芝麻開花一樣--節節高。
(邵家窯一條巷)
生活富裕了,衣食住行就改觀了:在「穿衣」上,過去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再三年」,現在是健美褲,牛仔褲,皮夾克,襪褲、特短褲,乞丐褲……應有盡有。特別是女的,衣着打扮更個性化、時尚化,多元化,幾乎沒有人不在趕時髦;在「吃飯」上,過去是粗茶淡飯吃不飽,現在是大米白面精粉精米管飽吃。過去是一年吃不上幾頓肉,現在是大魚大肉吃夠了,卻返轉來把吃野菜當成一種時尚,一種追求;在「住房」上,過去一律土窯洞,現在是整齊劃一的鋼筋水泥結構房,還有10戶在運城買了單元樓;在「行路」上,原來是走路只靠兩條腿,現在是大車小輛到處跑,據統計,現在邵家窯100%戶有電動車、50%戶有摩托車、40%戶有柴油蹦蹦車、1/3戶有小轎車;女人做飯,過去是柴火土灶,現在是微波爐、電磁爐、煤氣灶;而且還不斷向現代化挺進:80%戶有電腦,100%(中青年)人有手機,還有兩個村民開了電(微)商,用互聯網做生意。村黨支部書記王石德深有感觸地說:「整村搬遷就是好,山上山下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現在我們邵家窯靚了,百分之百村民都跌進了福窩窩………」 [1]
作者簡介
王志英,筆名:魯峰,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曾任原運城市宣傳部副部長、文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