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循正
邵循正 |
[圖片網址 來自搜狗網的圖片] |
中文名字:
目錄
1簡介
2人物生平
3成就與榮譽
4社會職位
目錄
1簡介
2人物生平
1924年入福州英華書院,1926年入福州協和大學[3]。同年秋入北平國立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攻國際法和國際關係。1930年入清華大學研究院改習歷史。所著碩士學位論文《中法越南關係始末》二十餘萬字,被選刊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畢業論文叢刊[4]。
1934年初赴歐洲留學,改習蒙古史。在法國巴黎法蘭西學院東方語言學院從漢學家伯希和攻蒙古史,學習古波斯文;次年轉入德國柏林大學繼續研究蒙古史。
1936年由法回國,被聘為清華大學歷史學系講師,講授蒙古文。「七七」事變後,隨校南遷赴長沙臨時大學、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歷史學系專任講師、副教授、教授,擔任蒙古史、波斯文和中國近代史諸課。1945年秋應英國文化委員會之聘,與陳寅恪、洪謙、孫毓棠、沈有鼎聯袂赴英,任牛津大學訪問教授,研究蒙古史。併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大學和魯文大學作短期講學。
1946年冬歸國,回清華大學任教。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他曾於1950學年度內任清華大學歷史學系主任。
1952年任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近代史教研室主任,兼中國科學院第三歷史研究所(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1952~1958年任該所史料編輯室主任。
1956年邵循正與翁獨健、韓儒林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蒙古史專家代表赴莫斯科,擬定由蒙、中、蘇三國歷史學家合作編寫《蒙古通史》的研究計劃,促進了國際學術文化交流。
成就與榮譽
邵循正在蒙古史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他熟諳英語、法語,懂德語,稍通意大利語、俄語,學過古波斯文、蒙古文,略知突厥文、女真文、滿文,能直接把蒙文資料(《元朝秘史》)、波斯文資料(拉施都丁《史集》)、漢文資料(《元史》)和法、德、英等西歐諸國學者的研究成果糅合參證,互糾訛誤,旁徵博引,融會貫通,作了很多史實訂正的工作。
邵循正在中國近代史方面有很深的造詣。1949年以後,他利用其對中外關係的深刻了解,開拓對中國國內政治,特別是中國資產階級問題的研究。他着重研究洋務派主要人物李鴻章、張之洞、盛宣懷;研究洋務派所辦民用企業的性質和道路;研究出身于洋務派以後發展各異的鄭觀應、唐廷樞、徐潤等。寫了很有價值的研究論文,為這一問題的研究作出貢獻。
主要著作除《中法越南關係始末》外,與翦伯贊、胡華合著有《中國歷史概要》,與陳慶華合著有《中國史綱要》第四冊,學術論文已編入《邵循正歷史論文集》。
邵循正還主持編輯了《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兩套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盛宣懷未刊信稿》等。「文化大革命」期間他身體倍受摧殘,仍抱病主持點校《元史》,在勞悴中於1972年4月27日逝世。
4社會職位
邵循正是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第三、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並擔任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詞條標籤: 邵循正歷史學家
視頻
參考來源
- ↑ 中國歷史學家。字心恆。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 ,查字典網 - https://mingyan.chazidian.com/...- 2023-3-8
- ↑ C羅告別 ,搜狐, 2014-06-27
- ↑ C羅告別 ,搜狐, 2014-06-27
- ↑ 所著碩士學位論文《中法越南關係始末》二十餘萬字,被選刊於清華大學研究院畢業論文叢刊 ,搜狐, 2014-06-27